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教育故事(6)——未雨绸缪的小才女妈妈

幸福的女人

<h3>  我常常把家长归为这几类:第一类: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一边抱怨,但抱怨之后却依然不改变;第二类: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一边后悔,一边想办法改变; 第三类:预设孩子身上的问题,提前去营造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去塑造。 毫无疑问,第三类家长是最成功的,这样的家长,确实不多见,在我的教书生涯中,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小J妈妈</h3><h3> 小J也是三年级并班后来到我的班级,她中等个子,齐耳短发,极其安静,刚入三年级,她留给我的最初印象是:“一个非常爱看书的女孩,课间时,别的孩子都在教室内外嬉笑打闹,只有她安安静静地在看书,仿佛与世隔绝一般。”</h3><h3> 慢慢地,她的“文笔”与“诗才”逐渐惊艳了老师们,每回看到她写的作文和现代诗,不得不惊叹她细腻的文笔,老道的用词,其心智水平高出同龄人一大截。于是,三年级还是四年级,被语文老师推荐参加市里的作文比赛,轻松就拿回了一等奖,10岁时在《中山日报》刊登的那篇文章颇有点沈从文写散文的味道,我们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还特意提到这篇文章,可见其文采卓绝,也给校长留下了深刻印象。</h3><h3> 这样的文采,小J的家庭是如何培养的呢?一次,同办公室的语文老师找我们班一男孩借的一套书告诉了我答案,这套书的书名叫做《作文多大点事儿》,据男孩说,这套书是小J妈妈介绍给他妈妈的,原来小J妈妈早听说,小学生升入三年级之后,“写作文”是孩子遇到最大的坎,于是早在三年级之前,就提前购进这套书,这套书是讲一个妈妈如何引导孩子写作的,共有4本,从基础到提高,非常详细,想来小J也是受益于这套书,而此时,我也对小J妈妈的“提前规划和布局”也有了初步的了解。</h3><h3> 随着对小J以及小J妈妈的更多了解,我也慢慢地知道了小J妈妈“提前布局”的一些做法:当其他孩子因为英语背单词背不出而对英语提不起兴趣时,小J妈妈在三、四年级就组团从北京专门请一个擅长在英文电影中教孩子的英语老师来教小J,在观赏英文电影的同时,培养小J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小J后来也特别喜欢在“英语趣配音”中模仿电影角色台词,且模仿得惟妙惟肖,她也成了我们班英语戏剧表演的台柱子,文静的她在舞台表演时的爆发力让我看到了她的另一面,这样的她怎能不喜欢学习英语?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指的就是这种吧。</h3><h3> 小J妈妈的“提前布局”和“浸润式教育”,虽离不开他们家的经济实力,但更难离开小J妈妈的“用心筛选”,小J妈妈让小J参加的每一个兴趣班,都是多方打听,精挑细选的结果。在妈妈的精心培养下,小J的实力也不容小觑,五年级期末,全市统考,小J总分年级第一,仅比中山市最高分差2分,更难得的是她的语文成绩,遥遥领先,而平时跟她差不多的同学因市里统一改卷较严格,普遍下降了十几分。六年级快毕业那会儿,很多孩子在“小升初”尘埃落定时(能考进优质民办的,已经考进,没考进的孩子等着公办学校分配),因临近毕业,活动多,都有点浮躁,而小J虽拿到了所有优质民办初中的录取通知书(非常难,其中一间民办学校的录取比例低于3%),却从不骄傲,每次做完学校布置的作业,就开始安静地提前自学初中的课程,我翻了翻她的生物、地理笔记,字迹工整、条理清晰,我还听说,她对地理非常感兴趣,立志做个地质学家,为此,小学毕业后,小J妈妈特意带她去武汉大学参观(据说武汉大学的地质专业比较强),从这件事,也可看出小J妈妈抓住一切机会,去培养小J的爱好,让她心中因有目标,为理想而奋斗。</h3><h3> 从小J妈妈身上,我体会到了一个“高知”妈妈(小J妈妈是个酷爱阅读的妈妈)的聪明做法,看似从来不逼孩子学习的她,总是从外围营造学习氛围,“提前规划”,从“兴趣”入手,让孩子因热爱而努力!</h3><h3> </h3><h3> </h3><h3> </h3>

妈妈

孩子

套书

三年级

英语

提前

考进

语文

作文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