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下那些与家族历史有关的点点滴滴-为了消失的南北长街 之五

FANG

<h1><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3、南长街生活具象</b></h1><p><br></p> <p><b>我大舅则更注重实用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描述了北京的水、电、电话、煤球制作、冰的供应等等。</b></p><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水--</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b></p><p><b>他说,当时北京还没有自来水,每天早上有卖水的车子穿梭于大街小巷,为家家户户送水,那时送水车还是独轮车,车两边放着两个大水桶,驾驭起来需要些技术和力气。后来有些车改成了两轮推车,好推多了。大木桶两边的下边各有一个木塞,打开就能放出水。</b></p><p><br></p><p><b>据说那时送水是一个月一结账,买水的人家挨着大街门的墙上成了帐本,送水的人肯定都没文化,但是他们有办法,送一次水就在人家墙上划个儿道儿,等到月底按着道数结账。那时人也实诚,没有赖账的。</b></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民国早期送水人</span></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冰--</b></p><p><br></p><p><b>我以前听我妈和亲戚们多次讲过,他们小时夏天用来降温和冰食物的是冬天凿下来的冰。我以前奇怪,这些冰怎么能保存那么长时间?</b></p><p><br></p><p><b>后来才知道,北京有一些专职的采冰人,在头年冬天的时候,他们在北海、什刹海等冰面上先画好线,再用钩连枪按线戳冰,然后将一块块大小差不多相同的冰块儿勾到岸边,放到排子车上,用绳子捆好,最后运到专门的冰窖里储藏起来。到了夏天,再根据订货,由专人推车给各家各户送去。那时我们前辈用的土冰箱,外面是木头的,里头是铁皮的,为了更好的隔热。</b></p><p><br></p><p><b>北海公园东门外的陟山门街有个雪池冰窖,离南北长街近,估计当时陈家、方家用的冰就是那里来的。</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民国早期凿冰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把冰划成格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凿完冰要拉到岸上</span></p> <p><b>北京分布着很多这样的冰窖,据说到了清代,冰窖除了专供皇宫的官窑,还有专供王府的府窑。清廷在京城共分四处设冰窖十八座。</b></p><p><br></p><p><b>晚清还出现了民窑,就是给花得起钱的老百姓供冰的。民国后当然殷实的普通人家也可以享用皇宫专用冰窖里的冰了。</b></p><p><br></p><p><b>我表姐贺凯芬说,她60年代中有一次劳动去的就是中关村冰窖,位置在中关村十字路口的西南角上,西北角是北大校园,东北角是北大中关园。十字路口西南角那时还是一片荒地,冰窖就在那里,距北面和东面马路都只有约十几二十米。一个入口下去,里面两边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冰,一两米长一块的,垒起来,用稻草垫子盖着,虽然是夏天,里面却冷极了。</b></p><p><br></p><p><b>我表哥周舟说,文革中,他看到马车从海淀冰窖把冰运到城里,一路走一路化。到冬天时,又有马车到护城河里去凿冰,然后运到海淀冰窖储存起来。每块冰有一尺多厚,一米见方。</b></p><p><br></p><p><b>网上查了查,原来城外海淀的确设有2座冰窖,主要供皇家在圆明园、颐和园夏日用冰。</b></p><p><br></p><p><b>而一位朋友说:文革初期她还在现在的柳荫公园一带见过凿冰,在外馆斜街中段挨着湖有一个冰厂,以前叫窖坑,大概从人定湖青年湖采的冰都存到那里。也就是说,这种传统用冰方法一直沿用到60年代。</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早年冰窖照片</span></p> <p><b>北京到现在还有一些带冰窖字样的胡同,如冰窖口胡同、冰窖厂胡同,但都已经是挂羊头卖狗肉,徒有其名了。朋友说外馆斜街那一带以前也叫冰窖口,也就是说北京以前有两个冰窖口。</b></p><p><br></p><p><b>我专门去找过前门附近的冰窖厂胡同,那里原来是金鱼池的新记冰窖,我想冰窖可能没了,胡同应该还在,因为看着地图上有这胡同,但在那儿瞎转悠半天,就是找不到,后来问了一个过路的,那人指指旁边的工地说,那胡同早没了。</b></p><p><br></p><p><b>也因为老辈人对早年家里用冰的描述,我前两年专门去故宫和恭俭胡同的冰窖参观过,那两个冰窖都已改成了餐馆。</b></p><p><br></p><p><b>去故宫时,虽然看到人家正在用餐,还是厚着脸皮说:劳驾,我照几张照片儿就走。后来去恭俭胡同不能再赖皮了,就进去吃了一顿。</b></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雪池冰窖</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我拍的故宫冰窖餐厅,这个冰窖很小,是临时放冰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我拍的恭俭胡同5号的冰窖,现在变成餐厅加酒窖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我拍的恭俭胡同5号的冰窖,现在变成餐厅加酒窖了</span></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煤球--</b></p><p><br></p><p><b>好了,再回到100年前。</b></p><p><br></p><p><b>那时家家户户烧的都是煤球炉子,冬天也靠它取暖。陈家、方家用的煤球是请工人到家里来做的,每隔二、三个月就要请人来,两个工人将一半黄土、一半煤末搅合在一起,再加上水,和成半干的稀泥,在地上摊成一寸多厚的煤饼,用铲子划成小方块。然后把切好的正方形煤块放到筛子里来回摇,跟摇元宵一样,摇出来的煤球,大小也和元宵差不多。</b></p><p><br></p><p><b>关于摇煤球,几十年都没啥变化,直到80年代,有些地方好像还摇煤球呢。</b></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摇煤球</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茅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100年前胡同里怎么上厕所的?南方人都是家里放一个尿桶,如厕后去外面倒掉。北京呢?我看到一张照片,是1910年西皇城根的官茅房。官茅房就这样,胡同里有茅房吗?有文章说那时好多人就在胡同里随地大小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据清朝《燕京杂记》记载:“京师溷藩(厕所),入者必酬以一钱,故当道中,人率便溺,妇女辈复倾溺器于当衢。”说的是当时北京的公厕收钱,人们便习惯在街上随地大小便,女人在家里用完尿壶顺手就倒在街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戏曲理论家齐如山有更详细的描述:北京大街“两旁的便道也很宽,但除小商棚摊之外,其余都是大小便的地方,满街都是屎尿。一下雨则都是水洼。”“北京各胡同口,尤为群聚便尿之所,恒蹲两排,过往行人亦习见不怪。遇相熟之人,且彼此招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就是说那时北京人出恭都喜欢蹲胡同口儿,经常蹲两排,不影响交通,熟人蹲那儿还相互打招呼聊聊家长里短🤣。这情况我到上世纪末在温州农村还见识过,不过多一围墙,没门儿,过往熟人还聊两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难道陈家、方家的人也会这样解决问题吗?😅</b></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1910年西皇城根的官茅房</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在网上再仔细查查,发现到1911年北京城共有公厕八座:据《北京志》记载,清朝初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北京城区“官设公厕三座,私设公厕五座”。八座公厕无疑是聋子的耳朵-摆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那么到了一九二几年陈家、方家住在南北长街时是否有所增加呢?看到有人说那时有的胡同甚至院子里已经有茅房了,叫公共旱厕。而上层人群普遍使用马桶,或者自挖茅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果然,六姨婆的儿媳妇、我表舅母沈琴婉告诉我:我婆婆说过,在北京居住时,大家都是在卧室里放尿桶的,她们四、五、六三姊妹住一间卧室,有时候为了那个罐子不要放到离自己太近的位置还发生些小矛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这样看起来,陈家、方家在南长街居住时就是用的马桶+胡同里旱厕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有了旱厕就得有处理粪便者,再不能到下雨的时候满街流了。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京的粪夫(那时管掏粪工叫粪夫)数量曾达到四五千人。而且有“旱道”粪夫和“水道”粪夫。“旱道”的粪夫要去掏旱厕,“水道”粪夫是专门为住户刷马桶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粪夫的主要工作是把收来的粪便晒干,卖给种地的农户,所以还是个好活儿,竞争十分激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而粪夫也是有技艺的,据《湛轩燕记》记载,“粪夫多用独轮车,轮径不过两周尺,两辕后长,高不过人腋,中有铁机,止则下垂,而左右支之,使不倾。行则上有担索,荷于两肩,两手推而前,其行如飞。车上置一粪桶。”读起来感觉他们像在耍杂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粪夫的主要工作是把收来的粪便晒干,卖给种地的农户,所以还是个好活儿,竞争十分激烈。</b></p><p class="ql-block"><b><br></b></p><p class="ql-block"><b>其实一直到文革期间,胡同里的公厕还是旱厕,由掏粪工人掏,走到胡同里常遇到他们,背着装满粪的桶,对面过来,人们都捂着鼻子躲着走。他们把粪运到运粪汽车旁,车尾部有一个机械装置,把粪水倾倒进汽车上一个大容器中。再后来有了机械化抽粪车。以前有个叫时传祥的,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了,就是掏粪工,五几年时成了全国劳模。文革时被迫害死了。</b></p><p class="ql-block"><b><br></b></p><p class="ql-block"><b>直到现在,北京胡同里公厕基本还是老样子,你要是起个早儿去胡同转转,还能遇上拎着裤子急忙往厕所赶的大爷大妈,或者提着尿盆去倒尿的主,只是胡同里现在旱厕改成抽水的蹲坑了,再也不需要掏粪工了。</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早年的“粪夫”</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早年的“粪夫”</span></p> <p><b>中国人头一次见识抽水马桶是1866年,那年奉命前往欧洲游历的京师同文馆学员张德彝,在轮船上见到抽水马桶,感觉十分新鲜有趣,遂将其运作机制,写入了自己的著作《航海述奇》:“两舱之中各一净房,亦有阀门,入门有净桶,提起上盖,下有瓷盆,盆下有孔通于水面,左右各一桶环,便溺毕则抽左环,自有水上洗涤盆桶,再抽右环则污秽随水而下矣。”</b></p><p><br></p><p><b>北京20年代已经有抽水马桶了,只是数量极少。梁实秋在清华就读8年,1922年,他终于住进有抽水马桶的宿舍。</b></p><p><br></p><p><b>这100年在这方面的进步当真不快。</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早年间的抽水马桶</span></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电影--</b></p> <p><b>好了,臭的说完了,现在得来点高雅的,说说电影和电影院。</b></p><p><br></p><p><b>据大舅和大姨描述,那时候在北京已经可以经常去电影院看电影了。陈家、方家刚到南北长街居住时,还只有东安市场的吉祥茶园才有电影可看,但到了1925年,北京的电影院逐渐多起来了,比如西单有个“真光电影院”,东城有个“平安电影院”。</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平安电影院广告</span></p> <p><b>那时电影票价也是分等级的,平安电影院属于贵族影院,票价要五毛钱。但有些影院票价也不贵,像真光电影院的电影票只要两角钱。</b></p><p><br></p><p><b>应该还有更便宜的,因为大姨曾说过,她爹爹(diadia)去听戏,给她一角钱让她看电影。后来她教她二姨陈衡哲的女儿画画,二姨给她两角坐车钱,她只坐一半路的黄包车,另一半路腿着,为了省下一角钱看电影。可见有一毛钱的电影票。不过也可能是早期便宜的电影票是一毛钱,后来涨价到两毛了。</b></p> <p><b>那时的电影大多数是美国片子,开始时他们看的不是我们现在看的那种一、两个小时的故事片儿,而是20集,甚至30多集的连续剧,内容多是谋财害命、侦探性质的片子,最后好人战胜坏人,皆大欢喜。而且每次只放两集,每场电影放映结束的时候,就来点儿悬疑场面,比如一支枪对着被绑起来的女人等等,以吸引观众下次再买票来观看,这是一种营销手段。</b></p><p><br></p><p><b>大姨说有的电影连续剧的名字她都记得,如《黑衣盗》、《卡得奇案》等等。</b></p><p><br></p><p><b>《黑衣盗》说的是一血案,半夜一美女被谋杀,警察抓住一个哑巴,但是案情复杂,难以继续,只好请了一位私家老侦探协同办理这件案子……。</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黑衣盗》</span></p> <p><b>大舅记得在东安市场那个影院看过卓别林演的电影。大姨说卓别林(那时译作甲波林)的片子都是在两个正片之间放的,作为滑稽片,逗大家乐。</b></p><p><br></p><p><b>我妈告诉过我,她小时候看电影最爱看卓别林吃皮鞋那段(《淘金记》),不知道她指的是在哪儿看电影,也许就是住在南长街的时候吧。</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淘金记》</span></p> <p><b>电影院开始上映故事片儿时很轰动,故事片儿也多半是外国片。大姨记得最热闹的一个叫做《赖婚》,她和她那几位年青的姨们恐怕看过不止四五遍。此外还有《二孤女》、《三剑客》、《茶花女》、《悲惨世界》、《天使降魔》(根据《浮士德》改编)等。</b></p><p><br></p><p><b>《赖婚》为著名美国电影导演 D·W·格里菲斯于1920年执导的一部经典史诗影片。故事内容为,纯朴的乡下姑娘安娜,在一场婚姻骗局中被花 心大少李诺斯始乱终弃。私生子早夭之后,安娜备尝了人间冷暖,最后绝望地消失在晚冬的风雪之中。</b></p> <h5><font color="#167efb">20年代美国电影《赖婚》</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民国25年电影海报,真光电影剧场开演《赖婚》(中间下部)</font></h5> <p><b>大姨和她几位年轻的姨都成了明星迷,对有名的明星的英文名字都记得滚瓜烂熟,如:Greta Garbo (嘉宝)、 Ingrid Bergman (褒曼)等, 有点钱都买了明星照片,好莱坞影星照攒了一大摞。</b></p> <h5><font color="#167efb">好莱坞知名影星嘉宝</font></h5> <p><b>开始时他们看的电影都是默片,即无声影片,电影院就请专人在台上翻译和解说故事情节。大姨说,解说的人还不仅仅翻译影片中的对白,有时还会解说电影里演员的动作,例如,观众已经看见影片里一个人从窗户爬进来了,解说的人还说,“他从窗户里爬进来了”,很搞笑。真光电影院则专门聘请了来自俄罗斯的室内乐团伴奏。</b></p><p><br></p><p><b>有声电影约1930年左右才出现,开始多为歌舞片,大姨还记得第一部片子叫《璇宫艳史》。</b></p><p><br></p> <h5><font color="#167efb">1929版的《璇宫艳史》</font></h5> <p><b>我后来在网上查了查,大舅和大姨说的东安市场的那个影院应该叫明星电影院。</b></p><p><br></p><p><b>而大姨说的“真光电影院”位于西单可能是记忆有误,因为当时西单只有“中天电影院”。北京的确有“真光电影院”,这个影院是1919年一个叫罗明佑的在东安市场附近盖的,具体位置在东安市场路口向西拐弯的地方,是个纯粹洋式小楼。真光开始是个多功能的剧院,既上演京剧、文明戏,也放映电影,后成为专门的电影院。“真光”二字取自《圣经》。1920年6月真光电影院失火烧毁,后在东安门大街重建。</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早年东安市场大门</span></p> <h5><font color="#167efb">这张真光电影院的照片大概是日占时期拍摄的</font></h5> <p><b>真光影院的确票价便宜,这点大姨没有记错,那是因为罗明佑为了让普通人看得起电影,尽力将票价压到极低。</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真光戏院现在还在,改成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戏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陈家、方家到北京时,京剧表演已经很兴旺了。京剧早先是在茶园里表演,扔手巾板儿、上茶水的,十分热闹,只收茶水钱,不收门票。后来才慢慢发展出戏园子,买票看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我小时候听父母讲笑话,说上世纪京剧还在茶园子里头演的时候,有那手头儿缺钱的主儿,跟馋大烟似的馋京剧,进了茶楼没钱买茶座儿,就坐在桌子底下。等角(jue)儿们唱到精彩处,他扒开人家的腿说,“劳驾劳驾,您高抬贵腿,我伸头叫声好儿!”😂</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文明茶园,后来也放电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开明戏院。名角们经常在开明戏院演出,非常轰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第一舞台是杨小楼等人集资兴建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b>那时著名的须生、旦角、武生、老生有什么余叔岩、马连良、高庆奎、梅兰芳、杨小楼、孟小冬等。</b></p><p><br></p><p><b>说起来这些名角中杨小楼是最火的。他的戏是两块钱一张票,相当于一两半银子,而梅兰芳只要一块钱。</b></p><p><br></p><p><b>我外公特迷杨小楼,虽然他到北京后开始几年挣钱多,但是买票也还是要掂量一下的,买的都是他最喜欢听的戏。因此去看戏就是一件大事儿,去之前且得认真捯饬一番呢。</b></p><p><br></p><p><b>我妈说,外公年轻的时候一表人才,爱穿西装。他在北京时就常穿西装,可能因为在政府里做事吧,后来回南方之后就不穿了。不过去看戏倒可能是穿长衫的。</b></p> <p><br></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电灯--</b></p><p><br></p><p><b>北京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拥有电力照明的城市之一。创办于1905年的京师华商电灯公司,曾是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电力企业。</b></p><p><br></p><p><b>方家陈家在南长街居住时家里已经有电灯了。但是通过私接电线等方式偷电的人家太多,据统计,后来30年代时北京市用电户“有十分之二三均系窃电”。电力不足造成灯光昏暗,后来家里不得不改成低压灯泡,本来市电是220伏,改用110伏的灯泡可以亮很多。其他用电户也都采取这种办法应对。</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电话--</b></p><p><br></p><p><b>我太外婆家里甚至还安有电话,是叫号的,电话本上的用户只有50多家,每次打电话要半个多小时才能接通。</b></p><p><br></p><p><b>方家刚到南长街时,我大姨还在女高师(后来的女师大)附属小学上学,和一个叫林筠茵的女孩子是同学,俩人特要好,我大姨回忆说,林家那时也有电话,那时打电话要先摇,然后再叫,说:‘我要西局XXX号’,接线员就给接上了。</b></p><p><br></p><p><b>林筠茵没事儿就给我大姨打电话,一说就说半小时、一小时的,实在没的可说了,林筠茵就说:“你等着别挂呵,我给你放个话匣子听啊!”于是打开留声机就放音乐,让我大姨在电话这头儿听着……。</b></p><p><br></p><p><b>那时电话费很便宜,所以大人也不管。</b></p><p><br></p><p><b>这位林筠茵后来当了北大英语系教授,我上北大时,还去她家请教过问题。</b></p> <h5><font color="#167efb">这张照片不太清楚,左边是林筠茵无疑,右边竟不能确定是不是我大姨</font></h5> <p><b>哎,我有时常常想社会进步的标志到底是什么呢?小时候天天听到的都是,苏联是土豆烧牛肉、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因此马上就要实现共产主义了。其实中国100年前也有电灯电话,上海30年代就十里洋场了……。</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上个世纪20年代的电话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