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伊维尔教堂的前世今生

踏遍青山

<p>  圣·伊维尔教堂1907年5月27日在哈尔滨开始修建,落成于1908年。当时由契恰科夫中将及下属军官和士兵捐款在道里军官街修造,为雅罗斯拉夫(波)式球型尖塔教堂。教堂面积555.80平方米。</p> <p>  哈尔滨早在上个世纪就被称为“教堂之国”,最辉煌的时期,各种风格的教堂多达60多座。圣·伊维尔教堂,是地位和风格最另类的一个。</p> <p>  它不仅具有俄罗斯传统风格的球型尖塔,还体现着东罗马的拜占廷风格。教堂共有7座球型尖塔的洋葱头,分布在教堂大厅和钟楼以及圣坛的顶部位置。</p> <p>  圣·伊维尔教堂为俄罗斯式建筑,外观巍峨挺拔。教堂平面呈希腊十字式格局,前面(西侧)的主入口上方有钟楼,后面(东侧)是祭坛。教堂上的葱头式大小穹窿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优美和谐。</p> <p>  教堂的南北二侧还各有入口,主入口上方的钟楼顶上有一个洋葱头穹窿,祭坛上方也有一个洋葱头穹窿。整体稳重大方,端庄大气。</p> <p>  伊维尔教堂作为一个历史见证,记录了日俄战争、沙俄侵略史实,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建筑,淹没于寻常巷陌间,成为喧嚣都市中一道正在“隐退”的风景。</p><p>  在近一个世纪的风雨中,伊维尔教堂并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自然与人为的侵害,使其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历史风貌。</p> <p>  特别惨痛的是教堂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主体建筑上挺拔的“洋葱头”惨遭阉割。</p><p> 破坏后的教堂只留下破损的双层花瓣,门、窗的俄式装饰和钟楼上的圣母画像只有痕迹可寻。</p> <p>  还记得当初我找寻教堂时的情景,走进工厂胡同,绕过层层楼房的包围。在拐过最后一道围墙后,一栋砖红色教堂跃然呈现在前方百米处。在这寂静的胡同,我和教堂相互对视,相互打量。</p> <p>  这栋典型的俄罗斯教堂,双层结构,建筑平面呈现希腊十字状,衰败,被时光遗忘般的遗世独立。</p><p> 斑驳的墙壁暴露着红砖,拱形窗框优雅的弯曲,却残留着火烧后的遗迹。玻璃残缺不堪,我趴上窗沿,想看看里面的景象,却因为覆盖着不知多少年代的浮土让我无法窥视。</p> <p>  如同中世纪被遗弃的古堡,虽身残破败,荒草丛生,却依然散发着威严的华丽,仿佛一个精神上的贵族,坚守着最后的尊严。</p> <p>  教堂的大门紧闭,一把大锁锁住了前世今生的一切繁杂,不可探知。门前的台阶结了冰,房檐低垂的挂着雪后结下的一排冰溜子。</p><p> 时间或许将这座眼前的建筑定格在某个节点,尘封在历史的角落,等待命中注定的人来为它开启封印。</p> <p>  教堂孤立在院子中央,四周被各个年代的建筑环绕着,有平房,有厂房,最近一处离教堂不过一米宽。四下里,风乱吹,掉落的树叶在周围随风四撺。</p><p> 我沿着教堂的一侧顺势前行,脚下干瘪的落叶吱嘎作响,空中突兀的枝桠延伸到教堂破旧的墙壁。</p> <p>  被破坏的教堂建筑惨不忍睹,风霜雨雪的吹打中仍然坚忍着挺拔了几十年。</p> <p>  一切显得如此诡异,在这个午后晴朗的天幕下,却生出了阴森恐怖,荒凉悲戚的气氛,如同无声的诉说着如歌如泣的千秋往事,给每一个来到的,有心的人听。</p> <p>  一条直通教堂二楼的外接楼梯伫立在正门旁,水泥质地,与教堂本身建筑格调格格不入,却干净无土,难道是有人打扫?是谁住在这荒芜阴森的教堂里,是神职人员默默的驻守么,还是虔诚的信徒坚守着心灵的故土。</p> <p>  檐下那些重叠相连的半圆形罗马风格拱券,别具魅力。环绕教堂的拱券底下的壁龛原来都有大量精美的马赛克镶嵌画,有的是用一厘米左右见方的小瓷砖拼贴的,有的是把瓷片裁切成各种形状的。 </p> <p>  镶嵌画应该是圣人像或许还是表现俄罗斯田园生活的画面,应该会像不远处孤儿院存留的马赛克镶嵌画一样,生动艳丽细腻工整吧。可惜现在已经被尽数铲除,只余几块残片和瓷片间的肌理了。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历史老照片</span></p> <p>  就是这处拱券底下的壁龛原有的马赛克镶嵌画,在它被人们忽略,被记忆淡忘,在历史的夹缝中缄默挺立数十载之后,它是否有望挣脱困顿,再次显露在世人面前。</p> <p>  然而拱券底下的壁龛现在仍然没有修复,尽管沧桑巨变,老建筑只要存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岁月发出的回音,是历史永远抹不去的痕迹。</p> <p>  破败的教堂,记录了岁月的沧桑,记录了哈尔滨百年的变迁。教堂门与钟楼的窗户均为新艺术运动风格的三心拱券式,其它的半椭圆式拱券长窗则为古罗马式。</p> <p>  2008年我第一次来拍摄这个教堂,苍凉的面容让人唏嘘不已!</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历史老照片</span></p> <p>  在此之前,人们只能在老照片中去重温圣·伊维尔教堂的往昔风光,我没有领略过它风光的时日,没有聆听过它飘荡的钟声和悦耳的琴声,没有见过那些排着队唱着圣诗走进教堂的孤儿们脸上的笑容。</p> <p>  但我已亲见了它在落魄的时光里静默的坚持,在被遗忘的角落里低调地隐藏。</p><p> 圣·伊维尔教堂沧桑的身影会一直留在记忆里,如今和她华美的身姿重叠在一起,每每回味,似醇厚中带着苦意的浓咖啡。</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历史老照片</span></p> <p>  那时,火车站北面地势较高,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中,教堂的7个洋葱头穹顶高高耸立,隔着很远就可以看到。下了火车,举头看见教堂的十字架,那是一种回家的喜悦……</p> <p>  那时,圣·伊维尔教堂周围视野开阔,绿树成荫。它是老哈尔滨火车站背景中一抹优雅的景致。</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历史老照片</span></p> <p>  在哈尔滨市区及铁路沿线修建的六十余所东正教教堂中,很值得描述的就是1907年建在霁虹街的这座伊维尔教堂,紧随其后,在同一年又修建了索菲亚教堂,因两者均为随军教堂,伊维尔教堂和索菲亚教堂被称为“姊妹”教堂。</p> <p>  同为沙俄军队的随军教堂,圣·伊维尔与圣·索菲亚的命运有着奇妙的相似:它们建立的年份相近,它们雄伟的身姿曾遥相辉映,它们都曾深陷在民居的包围中却因此得以在浩劫中幸存,它们都曾是斑驳落魄的堆满杂物的仓库……</p> <p>  然而,他们的命运也有着无奈的差异:1998年,在圣·索菲亚教堂重见天日的一年后,圣·伊维尔教堂却差点被拆掉了。相关部门研究了其保护问题。</p><p> 但刚刚修复完索菲亚教堂,财力有限,已无力再顾及伊维尔教堂。因此当时决定先保持现状,待日后有能力时再进行修复。</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历史老照片</span></p> <p>  这一等,就是十九年。若不是哈尔滨站改造工程正式启动,这个隐在站北广场民居中的“百年贵族”怕是还不得重见天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历史老照片</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穹顶壁上的宗教油画栩栩如生</p> <p>  修复之前的教堂内部,宗教壁画都已不复存在,恢复的难度极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墙壁上哈尔滨市文物保护单位(II类)标牌</p> <p>  教堂正门紧锁了多年,二侧漂亮的门柱造型给人以庄重沉稳之感,好似二位门神守护着这悲戚的殿堂。</p> <p>  昔日教堂曾经有过辉煌,疯狂的年代受到了近乎灭绝的重创。面对廊柱她对我如泣如诉。</p> <p>  近距离的走近这座哈尔滨市II类保护建筑,破败的教堂记录了百年岁月的变迁,虽然失去了往昔光辉的华冠,阅尽了人世沧桑和世事无常,斑驳残旧的身影却依然难掩它的庄重与优雅。</p> <p>  多少年来“伊维尔”外观斑驳,铁艺锈蚀,墙砖破损,屋檐上电线缠绕,曾描绘过火车站天际线的洋葱头穹顶早已被连根拔去,剩下空荡荡的房顶。</p> <p>  摇晃在破窗外拱起的野树闲枝,越是生气勃勃,越是沧海桑田。</p> <p>  为了这门窗与墙线的造型,规模齐整的长方型红砖被磨成了细长的扇形状和圆柱状。所以建于1908年这座军用教堂至今仍然光滑细腻,棱角分明。</p> <p>  建筑用的砖是特殊加工的“澄泥砖”,它同传统的豆沙制作原理相似。将泥浆澄出、沉淀、成型、晾晒、烧制而成。</p> <p>  岁月沧桑历经磨难,无情的摧残着她的身躯,体无完肤历历在目,只能默默的哭泣,有谁能知道她的伤痛?</p> <p>  看到眼前这惨不忍睹的样子,感到心如刀绞,无法抚平对这座城市感情上的忧伤。</p> <p>  几代尘埃,起起落落,天地转换,斯人已逝。所有的风景演绎着人间百态,而这前生今世的纷扰,全部如同电影胶片般,定格在这巍峨却衰败的教堂里。</p> <p>  在中东铁路正式通车的5年后的1908年,列车载来了雄心满满的俄国人。一名叫德尼索夫的设计师,在当时还叫军官街的工厂胡同建造了一栋军用的东正教教堂,取名为圣·伊维尔。</p> <p>  特殊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哈尔滨特殊的建筑氛围,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铺天盖地在哈尔滨愈演愈烈,圣·伊维尔却凸显的如此与众不同。折衷主义的俄罗斯风格建筑,砖木结构,正面上方有大型鼓座,鼓座上安放着典型俄式风格的洋葱头,坐落分明,像一曲和谐的圆舞曲,优美舒展。</p> <p>  世人只识圣·索菲亚,却不知圣·伊维尔是她的姐妹篇。同为随军教堂,在建筑风格上更凸显巍峨林立,单是用砖量就要远超于圣·索菲亚,即使百年后的今天,仍旧可看出圣·伊维尔的红砖是经过特别精心烧制,质量上乘。</p> <p>  教堂的铁艺窗户看上去基本完好,虽历经百年依然坚固。</p> <p>  设计师不知道,这栋教堂在百年时间里会有如此跌宕起伏的命运。在动荡的战争年代,迎着清晨祈祷,或是祈祷战争的胜利,抑或是平静内心的恐慌;伴着黄昏玩耍,随军征战的孩子,在夕阳的余晖里打闹,在教堂结构复杂的房间里捉迷藏。</p> <p>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随着“文革”的到来,优美的雕梁窗花被无情的砍断,独特的圆葱头在红卫兵的齐声呐喊中依次倒下,历史在这里就这样断裂了。</p> <p>  那时的圣·伊维尔教堂还裹挟在繁杂的民房中,在逼仄的空间遗世独立。</p> <p>  就像高铁最终会进城,霁虹桥最终会面临被选择一样,幸运的圣·伊维尔与其璀璨炫目的保育院壁画终展露天日。在百年后,将历史砌在墙缝中,再用处变不惊的练达去迎接新时代的你我他,去走向未来。 </p> <p>  当时,圣·伊维尔教堂被当作周围厂房的仓库使用,包裹在各种民宅里,如同圣·索菲亚的昨天。也许圣·伊维尔教堂的再次重生就在不远的将来,不论它是为谁而建,都已成为了哈尔滨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一笔靓丽的建筑遗产。</p> <p>  自2015年8月开始,逐步对哈尔滨火车站北广场周边进行改造变迁。哈市二类历史建筑圣·伊维尔教堂同时将被恢复原貌重建。</p> <p>  2017年3月11日起,开始对教堂周边的住宅进行拆除,隐藏了半个多世纪的伊维尔教堂重见了天日。</p> <p>  被“封存”了半个多世纪的圣·伊维尔教堂,即将恢复真容。</p> <p>  施工现场,外围的建筑楼房正在被一一拆除,工程步步推进。</p> <p>  昔日拥挤不堪的住宅楼群拆除后,还给了教堂周围如初时的开阔。</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距教堂不远的附属孤儿院也显露出来</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正在复建中的圣·伊维尔教堂</h3> <p>  从1908走来,时光一晃110年,如今揭开圣·伊维尔的面纱,世界兜兜转转,是否回归了它从前的模样。</p> <p>  由于这次哈尔滨火车站的改造,圣·伊维尔教堂作为北广场的配套改造项目才得以修缮。成为哈尔滨城市老建筑的新亮点。</p> <p>  2017年末,教堂修复工程完成,洋葱头上还未安装十字架。</p> <p>  春暖花开之时,伊维尔,这位隐藏在原来车站北面民居楼中的百年贵族,终于重见了天日!</p> <p>  如今哈尔滨火车站北广场经过改造,建成了以伊维尔教堂为主体,集旅游、休闲和景观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伊维尔教堂得以翻修成为哈尔滨市又一地标性建筑,展示着哈尔滨的历史风貌和建筑文化。</p> <p>  圣·伊维尔终于重现芳容, 如今你依旧优雅端庄,屹立在广场上可以开怀一笑了。</p> <p>  在春花烂漫的季节来到她的面前,心潮无限感慨,我不曾见到教堂的新生,却见证了她的重生。</p> <p>  我不曾听到教堂的钟声,但我期待钟声再次响起。</p> <p>  我不曾耳闻教堂里唱诗班的歌声,但我在梦中确实被她的歌声惊醒过。</p> <p>  我不曾走近教堂的祭坛,但我希翼的感觉到神对这座城市的保佑!</p> <p>  娇艳的小桃红映衬着新生的圣·伊维尔教堂鲜艳夺目,给火车站北广场增添了勃勃生机。</p> <p>  时空的变换,虽然使教堂倍受摧残,但如今她的容颜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比起那些湮灭尘世的同伴们应该幸运的多。</p> <p>  阴霾已经过去,重获新生的圣·伊维尔教堂焕发着昔日的光辉。</p> <p>  黄昏将至,沐浴在温暖阳光里的教堂让我和她的心情都如此美好!</p> <p>  历史上俄国人呼啸而来又倏忽而去,那些建过的教堂,如同退潮时来不及跟上节奏的珠蚌,美丽又茫然地留了下来……</p> <p>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一些珍贵的历史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哈尔滨曾有的城市风格渐渐在消失,那些彰显地域风情的老建筑被大量拆毁、改建,城市渐渐失去了它应有的“记忆”!</p> <p>  如果没有哈站北广场工程,伊维尔教堂只会湮没在杂乱的楼群中,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默默的消失。</p> <p>  1927年,主教季米特里和基辅音乐学院自由艺术家芭拉诺娃波波娃在教堂创办了哈尔滨音乐训练班,开设了钢琴、小提琴和声乐等课程。</p> <p>  盼望着能恢复教堂的功能,让市民多一份信仰,多一分自律。</p> <p>  当然也盼望着艺术门类的课堂在这里开办,让哈尔滨的人多具才华,给城市多添一份活力!</p> <p>  相信在不久能如愿以偿,洋为中用,多一份包容,让我们亲身体验作为哈尔滨人独有的优雅。</p> <p>  哈尔滨火车站北广场建成以后,我不止一次的来到这里,当然不是去赶火车,而是对幸存下来又得以复建的圣·伊维尔教堂的一种情结。</p> <p>  俄罗斯教堂建筑都具有鲜明的东正教特色——洋葱圆顶,即顶端空心球体的直径大于下方之鼓座,看上去像个“洋葱”。</p> <p>  教堂顶端的一个个“洋葱头”设计,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气候寒冷,冬季较长,陡峭的尖塔可以避免建筑上的积雪;另外,就是“洋葱头”象征着一支支燃烧的蜡烛(火焰),从人间虔诚地向上帝举起,也是典型的俄罗斯东正教的拜占庭式建筑风格。</p> <p>  教堂上的七个葱头,除了哈尔滨,在当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p> <p>  圣·伊维尔教堂最具特色的地方在于其建筑顶部的多个“洋葱头”状穹顶。居中为一个大的“洋葱头”状穹顶,四个小的“洋葱头”环绕分布在其十字形平面格局的端点。</p> <p>  主入口上方有钟楼,也有一个“洋葱头”状穹顶。加上后面的一个,总共有七个“洋葱头”状穹顶。众星拱月般错落有致,十分罕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字架重现 圣光附体 神灵降临</p> <p>  无论远近,每每路过霁虹桥,我都要自觉不自觉的瞩目圣·伊维尔教堂上高高耸立的洋葱头穹顶群,心中是那样的快慰!</p> <p>  钟楼里空空荡荡,多么希望早日能够看到大钟的身影,希望钟声在广场上空再次回响。</p> <p>  站在任意一个角度,无论怎样欣赏她的面容,你都会觉得她容颜超凡,对她爱护有加。</p> <p>  这是教堂的北侧门,不知会不会有哪位虔诚的能工巧匠,能把拱券下壁龛的马赛克镶嵌画复原出来。</p> <p>  檐下半圆形连券、门窗、拱券均为罗马风格,尤为独特的是钟楼上方洋葱头基座的修饰,半圆形罗马风格拱券重叠相连,美观而又别具魅力。</p> <p>  一个世纪以前,当异域的物质与文明沿着铁路与河道向哈尔滨弥散的时候,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随着来自30多个国家各种肤色的探险家们,沿着中东铁路切入到这片寂静的荒原腹地,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之中诞生了这座“教堂之城”。 </p> <p>  此刻,往事随风。画面中摇曳着的树枝如飘渺的往事,仿佛又带我们回到了过去。</p> <p>  以往,哈尔滨城市上空有数不清的洋葱头高高耸立,有不计其数的十字架在各个角落里熠熠发光,然而这种异国文化离我们已渐行渐远。</p> <p>  教堂也许会被岁月蒙尘,但历史总会给它一席之地。阳光下仍然有她不会消失的身影。</p> <p>  那时,每逢礼拜六和礼拜天,教堂钟楼的大钟都会被敲响。此刻,你仍然会聆听到画面里那悠扬的钟声。</p> <p>  航拍圣·伊维尔教堂的全貌,发现越来越喜欢这位涅槃重生的贵族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堂之城历史沧桑,时隔百年难以忘却。</p> <p>  寂静的夜色中,再也听不到教徒们在朗诵圣经,再也听不到唱诗班低声的吟唱。</p> <p>  时至今日,教堂的墙壁上依稀可见雕刻的名字,那是为了纪念在日俄战争中阵亡的俄国士兵雕刻的阵亡名单,据说有些军官的尸体还掩埋在教堂地下,不知在午夜梦回之时,这些客死异乡的年轻人是否能够魂归故里。</p> <p>  教堂内部宽敞明亮,金碧辉煌,照明灯有多种颜色和造型,设置了主次三个祭坛。堂内圣所的图案由技师德尼索夫设计,圣像在俄国切尔尼哥夫市(今乌克兰)制成,除圣像外,教堂内还有圣母像、基督复活图、圣塞拉夫衣图及圣尼古拉画像等大量艺术作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历史老照片</span></p> <p>  其它圣像在守备队副队长米哈依劳夫大尉及画家吉敏指导下,由40名士兵画制,维也尔斯卡亚圣母像由主教乌拉得依米尔奉献,中央祭坛大圣像为画家尼西里也夫画的基督复活图;第二个祭坛墙壁挂着圣塞拉夫衣图及圣尼古拉画像。</p><p>  据说,教堂地下室中还保存着很多昔日神职人员的棺木,而且有地道直通哈尔滨火车站。</p> <p>  当年教堂建成后,曾为在义和团运动中死去的俄国官兵及日俄战争中阵亡的俄国将士进行祈祷,一些阵亡将士的骨灰移至教堂埋葬,阵亡者的名字被刻在教堂内三个拱的凹面上。还有一位最具影响力的入葬者是白俄将军——弗拉基米尔·卡普佩尔。</p><p> 在复杂的俄罗斯近代史上,也是战乱不断,被列宁下令秘密处决的著名海军将领高尔察克,曾是带领白卫军与苏俄红军作战的领袖人物,在他被出卖并囚禁后,卡普佩尔成为白卫军的实际最高统帅。卡普佩尔为解救高尔察克带领数十万军民进行了俄罗斯内战史上最为悲壮的“西伯利亚冰雪大行军”,结果因急于赶路跌进冰窟,双脚被冻伤截肢。</p><p> 千里大行军后,仅有3万人成为幸存者,卡普佩尔没有活到最后,他的尸身与棺椁被官兵带回哈尔滨,葬于圣·伊维尔教堂北侧墙下。那是1920年冬天。</p> <p>  2006年12月14日经中国政府同意,俄罗斯来人进行卡普佩尔尸骸的挖掘工作,莫斯科电视台随行报道。寒地、黄土、棺板,尸骨以及那属于这副尸骨的圣母像和乔治奖章,挖掘步步推进,如同历史被层层翻开,只是寒冬虽同,而结局不同。</p><p> 卡普佩尔的遗骸经伊尔库茨克转运回国,最终于2007年1月13日在莫斯科的顿河修道院重新下葬。</p> <p>  当年因不满红色革命而逃离的白俄人,早已回流,白卫军们所效忠的三色旗,重新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高尔察克的罪名被推翻,高大的铜像矗立在让他蒙冤的伊尔库茨克。卡普佩尔和邓尼金也归葬于俄罗斯,弥补了十月革命带来的分歧。</p><p> 同样,圣·伊维尔教堂,也已被复建如初,被拔掉的“洋葱头”再度被安回“颈腔”里。</p><p> 世界兜兜转转,回归了从前的样子,中间的打打杀杀,生生死死却残酷无比。如今圣·伊维尔已重现它往昔的辉煌。哈尔滨百年历史建筑上的美更是让世人赞叹!</p> <p>  记得2008年当我来此拍照的时候,附近的居民拿着报纸追问我,是不是快要拆迁了,他们把我当成了报社记者。</p> <p>  当我走进这寻常巷陌,首先发现的是一幅美轮美奂的马赛克壁画。在低矮破败的小饭店和院墙的后面,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小型俄罗斯风格平房。</p> <p>  这栋俄式建筑距离圣·伊维尔教堂不远,院子大门紧锁,无论怎么看都觉得这个平房肯定非同寻常。</p> <p>  院子里垃圾遍地,一片狼藉。一问才知道是用做废品收购站的仓库了。</p> <p>  看到这个标牌我才知道,这幅精美的壁画所修饰的平房,正是于1908年修建在此的圣·伊维尔教堂附属孤儿院,百年沧桑,人间巨变,仿佛也只有这壁画诉说着过往的历史,依然如昨日般耀眼灿烂。</p> <p>  第一眼看到这幅马赛克镶嵌的倒心形壁画格外耀眼,驻足观看,如同罗马大教堂的法兰西火焰窗花般绚丽夺目,甜美而肃静。偏僻之巷,灰暗中却有如此惊艳的一抹亮色,不禁让我大为惊呼。</p> <p>  岁月悠然,而画面宛然——黑鞋蓝裙的女孩挎着篮子,绿意盎然的白桦,红墙单门的小屋,棕毛长尾的猎犬,曲径通林,水映长天。</p><p> 色彩过渡自然,光线层次丰富,人物比例准确——这是目前国内保存下来的较为罕见的近代彩色马赛克风俗镶嵌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观赏价值。</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围栏里正在复建中的孤儿院</p> <p>  圣·伊维尔教堂是目前哈尔滨市宗教建筑中惟一保有附属建筑的一例。现存其附属的孤儿院,建筑外观完整保存,造型精美、细部丰富。建筑入口处的马塞克镶嵌画历久弥新,色彩鲜明如昔,令人惊叹于它的美奂美轮。</p> <p>  据建筑专家说,马赛克镶嵌画起源于公元三世纪,主要用于宗教建筑。其表现出的宁静、端正是中世纪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幅尚能“完璧”的镶嵌画在国内也属珍罕难求。</p> <p>  马赛克壁画为什么能保存下来,逃过文革破四旧浩劫?据说,原来住在这里的主人是一个有来头的大人物,根红苗正,造反派不敢惹。</p><p>  万幸的是圣·伊维尔主体建筑未遭破坏,由此奇迹般地保留下来了附属建筑“亚斯立”公共护养儿童会。</p> <p>  彩色马赛克镶嵌画下面的文字“ясли”是俄文,查了一下字典,是幼儿园的意思。</p><p>  最引人注目的是拱券下方的马赛克镶嵌的俄罗斯民俗风情画,宽约3米,高3米,倒心形。由大约1.7万块1.5厘米见方的马赛克拼贴镶嵌而成。</p> <p>  再仔细端详是一个挎着装牛奶篮子的俄罗斯女子,身穿及膝裙子。右边一只狗长尾下垂,伸出垂涎的舌头。白桦树形象逼真,一条小路伸向树林深处。一座小木屋,后面是碧波荡漾的湖水及淡青色的天空。</p><p> 虽历经百年风霜雪雨,镶嵌画仍然色彩鲜明、光彩依旧。画面保存完好实属罕见。</p> <p>  圣·伊维尔教堂是护路军随军教堂,它这个附属孤儿院据说并不收养孤儿,而是俄国人做礼拜为了不让孩子进教堂玩耍,暂时寄放在孤儿院做游戏。</p><p> 孤儿院门上墙壁镶嵌着的古代波斯技艺的马赛克壁画,另一种说法是彼得与狼的故事。善恶到头终有报,百年依然新鲜夺目。</p> <p>  在春花盛开的季节,我再次来到这里,地上绿草如茵,古树吐着新绿,一派盎然生机,庭院深处的孤儿院里仿佛听到孩子们的玩笑声传来……</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施正威 • 拍摄于哈尔滨火车站北广场</span></p> —后  记— <p>  至今去了多次北广场,远近绕着教堂转了不知多少圈,总觉得的这崭新的教堂真不是期待中“修旧复旧”的样子,不禁黯然神伤。</p> <p>  联想起汶川地震记念地保留下的历史现状,会更有警示作用。在天灾来临时,我们真的很渺小和无能为力。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不堪,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当下拥有,热爱生活,不负自己。</p> <p>  通过参观,我们多么盼望科学有更快的发展能够对地震有一些早的预示,还促使人们重视学会在灾难来临之时如何进行有效的防御与自救。</p> <p>  在丹东市的鸭绿江畔,有一座原鸭绿江大桥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被美军炸毁后的残余部分。</p> <p>  断桥处被炸得惨不忍睹,厚厚的钢板翻卷着,没能爆炸的炸弹摆在地上。在这“断桥遗址”处,摆放着一方石碑,上面刻着几个黑色大字——“史为鉴”。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p> <p>  断桥上成千上万处累累弹痕和桥头飞翔的群群白鸽,把战争与和平两个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在游客面前,令人深受教育。游客参观断桥,不仅能了解鸭绿江大桥的历史,能激发爱国热情和拳拳报国之心!</p> <p>  历史从来不能假设,如果我们的社会对宗教多些包容,如果特殊年代没有对教堂采取无情的摧残,如果没有火车站北广场的规划建设。</p><p> 今天我们如果能象汶川地震记念地和鸭绿江断桥的方式存留伊维尔教堂现状,来警示那个年代无知与残暴对社会的破坏不要重演。那该有多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