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1992年记忆中的45集电视剧《年轮》

小草

本片改编自着名小说家梁晓声代表作《年轮》,故事横跨新中国四个重要时代,纠合了一代人成长中的拼搏与坚持。曾荣获多个国内大奖,堪称一部划时代的电视经曲作品…… 一、 三段剧情跨越三十年<br>电视剧《年轮》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六位主角分别经历少年、青年和中年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六位不同的演员出演,也就是说原则上本片有18位主演。这么安排的原因是这个故事跨越了三十年的时间。 《年轮》中有六位主角王小嵩、刘振兴、韩德宝、徐克、郝梅和张萌,他们基本上都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当《年轮》故事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是无忧无虑同时又被饥饿折磨的少年。下一段剧情他们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在高高的白桦林里挥洒着青春。在第三个阶段,六位青年在经历了各种人生际遇之后迎来改革开放,当他们再次聚在一起时已经是商品经济社会,只是少了一个韩德宝。 《年轮》电视剧跨越了我国社会变革最大的三十年,因此这部电视剧中不光有亲情、爱情和友情,更是一段汹涌澎湃社会变革的真实写照,四十多集的体量展现三十年的变革,说该剧是最写实的年代剧并不过分。 二、 浸透岁月的友情和爱情<br>《年轮》中刻画的六位朋友之间的友情让人无比怀念和感伤。巧合的是在两年后的美国,也有六个朋友之间的友情让人印象深刻。比起美国人的轻松诙谐,《年轮》里的友情沉重又温暖,这是那个时代的变革和生活造就的,难以复制。虽然笔者没有经历过,但笔者相信在那种沉重的氛围中保存下来的友情更为弥足珍贵。 《年轮》的作者似乎对于爱情的见解有些偏激,这部电视剧里不论是王小嵩和郝梅之间,还是刘振兴和张萌之间总是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这种“矫情”当然和琼瑶式的矫情不同,也许没有经历过那种环境和变革的人无法理解那种痛彻心扉却又无可奈何的境地。<br>王小嵩和郝梅的爱情悲剧,刘振兴和张萌之间的爱情波折,可能恰恰反映了那个年代多数人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无奈。 三、 年代剧该有的特点<br>现在很多所谓年代剧除了演员衣服样式换一下之外,很多细节都经不起推敲。《年轮》则是一部实打实的年代剧,比如六十年代的少年们为了穿上一双少先队“队鞋”,用白色粉笔将自己的黑鞋涂白,这种生活化的细节没经历过那个年代是想象不到的。 知青们在北大荒的种种不幸遭遇同样在历史上可以找到很多原型案例,这些内容绝不是编剧空想出来的,而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 到八九十年代之后徐克的炒股,还有蹲在家里吃利息(那时候利息比起现在算超高),刘振兴先当包工头后来做房地产,这些细节也都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四、 电视剧的灵魂旁白<br>《年轮》电视剧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电视剧情之外有很多经典旁白,这些旁边有时候只是简单介绍一下剧情的推进,但有一些旁边则是在抒发该剧的核心诉求和时代的感触。<br>笔者摘录一段:当时代的风标斗转了一个方向的时候,时间从七十年代,进入了八十年代。我们剧中的六位主人公,也随着历史走进了这个年代。他们从农村回到了城市,他们目光惶错,混杂着幽怨和种种强烈的昔印,他们一个个疲惫不堪,如同刚刚经历大迁徙却仍未寻找到归宿地的游民,如同赳赳、惨惨而归的溃撤之师的乏兵,他们是一批将青春当做了武器投掷了出去,却连一枚似可以引以为荣的纪念章都没有获得的男人和女人;一批落魄而沮丧的男人和一批委屈的女人。他们从一无所有绕到了一无所有,仿佛钟表的指针从零点绕到了零点。对时间而言,零点永远只不过意味着零点,而他们而言却意味着又要给人生紧紧地上满一次弦。<br>可能这段话对于曾经有过相同经历的人来说是感同身受的吧。 五、 毫无明星味道的经典电视剧<br>当年在观看《年轮》电视剧时,笔者曾对里面的六个主角无比熟悉,喜欢漂亮的张萌和帅气的徐克以及仗义的刘振兴,他们的演技都无可挑剔。但在当年,饰演他们的演员都不是明星。无奈的是,当二十多年过去再回头看当年那些演员,他们大部分人依然默默无闻。 饰演中年王小嵩的张世会后来在多部历史剧中出演配角,他甚至还曾多次出演过蒋介石。饰演中年刘振兴的王凤滨同样在一些历史影视剧中出演配角,不过他有过一个精彩的主角《大将徐海东》。 此外,在剧中饰演少年王小嵩母亲的则是当年只有19岁的孙悦,唱歌的那个,当年没注意,现在才发现这位歌手的演技也相当了得,19岁的年龄就能演好孩子妈妈。<br>除此之外,该剧大部分演员到如今几乎找不到什么信息。 就用郝梅的一段文字来概括一下电视剧《年轮》:时代的烙印像种在我们身上的牛痘,我们像时代种在它自己身上的牛痘。时代剜不掉我们,我们甩不开时代。<br>这才是年代剧该有的样子。<div>转载:梁晓声《年轮》观后感 (2008-12-11 08:28:17)</div><div>我只看过梁晓声这一本书,暂定他为一个温情的理想主义者吧,《年轮》里面,处处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一群20世纪50年代初出生的人,在那个繁复又单纯的时代里,重情义,讲人品,王小嵩、吴振庆、徐克、韩德宝、郝梅、张萌六人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有了各不相同的命运。从上学,到去北大荒,再到返城工作,“只有解剖一座城市,才会从城市的横断面里,发现他们确实运行着,走出了千差万别的人生轨迹。”</div>  <br>  在看书的过程中,会觉得王小嵩身上有梁晓声本人的影子,其实每个作家写来写去都是在写自己,这一点无可厚非,多年前看电视剧最喜欢的是徐克这个人,这次看书依然是倾重徐克更多一点,不过这六个人都还是很有血性的,不会让你觉得讨厌谁,平平常常但是很想亲近。<br>  <br>  在这一点上,梁晓声是成功的,又或许这就是理想主义的结果。<br>  <br>  韩德宝的死让我难过了很长时间,那么好的一个人……看书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是全心的投入。以至于情感也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一伏。<br>  <br>  梁晓声自己也说:“我当年创作《年轮》时那一份理想主义的热忱和真诚,委实难再了。《年轮》的理想主义,体现在我笔下的人物们身上——那些少男少女;那些知识青年;那些儿子女儿;那些父亲母亲们;那些老师们;那些后来也成了父母的男人女人们,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多么友爱啊,他们的心地是多么善良啊!甚至,连他们每一个人的缺点和弱点,似乎也具有了可爱的色彩!当年的我,也真是理想主义的可以!当年的读者和观众,竟也都那么容易又那么真诚地愿意被好人形象所感动!此情难再,此情难再。”<br>  <br>  如果说想找到这个故事动情之处的蛛丝马迹的话,听听电视剧的歌曲也可以。<br>  谢东:《拉着你的手》<br>  韩磊:《天上有没有北大荒》<br>  <br>  美丽的松花江和高高的白桦林,见证着这一代温情的理想主义者的悲欢离合,北大荒的黑土地上、芦苇荡里,有他们奉献出的最蓬勃的青春,伴随着我们的国家一起成长,像史诗一样壮美。 读梁晓声的《年轮》有感<div>也不记得是我第几次读和听这部作品了,从20年前我的青年时代,到如今的中年时期,我一次比一次读的认真,听的忘我。总想用我笨拙的笔法写点什么,以表达一下我对这部作品的热爱之情。<br>本书以共和国同龄人与祖国共同走过的历程为背景,以曾在北大荒上山下乡的六位男女知青吴振庆、王小嵩、徐克、韩德宝、张萌、郝梅的人生道路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所经历的坎坷和风风雨雨,勾画出共和国的年轮。<br>书中的主人公经历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自然灾害,过早的尝到了生活的艰辛,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使他们激扬过也失落过;神奇的北大荒曾使他们热血沸腾,也令他们迷茫无奈,他们有中国传统的家庭亲情,又有比亲情更高,为朋友义不容辞的友情,还有阴差阳错,充满悲剧色彩的爱情。当改革大潮席卷大地的时候,他们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但是,他们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鲜血谱写着一代人壮美的人生。<br> 我是怀着敬畏之心去读书中的六位主人公的,有时候读得眼睛湿润,内心感动:被他们的精神感动、被他们的执着感动、被他们的情义感动、被他们勇敢面对生活而感动……<br> 在他们的少年时代,正遇上自然灾害,师生面临着生活的困境。老师带着学生们去郊区农民的地里捡菜,与护菜的农民遭遇了: 徐克被一个青年农民抓住,拳脚交加。赵老师赶过去高声喊到:“要打,你们打我!打我呀!我是老师,是我带他们来的!狗东西,你还打我的学生!”他向那青年农民扑过去。于是他们扭打成一团,在雪地上滚来滚去。同学们当然不会袖手旁观,小拳头小脚对青年农民又打又踢。<br> 这让我感受到了纯真孩子对老师的爱心,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师生情谊。<br>这时,王小嵩已经煮好了粥,吴振庆替他往桌上端,弟弟妹妹已然在喝,母亲说“小庆,你也在这儿吃吧!”“不。我回家吃!”母亲说:“都是我干儿子啦,还客气什么,你回家就吃山珍海味呀?”<br>徐克一声不吭,捧着豆饼相还,之后退到母亲的身边,母亲严厉的说:“还不道歉!”徐克说:“我错了!”母亲回头对老板说:“我教子不严,让你耻笑了,我给你鞠个躬,算是请你原谅他吧。”<br> 吴振庆的母亲说:“你们一定要请求分在一块,千万别分开,互相也有个照应。”吴振庆的父亲对吴振庆说:“你给我听着,你最大,你他妈的最有主意,你就是他们的大哥。他们那一个出了差错,或者不学好,你别打算再回来见我。”<br> 吴振庆、王小嵩、徐克是从小的兄弟,家里都非常的清贫,但是那段日子是温暖快乐的,因为他们三的情义好到共有三的母亲,三个父亲。而我,也从这段岁月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在那样的困难中仍能保留自身纯朴的品质,令我们难以忘怀。<br> 郝梅双手捧着证书和酬金,离开座位,恭恭敬敬地向老师深深的鞠了一躬。老师奇怪的拿起纸包,打开一看,里面包着的钱。纸上写着这样的几行字:老师,您减免了我两个月的学费,您教课很辛苦,现在我应该补上。没有您,没有那些热心的评选活动举办者,便没有我今天获得的这一份儿喜悦和激动。所以,我从酬金中拿出三百元,请您替我转给他们。他们做的事,对我很重要。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继续举办下去。<br> 郝梅充满坎坷的人生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命运的残酷,郝梅一生都爱着王小嵩,成年后却遭遇不幸:失去至爱,声带损伤,不能再开口说话,带着有病的女儿,仍然坚韧顽强的去面对生活,还不忘感恩回报曾经帮助过她的人,<br> 我们如此幸运的生活在一个和谐而文明的时代。《年轮》中的情义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友情。正如纪伯伦说过的一句话,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br>  还让我们敬佩的是:他们勇敢的面对由于历史的错误带给他们的不公和不幸,他们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再爬起,他们心里强大的理想信念在当下理想、道德缺失的社会里尤为珍贵。也是这本书留给读者宝贵的精神财富。</div><div><br>梁晓声《年轮》优秀读后感400字<br></div><div>最近我所读的小说是《年轮》,这是我一个很好的同学介绍给我读的,我觉得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很合适读,写的还很不错。书中是以曾在北大荒上山下乡的六位男女知青的人生道路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所经历的坎坷和风风雨雨,勾画出新中国的年轮。文中开头就讲,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不同程度的埃饿,而正是出生在这个年代的六位知青,使他们过早的饱受饥饿,而随后在饥饿的年月刚刚过去,大跃进和*****陆续传遍祖国大地,而正是在这个年代的六位知青,使他们过早的饱经饥饿和时代的冷漠,让他们尝试了生活的艰辛。文中前半部分,主人公们的童年与少年时代,走过与拮据的生活。<br><br>上课偷吃豆饼,给老师带鸡蛋北狗吃了,为了谋生在火车站被警察收了。。。看到这些我笑了。也许生活就需要像这样有所坎坷和起伏,这样将来就会有许多故事讲给我们下一代人听。看到文中后半部分,主人公们不同程度的发达了,有当老板的,当作家的,当警察的,出国的,当息爷的,他们再也不用为了温饱问题而犯愁,可是生活的压力与责任,却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读到这让我了解到生活的无奈,不是世事都是可以无怨无悔,但我们还是要勇敢坚强的活着,这既是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喜欢吴振庆,一个从始至终充满责任感与和使命感的爽直男人,喜欢赦梅一个怡静素美而又坚韧顽强的面对生活不公的女人。喜欢作者把友情与亲情爱情加在一起,叫做不动产,就是任什么时间,也不能用去投资赚钱的财富。读完此小说,让我觉的友情就像是亲情和爱情的,不管彼此有多远,都会默默牵挂对方,而且当对方有困难的时候,就会义不容辞的伸出援助之手。所以以后朋友之间不管有多么忙,都要保持联系,有事没事打个电话发个短信问候一下,不要舍不得那一两毛钱,其实仔细想想,人生如果没有几个知心朋友,那真是一大遗憾!<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