心素如简人醇如茶

古道西风瘦马

<h1>&nbsp; &nbsp; &nbsp; 今天张老师又派人特意送来了她家的龙门野兰茶,我迫不及待的烧水摆杯,怡然的看着细嫩的茶叶在青瓷杯中曼妙的升降沉浮,随着茶汁渐渐变浓,一股厚郁而又清新的幽香便在四周弥散开来,轻轻一嗅就沁入了心脾,每一个细胞仿佛都感觉无比的舒坦贴切,轻呷一口芬芳四溢唇齿留香,我想这就是张老师亲手采摘的春天的味道!</h1> <h1>  张老师家的茶山位于北山山脉的龙门尖附近,避暑胜地龙门飞瀑就在茶山脚下。茶山海拔近千米,春天云腾雾绕,冬日白雪皑皑,四周植被极为丰富,松涛翻滚,秀竹摇曳,蕙兰吐幽,杜鹃映坡,特殊的地理小环境造就了特殊的茶叶品质。</h1> <h1>  张老师为人随和,但是对于食品食材的要求近乎苛刻,那就是对原生态的极致追求。所以她家的茶叶不施肥不打药,只做稍微的修剪,让茶树近乎原始的自然生长,吸天地日月之精华,纳山川河流之灵气,成就了别具一格不可多得的珍品。</h1> <h1>  春早人勤,惊蛰的一声惊雷还在耳边滚响,鹅黄色茶叶嫩芽刚刚吐出,张老师就组织村姑上山采摘了。随着村姑灵巧的双手在茶枝间来回穿梭上翻下压,米粒般大小的一叶一芽就采摘入竹篓。装茶青的竹篓竹篮竹筐,烘焙用的竹篇和盛新茶的竹碗,都是张老师亲自设计并请有多年经验的篾匠师傅精心编制的,可见张老师喜茶爱茶的程度非同一般。按张老师话的意思,用最原始的工具和最古老的工艺,才对得起绿野仙踪般的山珍。</h1> <h1>  茶山土墙瓦屋的门前,竖起一段粗大的松木原木当茶几,刚刚烘焙好的茶叶散发出似兰非兰似梅非梅的独特香气。舀一瓢汩汩而流叮咚作响的山涧春水,用竹片当柴火,选一胎白壁薄的瓷杯,原始却又不失优雅。龙门野兰茶汤色橙亮浓郁,而绿茶的汤色则青翠的如春天的原野。手端茶杯,听山风穿林,看薄雾笼纱,神仙日子也不过如此飘逸而已。</h1> <h1>  张老师爱茶爱山爱茶山,用她的话说就是一到茶山就神清气爽,满坡的翠绿犹如她善良的心灵。今年的茶山俨然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可亲可爱的张老师共接待了亲朋好友的二百多位小朋友前来茶园体验生活。</h1> <h1>  其实这茶的品德正如张老师其人,大气而不失低调,平和而兼具睿智。原先我和张老师并无交集,我们的认识和交往得因于一项共同的爱好~~转山。张老师和她的陈先生对大自然有着非常的热爱和虔诚的敬畏,忙里偷闲的经常要去深山密林转转。陈先生和我爱人是同学,而我也是一个转山客,喜欢去古道追风竹林听雨,于是我们二家就渐渐的走到了一起,在空谷冷泉边数着四季轮回,在小道曲径上感受寒来暑往。</h1> <h1>  张老师和陈先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不仅仅就是热爱和敬畏,而是更有一份保护之心。每次去转山,不光光要把自己的垃圾带回来,而且尽可能的把别人留在山上的不可降解的垃圾也带回来。今年疫情期间,看到绕村而过的白沙河里垃圾较多,于是组织一帮家族人员,带领子女,硬是在河里溪边捡了好几天。目前她们已把这个事情儿常态化,作为每周的必备活动。</h1> <h1>  而陈先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则更上一层楼,对大自然的兼容与和谐更有独特的见解和认识。陈先生在制冷行业的研究属于翘楚,他的制冷产品能对标世界上最先进企业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美国意大利等世界上最高端的房车。最近他主持研究的一项制冷新科技,颠覆了世人对制冷的传统认知,真正的做到了节能环保零排放,这项技术推展开来,是对世界环保节能事业的巨大贡献。而他前几天跟我聊起这件事,说其灵感竟然是来自大自然!</h1> <h1>  心素如简人淡如菊,用这句话来形容她们极为贴切,跟她们交往不必带面具,不必客套,就是那种该吃几碗饭就吃几碗饭、该喝几杯酒就喝几杯酒的随意随心,犹如睡在上铺兄亲姐妹的踏实和醇厚。不过我更愿意用心素如简人醇如茶来形容她们,因为跟她们交往越久,越能感受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淡泊从容,一如茶的俏也不争春,二如茶的醇味绵长。</h1> <h1>  人生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每个人在一生中会邂逅很多的人,不过有些人回眸一望却早已消失在不知哪个转角,而有的人若离若即却能一路同行,我想,张老师和陈先生就属于后者。</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