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买原料 美国学油画

老温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网拜各位大师为师,学习西方绘画技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夏天摸了一阵国画,似乎尝到了一点甜头,好歹在市教育局因画国画而找到了一份暑期的闲职。其实国画这个词也是非常奇怪,在清朝以前国画从来不叫国画,是中国转型并变成一个现代大国后,大国思强,才有了“国画”这一说,随之也有了国学,国医,国术,国语.....。应该说,国画是一个带政治色彩的名词。前面说过,老温学绘画的初衷,其实是想探索油画,用带政治色彩的名词说,是一种西画,与国画相反,属洋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西文化不同,中国画用水,简单易学,但表现力偏低,用色比较单薄,也不易保存。西方画用油,材料更贵,但色彩浓郁多变,表现力雄厚,而且保存长久。不过和国画比,它也有一难点,就是条件要求多,不易学习。但事情越难,其实诱惑力反而越大。自小以来的梦想中,最梦幻的诸事之一还是想去试试自认为做不到或不好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法戈待业期间,学了一阵国画之后,一直想变变口味去试试油画。以前没有经济实力,油画的确从没摸过。国外的油画颜料更贵,几十美元一支,帆布框架也是十几到几十美元元一幅,没有几百上千的投资,要摸油画基本不可能考虑。但到网上一查,国内的油画颜料价格只要人民币几元到十几元一支,是美帝价格的1/10到几十分之一。于是果断决定中材西用,去淘宝购物,在美帝学画。</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画风景</h1> 由于新中国的艺术教育是苏联一手带出来的,自己脑子里装的最多的大画家多是俄国高手,如列宾,列维坦等,改革开放以后,才知道还有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等大师。依国画学习的同样原则,无师欲通,还是应从临摹名师入手,绝不输在起跑线上!由于风景画相对好学,第一幅油画就选了俄国风景大师头榜列维坦的“三月”。选它的原因一是因为他是大名鼎鼎的俄国风景画的头榜,二是感觉他 “三月”画的景色与自家后院有相似之处。决定把俄国马车加点美帝特色,来个俄美结合。花了约2天时间(除速写外,油画必须等分层干燥逐步下笔,不能一气呵成),一幅改革风景画大概完成。虽然技法生硬,大模样也还可以接受。 俄国名画家列维坦的名画“三月”。 咱家后院的二月,是不是与列维坦的后院略有相似? 列维坦访问法戈的“二月”。列老此时应该正在老温屋里喝茶。 初试了俄罗斯列维坦的“三月”之后,决定再画一幅风景,这次临摹的是列维坦一生的最后一幅,也是他未完成的风景国画大作“俄罗斯湖”。此画大气磅礴,湖景秀美,可惜未画完他即离世。从开始画这幅画也用了两个半天,画完可见仍比原画明显粗躁,色彩层次都有较大差距,但作为初学第一步,大大咧咧的看也还可以大体接受。 列维坦的闭门之作“俄罗斯湖”。虽未完成,其大气磅礴,宏伟壮丽的气势已扑面而来。 临摹的俄罗斯湖,略显粗燥,远观尚可。 此时法戈已是冬季,室外已是大雪铺地,银装素裹。从玻璃后门外望,冬天的窗外雪景的确让人感觉美妙诱人。突生意念,何不试一下隔门写生?于是选午后斜阳,红屋远在,雪人近旁的风景,勾画大概,再去地下室完成。画出的后院雪景,虽不如真景壮美,也算留下自己的第一幅油画风景。大胆将画挂在门边墙上,站在门前屋内,可以一景两看,足不出户,就可做内外比较。 后门外的冬日雪景。 地下室里冬暖夏凉的绘画室,是学画练笔的好地方。 第一幅写生后院油画,雪人小红屋,挺立傲雪松。 后院雪景第二版,阳光更明亮,松柏更健康。 小外孙堆的大雪人,是后院的一丝生趣。 后院门内的风景画与外面的生态雪景,一景两观,相映成趣。 写生画挂在墙上给屋里增添一线风景和一丝冬日的回忆。 <p class="ql-block">  莫奈的“印象.日出”是他著名的印象风景画。几笔勾勒,大气神韵。若干年前曾在美国国家美术馆买过一幅印刷品画片,正好拿来临摹一下,体会一下印象大师的技巧和魅力。</p> <p class="ql-block">印象大师莫奈和他的日出名画。</p> <p class="ql-block">临摹的印象派画家油画“日出”。原画看似简单粗旷,临起来就感觉不容易。到底没有基础和功底,只能说构图大致相似,但品味和感觉就大相径庭了。</p> <p class="ql-block">  画完临摹,再想自画一幅实景风景,体会一下画和景的关系及区别。以前去亚利桑那州的纪念碑谷拍过几张照片,独特的阳光谷地风光印象深刻。于是想画画那边的独特风景应该是一种尝试。于是看了一些别人的照片留影,决定选落日余晖类型画一幅纪念碑谷的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这是比较典型的纪念碑谷的三个主峰全景。是多数图片的典型取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画的纪念碑谷乌云和夕阳余晖的风景,已基本完成80%,尚有不少最后的休整工作要做。</p> <p class="ql-block">画左边的头峰局部。山峰阳光灿烂,背景乌云密布一片昏暗。</p> <p class="ql-block">基本完成的纪念碑谷画。右边近处加了几个骑马拜摩的土著,给山峰的壮丽加点生命的人气。</p> <p class="ql-block">画完主峰,决定再画一幅对比不那么强烈的其他山峰。选阳光灿烂的主峰加不同角度的背景。看看阳光下的纪念碑谷和对比强烈的乌云落日有何不同。</p> <p class="ql-block">这是午后阳光明媚的纪念碑谷。蓝天白云,金山草地。大气磅礴,群山起伏。橙蓝对比,别有风貌。</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画人物</h1> <p class="ql-block">  画了几幅风景,决定开始试试人物画。没有模特,先选出太太30年前在加拿大拍的红枫相片作模版,由于素描基础不够,感觉难度比画风景画大了许多,许多地方捉笔见肘,出处不尽如人意。画了两三天,终于完成第一幅人物风景画。</p> 人物画勾线及打底色。 30年前太太留学加拿大时在安大略省的阿尔岗昆枫叶公园。 初试人物油画,体会到了绘画的艰难。无师可学,还是只有去揣摩大师的人物画风格。记得明州大学美院关教授办公室门口有一幅俄裔美国人物画大师,也是列宾最后的得意学生费欣的“农妇”,决定去找关大师借来临摹,以图体会费欣大师独特的人物画风格技法。费欣的素描及油画技法极高,非一般画师可以相比。他毕业于俄国列宾美术学院,是列宾的关门弟子。曾在苏联喀山工作过一段时间。后移民美国,住新墨西哥州一小镇潜心作画,成了国际闻名的人物画巨匠。他的油画色彩明快、明暗对比响亮,表现力强。他的素描因受东方传统绘画的影响,素描头像用炭笔画在坚实光滑的纸上,黑白分明,自成一家,虽用笔简洁,但刻画深刻。性格突出。 费欣的人物素描一例。他几乎所有人像均线条粗旷,轮廓明显,层次细腻,夺目传神。 临摹开始,先勾轮廓上底色。 再逐步加色,依样画葫芦。 最后的农妇模样。大同多异,大体像人。但颜色生硬欠灵活,一点大师气概没有,人物画前途似乎还艰险难测。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进学堂</h1> 前面提到的明州大学美术学院的安徽籍华人教授朋友关大师(最后一幅中站立者)得知老温喜欢绘画。想出一招。说他下期会有新生入学,但工作繁忙,或者老温可去课堂做点上课前后的备课教辅打杂工作,课间或可与学生一道参加学习?这种美院正规课堂同练的机会,一生难得,老温当然求之不得,于是高兴前去。课堂上一般是老师先讲,或有示范表演。然后学生们自己体会练习,时间1-1.5小时,最后由老师点评学生作品优缺点,并提示一些学习要点。 铅笔素描是开学第一课,也是学习绘画的基础,而且有真人做模特,实为一生难得的极好机会, 模特训练有素,专业到位,中间除几分钟休息外,基本可坐立半小时不动。 先学水彩。模具由老温菜园提供。平生从未摸过水彩,据说是绘画中之最难,下笔无改,干湿技法极不好掌握。好在蔬菜简单,谈不上水平,也算基本如实。 另一幅水彩静物写生。可以看出,水彩画技法基本不到位。 接下来是丙烯画,类似中国早期的水粉画。仍是农场蔬菜做静物。以前也没摸过丙烯画,明显干湿控制不好。 油画静物写生。需表现玻璃,金属,陶瓷三种不同质感物件。油画色彩丰富,表现力强,一个多钟头时间,三种物件就换到了纸板上,栩栩如生。质感明显。 水彩风景练习,主要是体会用水和晕染。层次明显不够,虚实表现不佳。 和大师一起做碳条人物素描,这是课外的额外缴费项目,仅少数学生参加。近处坐画者为中国来美进修美术教师林教授,是全国美展粉画一等奖获得者。远处站立者为明州大学的关教授。 <p class="ql-block">关教授画的明州风景油画。粗旷大气,色彩艳丽,对比明快。</p> <p class="ql-block">林教授画的获奖粉画“惠安女”。曾获全面美展粉画一等奖。</p> 老温有幸与林教授,关教授 在关教授的个人画展合影。 <p class="ql-block">就是这幅课堂上的油画写生,历时一个多钟头。关老师摆好景物,铜壶,玻璃酒瓶再加一个白瓷花瓶,三个颜色,三种质感。红布旁置,给图片增添一点风味。但就是这幅写生,得罪了不少同学。他们没想到一个摆桌椅,收垃圾的打杂工,用学校的颜料画笔,居然也画出了看似不错图画,而且比一半以上的学生画的似乎还更精彩。于是几个学生跑去系上抱怨,要求调查老温学费交了没有和资历是否有过考核。于是,他们的抱怨导致学校终止了老温难得的学习机会。</p> <p class="ql-block">  的确好景不长,明州大学的美术课只上了两周多即宣告结束。在课堂上老温自我感觉,与多数学生相比,我的作业水平可属中上,引起一些较差的同学不自在,也感觉得到似乎有几位学生课堂上不大愉快。两周下来,一天。老温被学校美院管理小领导请去去喝茶:“有学生举报你没交学费(学生学费一万多一年),占了他们便宜”。我解释是和关教授有服务合约,应不属逃费上课。领导训诫说,“你不属明尼苏达州居民(北达科塔州法戈市与明尼苏达州墨黑德市双城虽仅一河相隔,但两岸分属于不同的州),你不是明州纳税人,应该不能来免费上课。”于是2周的美院旁听终于不幸结束。老温的西画学习也终于终止。转身进入夏季的田园劳作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4. 新冠宅家,记于法戈 谐宁堂。</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