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曝拍摄的艺术效果

鸥鹭(风光画意摄影+歌者)

<p>正确曝光是摄影爱好者的基本功,但是怎样才算正确曝光的确是一种学问。</p> <p>这里牵涉着用光的问题,如果是顺光,那么用全包围的测光那是基本没有问题的。假如是逆光或侧逆光,那么就要看测光点在哪里了。逆光人像,点测光应该在面部也是绝对的。逆光风景,你要产生逆光带来的剪影效果,那么最好用点测光对准最高光的部位,这样才具有艺术性。</p> <p>现在要谈论的是欠曝还是过曝的曝光理念问题。假如你是比较喜欢欠曝的,那么欠曝也属于曝光正确,反之亦然。</p> <p>我在五十年玩摄影的生涯里,一直是主张欠曝的。初初玩时,也碰到过几个资深的老前辈,看法不一,有人主张过曝,有人主张欠曝,而我却选择了欠曝……</p> <p>这是我在李坑拍摄的晨曦,我只看中了乌蓬船上的高光,其余地方都是黑暗的。我也是对着高光进行点测光,曝光补偿-2.3,也就是创造欠曝的效果,后期提高暗部,作些调整就是一幅油画了。</p> <p>有意将曝光补偿减低,才能有更好的饱和度和层次,我宁愿欠曝,在后期再作处理,可以增加照片的宽容度。</p> <p>清晨拍云彩更是需要用上欠曝的手法,这个时间云层细腻,层次分明,色彩艳丽,做成油画效果更是令人满意。</p> <p>逆光下,如果测光在阴暗部位,光亮部分必然过曝,失去层次,淡如褪色。对光亮部位测光,虽然阴暗部分类似剪影,通过后期调整,宽容度明显加大,光暗适中。</p> <p>侧逆光也是很有质感的光源,照在小巷里有些像剪影,但地上的青石板和小食店的炊烟变成了画面的主题,这也是欠曝的结果。</p> <p>荡口的日落也是大胆运用欠曝的手法,因为这时候光比很大,假如你想水乡的房子为主体,那么你是拍不出太阳来的;我对着太阳测光才有太阳的轮廓,房子尽管很暗,后期调整后还是很理想的一幅油画。</p> <p>逆光剪影照也必须欠曝,除要在曝光补偿里减光,还要对着太阳测光,虽然拍出来一片黑,太阳的色彩才会饱和,在后期适当对暗部作调整,还是能看到暗部轮廓的。</p> <p>这个也是夕阳的剪影,有人可能会说,天色是后期加上去的,非也,这就是欠曝才有的饱和度。</p> <p>这是在惠州西湖拍的日出,我拍日出着重看天色,而且极度欠曝,才产生这种非现实却艺术的画面。</p> <p>这是惠州西湖的另一角,太阳未出月亮还是美的,我也是对着月亮测光,天才会有深蓝色,可想而知,先有前期的设计才有后期的效果。</p> <p>这是用手机拍的日出,也是减少了曝光,同样产生了欠曝的效果,通过后期对暗部的调查,饱和度非常丰富。</p> <p>太阳升起,光比更大,善用欠曝,成色无限……</p> <p>日落也是一样用欠曝方式拍摄,模糊的村庄带来几分寞落,因一天忙碌也有少许疲倦了……</p> <p>有时日落不一定要拍到太阳而是需要夕阳的天色,假如你又需要暗部的细节,那么欠曝+后期还是可以实现的。</p> <p>拍摄夕阳的天色光比没有直接拍日落太阳的光比大,假如你把景物作为主体,那么天色就是衬托,如过曝的话,后期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实现的。</p> <p>夕阳天边的颜色很美,也是用欠曝的方式才能把它完整地记录下。</p> <p>侧逆光也很美,只要对准芦花的高光线条测光,其他地方欠曝,就是此种艺术效果。</p> <p>这是我在高速公路旅游车上拍的日落,同样以落日测光,再在后期调整暗部,就是一幅油画的造化。</p> <p>由于是高速行进,lSO用了800。</p> <p>这些浓彩的画面,是一般人们认为是正常曝光所拍摄不到的。</p> <p>这是在地铁上拍摄的日落,欠曝的异曲同工……</p> <p>以下的几张也是逆光高亮点对焦造成的欠曝效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低调和黑暗背景的玩法……</p> <p>灵活运用欠曝,熟练后期补救,就会使你的作品有一个全新的感觉,走出平淡,走进艺术的世界,创造不同的魅力画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