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资本论》

佛晓晨曦

<p>1原始积累</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从中学到大学,政治课或思品课总是在围绕着一个人在转,卡尔•马克思,一个改变世界的人。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的许多内容我背得滚瓜烂熟。学校里读书划的是重点,记的是条文,只知道重要不知道为什么重要。也不知道这书上讲的对将来有什么作用。我读书的日子里两个字一直围绕着我,一个是“饿”,另一个字是“穷”。上课的时候大多在想到哪里去弄点吃的。开小差的时候总是想将来如何发财,如何成为有钱人。我学得最好的学科就是《政治经济学》,但那时候我憎恨资本家的贪婪,对他们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痛恨之至。却不曾去想自己想发财想摆脱贫穷成为富人就要学会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方法。</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再读《资本论》,好像一下子觉得其实马老先生在一百多前就告诉了我们如何发财,如何成为资本家。在资本的原始积累一章中,马先生就说了不去抢,就去圈地,再者去借高利贷。文明有效的方法是经商获取商业利润,再将商业利润转化为产业资本,有了产业资本你就可以获取剩余价值了,你就成了资本家,你就发财了。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大多数人是无法这样做,我们获取的商业利润大多转化为生活资料而非生产资料。就像图中织工一样,为了生存而不断地努力工作。</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在课堂上开小差的时候也曾经想过,我先养一百只鸡🐔,让鸡生蛋,蛋再孵小鸡,这样不久我就能有一个养鸡场,我就有钱了。可是在我后来的实践中,原来完成这样的一个看似简单的原始积累是那样的难。在这个鸡生蛋蛋孵鸡的过程中,你的资本被生活所逼一直在转变成生活资料很难成为生产资料进而获取剩余价值。所以你不用抢,不用盗,不耍阴谋诡计,不擅骗得无酬劳动,你就只能选择平庸或普通。这个时候你就更加相信老马的那句: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818年马克思出生,他用了40多年的时间看书写书。1823年的中国,胡雪岩出生,20多岁的胡雪岩用巧计帮助老板张恭元讨回了一笔死账,500两白花花的银子。这次胡雪岩没有把这笔钱老老实实的交给张老板,而是把他用来资助了官二代的王有龄。现在看来这其实是胡雪岩陶得的第一桶,也是他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后来在王有龄的支持下胡雪岩的钱庄不断发展壮大,胡雪岩也成了富可敌国的银行资本家,由此可见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多么的重要,原始积累后的资本转变为产业资本更重要。胡雪岩与马克思同为19世纪地球上两个有重要影响的人,胡雪岩没有读过《资本论》 ,但他的一生却地地道道的把马克思的《资本论》在中国完整的演绎了一遍。1885年12月6日胡雪岩在杭州忧惧而死,他死前告诫子孙“勿近白虎”,可见他对资本的残忍与血腥体会之深。</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时间来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一个和胡雪岩同姓的孩子出生了,这个孩子比胡雪岩幸运,他完整的读完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可是这个孩子却只是把他用来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并没有用它来指导自己像他的本家胡雪岩一样来干一番事业。当然当时他对他的这位本家知之甚少。这个孩子在商场上获得了一大笔可观的商业利润,他没有把这笔资金转化为产业资本,从而获取剩余价值。如果这个孩子把他所获资本一部分用于生活资料房产,另一部分投入产业。那么这个孩子真的是吃透了马克思的《资本论》。</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现在许多经济学者把在城市拥有产权住房的人划分成中产阶级,我觉得不太合理,一个家庭只有一套住房无法获取房租,住房没有给这些人产生价值,相反在房价贼高的中国,房子是人们的最大的生活资料,为买房要支付给银行大量的利息,使得有房一族在短时间内不可能仅通过辛勤的劳动就能完成原始积累。完不成原始积累,也就不会产生新的资本家,没有新增资本家就不会产出更多产品,就不会有大量的商品积压,也就没有经济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房价是解决经济危机,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方法之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儿时读《资本论》,满腔热血恨资本;中年读《资本论》,愁眉不展恨无资本;老时再读《资本论》,告诉后代好好读读《资本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