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文/玉兰花开 </h1><h1><br></h1><h1> 2018年中秋刚过,我和好友一行四人来到巴东野三关镇,在镇上的一个售楼部咨询当地避暑房行情。其间,售楼部一位本地口音的男士主动说,他可以开车带我们去其它售楼部看一看。我们以为他是工作人员,理所当然座上了他的宝马车,心安理得享受他的服务。他陪我们一起看了两处新建的楼盘,自始至终,他和我们没有过多交流,似乎性格内敛、言语不多。我们第一次来这里,想从他口中了解一下当地天文地理风土人情,聊着聊着才知道他今年40岁,不是售楼部工作人员。他在浙江工作,是一家服装机械设备的销售总代理,并在孟加拉国开服装厂,专门加工欧美订单,这次回来是探望父母。当得知这一切的时候,我们除了小小的震惊之外,更多的是歉意,毫无报酬地帮助几个素味平生的外乡人,我们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当他把我们送到酒店准备下车时,才知道他姓屈,居然与我们当中的一位朋友同姓,而且祖上都是湖北秭归人,这一信息瞬间拉进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互加了微信好友之后我们就此道别。<br> 在酒店稍作停留,我们便坐上三轮车直奔传说中的野三关镇千年老街,脚下是青石板,两旁边是鳞次栉比的木房子,一个连一个的酒铺和商铺,行走在古朴幽深的巷子里,恍惚间,梦回千年。</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 在老街吃过晚餐出来,小镇已是暮色浓妆,霓虹闪烁,分不清东西南北,正犹豫着怎么走,才发现刚加微信好友的屈先生早给我们发来了信息,问我们在哪里,带我们好好逛逛街,这信息来的让我们意外而又惊喜,我们给屈先生发了个定位,安心的在店里边等边逛,不一会屈先生开着更宽敞的越野车来到我们的面前,载着我们把整个镇逛了一遍,一边开车一边讲解,这才发现小镇比我想象之中大,整个镇象一个大型车博会,除了没有出租车和公交车,什么车都有,而且很时髦,有五星级和四星级酒店,铁路、高速、国道、省道纵横交错,交通四通八达,枢纽区位突出。东距宜昌、西达恩施均为一小时车程。不仅交通方便,而且物资丰富,商店、酒铺连成片,商品琳琅满目,有“小香港”和“小义乌”的美称。这座千年老镇,古老而又现代,偏僻而又繁华,热闹而不喧嚣,是一颗真正闪耀在深山里的夜明珠。</h1> <h1> 当我们提出找个地方喝喝茶,坐下来拉拉家常时,屈先生告诉我们小镇没有喝茶的地方,真诚的邀请我们来到他家里,看到门窗上没有完全褪色的红色喜字时,更勾起了我们女人们特有的八卦心,屈先生真诚而毫不掩饰的告诉我们,他结过三次婚,那一刻 ,我觉得屈先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果然,他讲述一路来随着事业的跌宕起伏与婚姻的坎坷与幸福,讲到他经历的挫折和失败时是那么、坦然,平静,讲到他现在的成功时又是那么的淡然,没有半点显摆和高调,一切都是那样的云淡风轻。此刻,我从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敬意,年龄不大的屈先生,那种面对失意时的坦然,得意时的淡然的态度让人敬佩。<br> 次日早上7点,屈先生开车来到酒店,执意要带我们到他老家三里城村看风景,告诉我们那里的风景是原生态,还没被开发,对于他的盛情邀请,我们却之不恭。此时此刻,我们怀揣的是盼望、是喜悦、是忐忑?还是内疚?真的说不清。就这样带着我们这些陌生而熟悉的朋友,一路经过国道,省道,村道,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开了50分钟的车来到了第一个景点,极限运动跳台。</h1> <h1>登上这里,极目远眺,胸怀在此间舒展,灵魂在此际震撼,这里境界千里,一览无余,天空云海、悬崖峭壁、山川河流、村庄田野尽收眼底,云雾缥缈间,山峰时隐时现,壑谷朦朦胧胧,好似人间仙境,望着这苍翠的山,洁白的云,感受着大自然的丰韵,站在这千丈悬崖上,我们忍不住对着天空对着山谷放声呐喊,真叫人荡气回肠,心旷神怡。我真不明白,如此诗情画意的地方,为何要用生命挑战极限,那多有煞风景。如果可以,好想在此搭一个亭台楼阁,与青山为邻,邀彩云为伴,迎朝霞晨露,送夕阳西沉,看风起云涌,听蝉鸣鸟叫,伴清风歌唱,随云雾起舞,醉在其中,乐在其间,这种惬意的生活是多么的令人神往,美不胜收........</h1><h1><br></h1> <h1> 离开这里,沿着乡间小道,走过菜地,爬上山坡,来到天然长城。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这些奇形怪状石头排成了围墙,象长城一样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走到尽头住下看,山峦叠嶂,碧水如镜,山浮绿水,水绕青山,倒影翩翩,山水环绕,三江汇于一处,形成了闻名的“十字江”。山光水色,融为一体,好一幅山水画廊。真想剪一段时光,轻舟牧歌山水间,不必鞠躬名利前,悠闲自在赛神仙.....</h1> <h1> 从山上下来,我们在老屋见到屈先生的父母,两位老人年近70岁,话不多,淳朴,憨厚的山里人,屈先生介绍我们是他武汉来的朋友,二话没说,找了四个袋子,每人装一了份自家种的土豆,礼轻情义重,真的让我们感动,要知道山里人的每一粒收成都浸透了他们的汗水。特别是这些大山里土特产,对城里人来说是用钱也难买到绿色产品。<br> 告别了老屋的主人,去往绝壁天河,没有水泥路,走的是泥巴碎石小道,路窄、坡陡、弯急,屈先生轻车熟路开得很平稳。途中间或停下和乡亲说会话,老乡夸屈先生有出息,是成功人士。屈先生仍然是微微一笑而过,温和低调,谦逊有礼,一点不张扬。一路蜿蜒前行,拐过一道山坡,当车停下,阵阵花香扑鼻而来,才发现面前是一片桂花林。好一个,八月桂花开,清香扑满怀,枝繁叶又茂,金秋暗香来.....这一刻,我多么想说:姐妹们,让我们停下匆匆的脚步,在这丹桂飘香季节,给心放个假,一人一椅,围座在桂花树下,尝尝桂花糕,品品桂花茶,醒时就在花下坐,困时就在花下眠,不闻家事、国事、天下事,静静享受这幽香的时光,好么!!!<br> 穿过桂花林,就能看到绝壁天河,可惜此时已是云遮雾掩,只能看到一小段沟渠镶嵌在悬崖峭壁上,据屈先生介绍,这条天河全长25公里,几十万人修了11年才完成,在那个交通不便,科技落后的年代,山里人靠铁锤手凿在悬崖峭壁上修成这条绝壁天河红旗渠,我们难以想象当年的山里人,在条件简陋,工具原始的情况下,是要有何等的勇气和毅力,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代价,才能创造出这人间奇迹。时至今日,让我们这些后来人,从内心深处由衷为那些勤劳勇敢的先辈们点赞!!!</h1> <h1> 最后一站来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野三关镇谭家坪(铁厂荒),离巴东火车站开车约20分钟左右的路程,这里海拔1700米,森林茂密,树木葱茏,气候宜人,有闻名的景点森林花海。只见天地笼罩在白雾中,近处的花草、树木,远处的山峦都在烟雾中半隐半藏,有着虚无的美丽,有着诗般的朦胧。<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随后,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规划,将投资109亿,用十年时间,建一座占地约2.9万亩(20平方公里)的森林康养小镇。秉承“中国硒都、野奢原乡、高山慢城”的理念,以“硒、野、凉”三大核心要素,倾力打造“低密度、高品质”华中首席康养旅游度假区。将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构建一座温泉水疗、森林养生,高山避暑,矿物田园、食品研发等配套齐全,品质高端的生态康养小镇。这规划描述得让人心驰神往,如果真能实现,每年盛夏酷暑,抽出闲暇时间,离开喧嚣且火炉般的城市,隐居山林,回归自然,过一段闲云野鹤般的日子,岂不美哉,妙哉。</span></h1> <h1> 结束最后的行程,屈先生坚持送我们到火车站,帮我们把随身行李搬到检票口,就象是送一个老朋友一样,道一声珍重,说一声再见后不声不响的离开......<br> 望着屈先生远去的背景,我沉思良久,感慨万千!虽说这一路美景,让我们大饱眼福,流连忘返,但屈先生才是我们心中那道最美的风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利益至上的年代,屈先生你让我看到了那份稀缺的、真、善、美。在这个人际关系冷漠得象坚冰的社会里,你的纯朴、真诚和善良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让这些比你年长许多的我们感到汗颜而又欣慰。</h1><h1> 此刻,我想发自肺腑的对你说一声,谢谢你屈先生,我们遇见你小兄弟,是一个美丽的意外,你就象阳光让人温暖,象雨露净化灵魂,象春风吹散阴霾,象清泉荡涤心灵.....你用无声的行动传播的正能量折射出人性中最闪亮的光辉!!!</h1><h1><br> 2018年10月9日于武汉</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