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尽天涯共克时艰

芷兰

<h3>今年1月上旬,在德国留学的女儿通过了语言考试,收到了某大学研究生录取的邀请函。女儿喜出望外,在微信中激动地同我们说,要回家过年吃饺子,购买了往返的飞机票。1月18日女儿跨越万里,从德国的多特蒙德返回鹤城。</h3> <h3>正当我们全家刚刚沉浸在团聚的幸福的时刻,新闻中传来钟南山院士到武汉调研新冠病毒,并做出人传人的结论,接下来武汉封城,全中国人在春节前夕也都进入了抗击新冠病毒的伟大战疫。春节宅在家里,少出门、少聚会,就是给国家做贡献。宅在家里也给我们全家三口人创造了难得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我们做父母的每天同女儿一块研究做好吃的,一块打闹嘻戏,斗地主,侃大山,打嘴仗,充满了家庭的和谐温馨。</h3> <h3>1月末,齐齐哈尔市的疫情防控也进入了紧张状态,小区开始封闭,限制出行次数,让人开始感受到一种疫情带来的乌云压顶般的焦虑和压抑。我们全家总动员,积极投身抗疫工作。我和丈夫参加抗击疫情的社区卡口防控值守,还协调为社区卡口的值班室捐助踏板等隔凉设施。我担任社区区直的第一书记,负责与市直在职党员共同值守社区八个卡口的组织、协调、排班、宣传、指导等工作。我还协调组织物业捐款,为小区的困难户和留守老人送菜,为抗疫捐款、献血,创作抗疫的诗歌,鼓舞士气。丈夫和女儿担任了楼栋的义务消毒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h3> <h3>时间一天天过去。国内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新冠病毒的全球蔓延,国外的疫情已逐渐严重。女儿购买的2月23日返回德国的飞机票,由于疫情的影响航班取消。女儿在德国的签证就要到期,新录取的学校需要注册。为了完成学业,女儿又不得不改签到3月2日逆行返回德国,做父母的有太多的不舍,但为了实现女儿的理想,尊重女儿的选择,又不得不忍痛割舍。</h3><h3>这次回德国,女儿自己又准备了满满两大行李箱的备品,每箱23公斤,还有一个装满书、电脑笔记本的双肩包和一兜子吃的。我则想尽办法为女儿购买了五盒连花清瘟胶囊等药品和十包口罩。疫情无常,在国内一家人总是有个依靠,更何况我们背后有强大的祖国。可在德国这个异国他乡,面对肆虐残暴的病毒,做父母的真是感到从未有过的恐惧和担忧。女儿临行的前几天,我几乎是天天唠叨,让女儿一定注意安全,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苦口婆心,不胜其烦。临行的当天,我上午去卡口巡岗,丈夫去单位上班,下午,我为女儿上车前准备了饭菜,还特意洗了三个大苹果,祈祷全家三口人平平安安。</h3><h3>送女儿到了火车站,火车站上的工作人员,穿着白色的防护服,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感觉空气都凝固了。火车站疫情期间不卖站台票,只能女儿自己上火车了。我们站在火车站的门口,看着女儿拖着两只深重的行李箱,背着重重的双肩包,胳膊上还跨着一个装满吃的大袋子,蹒跚着走上通往二楼候车室的滚梯,渐渐消失在转弯处,我跷着脚抻着脖子努力寻找,视野里一片迷茫,心里空荡荡的,不禁一阵凄楚。</h3><h3>回家的路上,我和丈夫都没有说话。回到家里,屋子空荡荡的,已是人去楼空。看到女儿的书桌上,留下了两包连花清瘟胶囊和一包口罩,在微信上留言说是留给我们的。有一句话: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疫情让我们懂得,平安是最大的幸福,一切名利,在生死面前都是零,都是那么微不足道。</h3> <h3>这2个月对我们全家都是一种煎熬。刚开始,我每天都关注德国的疫情形势,盯着感染数量的变化,每天都视频叮嘱女儿,注意安全,简直是心神不宁。但女儿的沉稳和淡定,让我们逐步放下心来。女儿宅在住所等待学校答复的日子,坚持每天画一幅画、健身一小时、学习一个小时语言、读一个小时书、与有正能量的人沟通交流一次、帮助别人翻译一些资料、拍摄一些住所周围春天的景致、学习一些专业和法律知识,让自己充实起来。女儿还练习烘焙蛋糕,学做饭菜,生活答理的有滋有味、多姿多彩、井井有条。她还惦记着父母,为我们网上购买了干果、水果,为她爸买了泡脚盆、运动鞋让同学带回国。在我们中国疫情取得战疫成果的同时,女儿收到了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给中国留学生送的口罩等防疫物资,德国的疫情也得到了有效防控。5月3日是女儿24岁的生日,女儿在德国逆行战疫也60天了。前几天女儿被德国的汉诺威大学研究生院园林专业注册成功,开始上网课了,昨天还获得了学生证,使我们做父母的由衷欣慰。</h3> <h3>咫尽天涯,我们共克时艰,我们的内心都学会坚强,让我们更懂得自己需要什么。我们期待,疫情早日过去,走过严寒,走过风雨,让我们的脸上再次绽放春天般明媚的笑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