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因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在三亚迟迟没有回上海。我们住在解放四路,现在划归回新路。回新路是一条有故事的马路,回新村是一个有故事的都市村庄。</p><p class="ql-block"> 今年4月24日是伊斯兰教斋月的第一天,很想知道穆斯林回民在斋月是如何度过的。我们走进了回新村……</p> <p class="ql-block"> 回新路,东接市中心解放路,西连羊栏镇的凤凰路。5公里长的回新路是海榆西线225国道中的一段。</p><p class="ql-block"> 与三亚湾路平行的回新路</p> <p class="ql-block"> 奥卓,作为酒店及酒店公寓业的全球领先者,是世界上最具创意的酒店及酒店公寓业和房地产公司之一。三亚希尔顿花园酒店是希尔顿集团在海南第一家花园品牌酒店。奥卓雅居公寓酒店(Oakwood Apartments Sanya)和希尔顿花园酒店(Hilton Garden Inn)在回新路上毗邻而居。</p><p class="ql-block"> 图中靠左:奥卓雅居公寓酒店,靠右:希尔顿花园酒店。</p> <p class="ql-block"> 宾馆回新路马路对面是亿恒购物中心,它的亿恒主题夜市是三亚夜市的打卡地,营业到深夜2点。天涯亿恒主题夜市营业场地面积6000㎡,各类店面上百个,主要经营大型餐饮、地方特色美食、特色小吃、游戏娱乐等,集吃、喝、玩、乐、购于一体。其中美食不仅涵盖海南,全国各地特色美食也将亮相其中。</p><p class="ql-block"> 大型超市广佰纳建立其间。</p> <p class="ql-block"> 如今在亿恒广场上开设了地摊夜市,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2025年亿恒购物中心易主改成“鲜芒购物中心”。</p> <p class="ql-block"> 火爆的网红夜市。</p> <p class="ql-block"> 回新村就在回新路上。</p><p class="ql-block"> 回新村位于三亚市以西一公里,东距三亚市中心区五公里,西至三亚机场站(部队设施飞机场),南至三亚湾(滨海大道),北至凤凰水城。村内共有10条道路,总长9.48公里。 回新村是一个生态宜居地,生活便利、环境舒适,是一个美丽富饶的村庄,靠海的城中村。全村共有土地面积0.4平方公里,社区设有一所公立小学,四所私立幼儿园,两所清真寺(南开清真寺和清真南寺)。</p><p class="ql-block"> 尤其让人惊奇的是回新村是海南省的回民集聚地之一,常住人口共有4600多人,全部是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三亚的回民主要集中在回新村与回辉村,共有8000余人。</p> <p class="ql-block"> 天涯区回新社区居委会就在回新村的主要小街番村街上。</p> <p class="ql-block"> 回新村内道路四通八达,逸夫巷因逸夫小学而得名。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走这条路,因为它连接回新路与三亚湾路,通往三亚湾——椰梦长廊。</p> <p class="ql-block"> 疫情中刚开学的小学生。</p> <p class="ql-block"> 中国大多数的回族人都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云南以及河南等省。而在海南三亚,也有一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他们就是居住在回新村和回辉村的8000余名回民。这在海南具有独特的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及历代相传,三亚回族人的来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波斯及阿拉伯商人的后裔;②为躲避战火,从越南占城地区漂洋过海而来的穆斯林;③从大陆迁来的穆斯林。我国穆斯林自古以来就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随着历史的演变,散居在海南各地的穆斯林,他们有的己被汉化或黎化,其中一部分逐渐迁移到了穆斯林较多的三亚。伊斯兰有“天下穆斯林皆兄弟”的教义,这就使得迁移来的穆斯林很快融入到当地穆斯林当中,成为了三亚穆斯林的一部分。这里的回族姓氏大部分为蒲、海、陈、刘、哈、张、李、赵、林、马等。</p><p class="ql-block"> 三亚回族有自己的语言——回辉话,这是一种世代沿袭下来没有文字的独特语言。它既继承了先祖母语,又有与其它民族不断交往中吸收的个别词语,其中还有用波斯语及阿拉伯语音译过来的宗教用语。回辉话以古占语为基础,属南岛语系的马来语族,同时混入了一些中东音,到海南后又夹杂不少黎语、汉语,成为海南极独特的语言。总之,源远流长的三亚回族语言,是我国回族历史与语言文化的一个分支,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回新村原来是一个小渔村,古老的原始居民几百年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 苦难岁月中,回新村的回民也经历了磨难。1940年,日本侵略海南岛,把魔爪伸到三亚。在回新村,日本人占领三亚后,将全部的回民赶到羊栏镇,在回新村修建了飞机场。抗日时期, 回新村民纷纷参加抗日队伍,深入山区当游击队员。抗日战争胜利后, 一部分回族人迁回了回新村,另有一部分回族人留在了羊栏镇,形成回辉村。</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中,琼崖纵队地下革命武装,组织了一支水性好的黎、汉、回族青壮年队伍。在琼崖纵队的领导下,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他们深入海岛五山,潜出三江五河,一次又一次胜利完成上级组织交给的任务,为海岛的解放战争作出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回新村人擅长经商,大多有自己的商业途径。如今他们在此安居乐业,生活优于三亚其他地区的居民。</p> <p class="ql-block"> 这条400-500米的路通往三亚湾路椰梦长廊。</p> <p class="ql-block"> 回新村内街道小巷。</p> <p class="ql-block"> 回新村内小学、幼儿园、门诊部、超市、餐厅等等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 高楼拔地而起。</p> <p class="ql-block"> 住宅楼式样各异,具有浓郁的阿拉伯特色风格。</p> <p class="ql-block"> 见到几位在此租房的候鸟,租借半年1万元一套。现在是旅游淡季,这栋楼中有很多套房可租。</p> <p class="ql-block"> 门前绿化。</p> <p class="ql-block"> 花团锦簇。</p> <p class="ql-block"> 原生态,走地鸡。</p> <p class="ql-block"> 黑山羊。以前曾在去三亚湾海边的路上,看到一位小伙骑着电动车放牧黑羊群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都市里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 精致的门面。</p> <p class="ql-block"> 这家我们白天、晚上都来看过。不论白天晚上都开着一扇门。</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楼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 餐厅</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 伊斯兰教法规定:全体穆斯林,除病人、孕妇、喂奶的妇女、幼儿以及在日出前踏上旅途的人之外,均应全月斋戒。封斋从黎明至日落,戒饮食,戒房事,戒绝丑行和秽语,并认为其意义除完成宗教义务外,还在于陶冶性格,克制私欲,体会穷人饥饿之苦,萌发恻隐之心,以资济贫、行善。</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这位去过麦加的回民姑娘告诉我们:伊斯兰教民在斋月中早上5点前与晚上7点后才能吃饭。孩子们不受影响。</p> <p class="ql-block"> 回新村里没有公共交通,很多人主要靠电瓶三轮车出行。</p> <p class="ql-block"> 清真南寺</p><p class="ql-block"> 初建于明代中期,清代史实未详。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寇炸平,后移至三亚湾附近重建。海南解放前夕,国民党驻军弹药库发生爆炸,再遭轻度破坏。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府资助、群众捐款予以修复。“文革”中被拆除。1980年以后陆续重建礼拜大殿、经学堂、沐浴室等。现寺占地面积1.8亩,建筑总面积800平方米,其中大殿200平方米,为中阿相结合式现代化建筑。</p> <p class="ql-block"> 清真南寺为三亚市六座寺中规模较大的一座,有满拉90名,坊内阿旬23名,其中有3位女阿訇,8位留学国外的青年阿訇。该寺为三亚市政府所辟旅游点,月观光人数30多人次;巳接待苏丹、沙特阿拉伯、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和香港地区穆斯林数百人。坊内教民450户、1750余人,均属回族。</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三亚过冬多年,还从来不知这里有这么气派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清真南寺近照(2025年)。</p> <h3>清真南寺门前非常热闹,车水马龙。我还看到有两辆小车会车,夹着来去的电动车。没有狂按喇叭的焦躁、也没有吵吵闹闹的催促声,安安静静等待。我十分敬佩!在当地人处买东西,从来不需担心缺斤少两。</h3> <h3>三亚回族男人以出海捕鱼为主,女人当家做买卖小生意。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三亚逐渐形成了一个热带旅游海岛城市,很多人从事着旅游相关的一些生意经营。村里有旅行社的门市部、也有拍婚纱照的公司。一年四季都有热带水果零售、批发供给全国各地,还有少部分直销到国外。村庄内还经营各种各样的生意行业,如种植业,捕捞作业,运输业,放牧业,服装业,回食特色一条街,海南特色批发、零售,珍珠水晶批发、零售等。</h3> <h3>2根胖油条6元,一小杯甘蔗汁3元。很便宜。</h3> <h3>海南省伊斯兰教协会就在回新路居民大楼内,南开寺附近</h3> <h3>院内菠萝蜜</h3> <h3>南开清真寺的门前是回新路</h3> <p class="ql-block"> 1998年三亚市人民政府把回新村的“南开清真寺”定位三亚市“十大景点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 南开寺园内建筑近照(2025年)。</p> <h3>四车道、两非机动车道的回新路</h3> <h3>沿街高楼林立</h3> <h3>回新村的主巷——番村街</h3> <p class="ql-block"> 前不久看到网上关于老铁路桥的视频,到实地看了。在回新路的桥上可以看到。</p><p class="ql-block"> 三亚老铁路作为中国最南端的一段铁路,见证了三亚乃至整个海南岛的历史变迁和发展繁荣。</p> <p class="ql-block"> 三亚铁路始建于抗日战争时期。为掠夺海南资源,日本人在宝岛上加速了修建铁路的步伐,其目标是在海南岛西南部,将昌江石碌、东方八所、三亚田独等地用铁路连接起来。</p> <p class="ql-block"> 三亚有轨电车作为海南第一条有轨电车示范线,有的路段与老铁路线重叠。</p> <p class="ql-block"> 这里现在新辟为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旧貌换新颜了(容我以后另外介绍)。</p> <p class="ql-block"> 如今这里风光秀丽,是附近居民与游客休闲的好去处。</p> <h3>这里是《三亚回新第一家鲜鱼汤》旧址。当年门庭若市,也吸引了明星前来。</h3> <h3>世嘉海景公寓</h3> <h3>不是斋月期间的三亚湾情景放上几张。</h3><h3>喜欢在三亚湾海边漫步,可以看到父亲或者母亲带着蹒跚的孩子在海水中行走,能动会走的孩子们海水中奔来跑去无忧无虑,非常开心;村民们有的三五成群在海滩上铺席而坐,聊天、餐饮,其乐融融。</h3><h3>每天都可以看到三亚湾海滩上嬉戏的回新村儿童</h3> <p class="ql-block"> 闺蜜好友陪着新郎新娘在沙滩上拍照,同样的服饰,亲密无间。</p> <h3>出海撒网!</h3><h3>捕鱼是一项集体劳动。出海前,需要有人将渔船放在有轮的船架上用电动车拖到海边,拉入水中。现在常见使用的是1000米长的大网,下海时有10多个人,将渔网一段段往前往船上送。拉网时有更多的人加入收网队伍,渔网两头均有近20人将渔网一段段拉上海滩。光是收网就要耗时2-3个小时。</h3><h3>前几年看到小网收获极少,如今也许加强了禁渔等保护生态措施,今年也看到几次收获颇丰!</h3> <h3>小渔网</h3> <h3>吸引游客驻足的傍晚拉渔网,场面很大。以前的渔网不算大,近年来经常可以看到渔民们拉1000米长的大渔网。渔民从间隔几百米的渔网两头拉起,逐渐合围将网拉上岸。很辛苦,要2-3个小时。当他们满载而归时,心里是美滋滋的。</h3> <h3>回新村的其中一个路口在三亚湾路。路旁的龙兴海鲜广场占地20亩,海鲜摊位82个,海鲜加工档口44个,最多能同时容纳1万人用餐。其中很多回新村的回民在此经营。</h3> <p class="ql-block"> 在寸土寸金的三亚湾路西段,保留了大片的伊斯兰古墓群。</p><p class="ql-block"> 这是在三亚湾路路中央的伊斯兰古墓。</p> <p class="ql-block"> 三亚回新村的发展是海南改革建设的一个缩影。回民勤劳勇敢,充满活力,生生不息,至今仍然保留着祖先流传下来的西域风情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和海南各兄弟民族一起,不仅为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而且为三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继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祈盼回新村的明天会更好!回新村的百姓生活更富裕!</p><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