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菜屿岛:在龟龄岛西南侧,因礁石众多,盛产紫菜等海藻类而得名。距陆地直线距离4.8公里,位于北纬22°37'~38'、东经116°28'~29'。面积0.4平方公里,岛长2200米,最宽处1300米,最窄处300米。处于汕头至香港、广州航线的必经之地,是由妈屿、东屿、竹竿屿、白担、内已仔岛、大印岛、印仔岛等岛屿和众多明礁、干出礁组成的小群岛。其中竹竿屿面积最大,各岛之间互不相连,中间有窄小的水道,小渔船可以出入,群岛周围均不利船只航行,曾多次发生触礁事故。群岛周围水深8~10米,盛产鲍、龙虾、石斑、乌贼、角螺、海胆、紫菜等。</p> <p>菜屿岛和龟龄岛在地图上的位置。</p> <p>发掘了一个宝藏海岛,在海岸礁石上,随处可见生蚝、苦螺、贝壳等水生生物,在岸边积水里,一群海蟹、海鱼在自由自在的游弋。我想,这样的海岛,一定很适合露营,捉海蟹,挖生蚝,现抓现烤,我想这一定很惬意。</p> <p>龟龄岛(又名小羊岛):在捷胜西南面,北距陆地3.17公里。位于北纬22°39'、东经115°25'。是汕头至香港、广州航线必经之地,面积0.18平方公里,岛长800米,宽450米,最窄50米,岛岸线长2360米。岛上丘陵起伏,两座山峰分处东西两侧,中间是坡地,东侧主峰海拔52.4米。因岛状似海龟而得名。西侧龟头山,有石洞,称羊洞,西北侧中间边缘是沙滩,是船只避风锚地。据称曾停泊过300艘渔船。岛的周围遍布明礁和干出礁,岛北面有牛皮洲、赤腊、青屿、鹰屿、捞投屿,东面有赤州等岛屿环绕。岛上有淡水井,泉水充沛,日供水量100吨以上。解放前,岛上曾居住上千居民。有三条街道(海边街、中街、后山街),每天有渡船来往捷胜圩两次。国民党统治后期,住有海匪四、五百人,骚扰渔民和过往商旅。解放后,人民政府为了照顾岛上渔民生活,于1956年在岛上设立粮食托销组,1958年又成立气象站和水产收购组,当时有渔民约200人居住。1962年因战备,岛上居民迁移大陆,成为荒岛。岛周围岸线曲折,岩礁林立,水质良好,盛产石斑、龙虾、鲍、蝾螺、海胆和多种海藻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