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智慧

董安宏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有人作文,喜欢洋洋洒洒,动辄就几千言,几万言,恐怕别人不知自己是一“笔杆子”。又有人作文,总喜欢词句上的“乔装打扮”,咋一看好像很美很美,但读之半天,却不知在说什么,或者一两句话的事,却说了一箩筐。</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巴金批评这种人,不懂装懂,浪费纸张,浪费别人的时间。说到“最好的文字”,巴金先生给出的答案是:</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尽可能少的文字,准确的表达……”</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所谓“尽可能少的文字”,就是“不能再少了”;所谓“准确的表达”,就是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合适的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巴金先生看来,一句话能说明白,为什么要啰里啰嗦说那么多呢?这样说“就再好不过了”&nbsp;&nbsp;,为什么还要绕来绕去呢?</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张扬小说《第二次握手》的封面设计,是我见过的最成功,也是最简单的设计之一。封面上,是一个女人的背影,看不见其面部,只能看到其娇美的身影。读过这部书的人,都想看看书中的女主人公丁洁琼到底有“多漂亮”,设计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就是让你看不到”。因为每个人的审美情趣不一,你自个想象去吧,你认为她有多漂亮,就多漂亮。假如设计者很用心地画一美女上去,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和了你的口味,却不和他的口味,会让很多人失望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记得小弟爱国大学刚刚毕业,发表过一篇几百字的小说《小镇名人》。在这篇作品里,她没有用太多的笔墨勾画小镇上那个漂亮女人脸盘如何如何,眼睛如何如何,鼻子如何如何……他只用了一个字:“俊”。进而说道:&nbsp;“男人们没有事就往小镇上跑……”</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这样的描绘与《第二次握手》的封面异曲同工,其简练、精妙,无不让人叫绝。巴金先生的《随感录》,我一气子读过好几遍,但依然爱不释手。巴金先生的文字并不华丽,但丰富深刻,没有半句废话。读过巴金先生的文章,不仅会从中得到启迪,还可以让你改变写作态度,可以让你学会真正的“写作”。</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除了巴金,我也特别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鲁迅先生写文章从来不做“铺垫”,每一篇几乎都是“开门见山”,提笔就直达“主题”,高峰迭起。而且,也从来不故意“收尾”,说完就完,经常是戛然而止,让你浮想联翩。</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能写”,不一定是真正的“笔杆子”;真正的“笔杆子”,常常惜字如金,力求说明白,但却不想多说一个字。一旦说了,就会让读者受益和铭记不忘。</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活一辈子,每天都要说话,但绝大多数都是废话,能够“千古不朽”&nbsp;的寥寥无几。郑板桥留给世人的只四个字:“难得糊涂”,很多人将其悬于厅堂,以自醒、自勉。戴厚英评价中国社会过去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和腥风血雨,她也只用了四个字做概括:“颠来倒去”。鲁迅先生说到人际关系就一句话:“得一知己足矣”……</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些“大家”,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文字“功夫”,更是一种文字智慧。</p>

巴金

先生

文字

笔杆子

如何

漂亮

小镇

鲁迅

尽可能少

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