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支教散记:喀什特高的一周

心中的太阳

<p>  按支教队的统一安排,4月24日上午我们离开丽笙酒店,结束 9天的所谓“居家隔离”,正式前往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报到。</p><p> 原计划,我被安排在喀什特高上高二2个班的政治课,担任副校长,分管学校的党政办工作。在丽笙酒店临上车之际,支教队领导告诉我,我的工作岗位可能有调整,正在协调之中,叫我先有思想准备。虽然觉得有点突然,但必须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所以还得先去特高待命。</p> <p>  喀什特高支教组教师合影</p> <p>  喀什特高的领导和老师对援疆支教的老师很期盼、很热情。我们来的当晚,学校李浩然书记率领一众领导就到宿舍楼看望大家,还在学校教师大会上隆重介绍了每位援疆支教的老师。</p> <p>  </p> <p>  喀什特高,2015年建成。高中三个年级,每个年级20个班的规模。办公楼、教学楼、功能楼等一应俱全,连体楼群,整齐雄壮,气势磅礴,再加上标准的足球运动场,高端大气上档次,援建的学校就是不一样。</p> <p>  喀什特高的学生,都来自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我主动和学生初步交谈,印象美好。她们很温柔,有礼貌。</p> <p>  政治学科组在这一周内选拔教坛新秀,我应邀做评委,听课、评课。上课的古丽(维语:花朵,把女孩美称古丽)较多,她们夹杂着少数民族口音的普通话,听起来温婉柔和。她们教龄通常在3、4年,相当多的老师专业不对口,据说实在缺教师,登上讲台。古丽们都很谦虚,也很想上进。我大力鼓励、表扬,希望她们专业快速成长,这也是我们援疆支教的责任。</p> <p>  出于安全考虑,所有援疆支教老师都在校内住宿,两人住一间套房。我的这间房,窗外30米就是学校围墙,墙外是一个在建大型工地,沙土飞扬,机器轰鸣。考虑到岗位有调整,行李也不想全部拿出来,简单布置,安顿下来。</p> <p>  距喀什特高约一公里,就是新建的深圳城,这里有深圳新援建的华润万家。商场很大,商品的价格也不比深圳便宜,但地处新开发区,较偏僻,居民少,又没有城市配套的服务,顾客稀少。</p> <p>  </p> <p>  来喀什特高的新老援友中有一批徒步爱好者,大家在晚饭后结伴而行户外散步,既增进了感情,又锻炼了身体,还减少了孤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