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荷文学社】 有一种声音 (朱涵静/高行亮)

蔡集初中雨荷文学社

<h1>刊首语:<br>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而这个“厚积”既要靠平时的大量阅读,还要结合日常的语文学习。在学生的学业繁重、课外阅读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将教材中要求的写作积累起来,课文练笔与推荐发表相结合,训练学生写作,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播撒文学创作的种子。<br></h1>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家好,我是八(4)班的朱涵静,今年14岁,性格活泼开朗。我最喜欢站在阳光下看湛蓝的天空,因为它总能使我忘记许多烦恼,给我许多灵感。我的爱好兴趣很多,如唱歌、表演、写作。优美的旋律可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我总是会情不自禁跟着节奏动一动,虽然舞姿不是很优美,但很“妖娆”。</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有一种声音</b></h1><h1> 文/朱涵静</h1><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种声音,悄悄地回荡在耳边,凝结在空气的浮动中,轻盈地飘向那个叫从前的地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旧式缝纫机的声音从这栋简陋的灰色小平房里传出,我趴在桌子上,撑着圆圆胖胖的脸颊,眼皮就像外婆的动作,伴着节奏分明的缝纫机声,一下一下,一踏一踏。这样的声音,模糊了岁月,清晰了惦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外婆身材瘦小,在笨重的缝纫机前更显得瘦弱,但她并非这样柔弱,灵活的操作让缝纫机更像一只被驯服的老虎。在我看来,她们更像是朋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当午后,“哒哒”的缝纫机声总会萦绕在每一个角落。简约的声音就像跳华尔兹的恋人,让空气的流动都慢了下来,感觉像是呼吸着甜蜜与幸福。外婆粗糙且瘦小的手指绕过洁白的棉线,脚板像跷跷板一样上下踏动。外婆微笑着,偶尔抬头望望昏昏欲睡的我。小时候我只感觉眼前像有音符在跳动,现在想想,又是一番陶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搬入新房子的时候,妈妈和舅舅问外婆是否保留这台陈旧的缝纫机。外婆笑了笑,指尖滑过盖住缝纫机的黑布,淡淡地说了句:“不必了,不要让这破玩意儿打破了你们所说的新时尚。它老了,我也老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隙轻柔地照射在指缝间,像是温柔的轻抚,让人想起从前的温暖。不知是这束阳光如昨日般柔情温暖。只是顷刻间,像是呼吸着从前甜蜜且幸福的空气,眼皮失重而闭上了双眼,我又如儿时般安稳地沉睡了。梦里又是那个瘦小的老人,我的眼角不觉流下了眼泪。</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的确,有这样一种声音伴随我成长,更有这样一种声音见证了时光流逝。失去光彩的岁月让人惆怅、心酸。</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爱,不是华丽的文字可以肆意编织,而是要像安稳和谐的缝纫机声一样,永远留在心上。</span></p><h1> 有一种声音,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有一种回忆,让我们领略到爱在手心里。</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指导教师:高行亮)</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教师点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本次习作要求是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小作者紧扣“爱”,起了一个新颖别致标题《有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既是来自缝纫机的声音,又是来自外婆疼爱孩子的声音。一种声音,浓缩爱的情感,从生活走向了内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多种表达技巧运用,增强文章张力。比喻修辞,形象逼真。如“简约的声音就像跳华尔兹的恋人,让空气的流动都慢了下来,感觉像是呼吸着甜蜜与幸福。外婆粗糙且瘦小的手指绕过洁白的棉线,脚板像跷跷板一样上下踏动。”既写出了声音的形象,又写出了外婆操作缝纫机的熟练,同时也写出了外婆逢衣服的快乐。使用叠词,逼真形象。如“哒哒哒哒”,形容缝纫机的声音,写出了外婆操作的熟练,动作的娴熟,表达了外婆对舅舅一家的爱。</span></p> <p>高行亮,江苏省正高级教师(教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教师、宿迁市“千人计划”第一层次培养对象等诸多荣誉称号。开设省市区级观摩示范课60余节,并多次应邀到南京、镇江、连云港、徐州、兴化、扬州等地开设讲座或示范课。倡导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模式“初中语文‘113’课堂教学”(2013年被确立为宿迁市首届课堂改革示范项目,2017年被确立为宿迁市首届中小学特色项目)。倡导语文教学要简捷,提出“简捷语文”教学主张。主持省市级规划课题多项。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江苏教育》、《语文知识》、《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界》、《作文教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人大转载1篇。</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主 编:高行亮 蔡宏泽</p><p>责任编辑:蔡文娟 高先梅</p><p>编 者:王 奇 蔡东海</p><p> 唐晓宇 池光华</p><p> 王德兵 史运东</p><p> 张艳红 杨 军</p><p> 杨丁林 </p>

外婆

缝纫机

声音

语文

高行亮

写作

瘦小

一种

教学

宿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