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觅人生 · 励志篇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岳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i>  回觅人生</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少小离家鶴鬓归,经年风雨总相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如何不忆征程苦,日记千篇泪始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少小离家鶴鬓归, 经年风雨总相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如何能把光阴倒,陋室欣将父母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庚子伊始,江城蒙难,抗击病毒,尽举国之力! 适逢春节,非医疗一线人员,宅家防护,至今已三月有余。闲暇中,清理40年职业生涯资料,10年军旅,30年中银。面对40年123本工作和教学笔记,感慨良多。感恩党、军队、中国银行给予了我职业平台,慨叹人生几十年,真是一眨眼、一会儿、一挥间 !</p><p class="ql-block"> 特别值得怀念的,是那奉献了我人生最宝贵青春的10年军旅生涯,我不仅经历了1979年那场对越战争,还经历了陆军学院的读书、留校任教,并见证了学校在我们无限的惋惜和眷恋中被撤销。9本教案,大量亲手制作的教学幻灯片,数篇发表的论文,几本与战友合编的书籍教材……记录着我年轻时的勤勉、拼搏的艰辛和付出。我和同时期留校的战友一样,短短的7年教学,让我们积累了知识,提高了素质,提升了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们对国防教育事业的忠诚付出,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30年从业中国银行,我爱她,我为她无私付出,从一般科员开始,洒一路汗水,同样历尽艰辛,用14年时间,走到人生事业小巅峰。中国银行,也给予了我人生质的改变,我付出了,我收获了,我感恩!</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职业生涯,一晃而过,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i>十年军旅</i></b></p><p class="ql-block"> 参军,是我从小的梦想,而独生子,且三岁失去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我,参军也真的只是梦。1976年7月高中毕业后,年底遇到的第一次征兵,就因为这个原因将我拒之门外。高中7位同班同学一起入伍,让人羡慕不已。一直为前途苦恼,一心想摆脱农村的我,1977年,迎来恢复高考的第一次机会。10月,我参加了高考。然而,被语文老师张鵠教授(后为长沙教育学院教授)预测为学区文科考生第二的我,落榜了。究其原因,让人心酸流泪。我无法像其他有父亲、有哥哥姐姐在城里工作的同伴那样,脱产去长沙、衡阳、湘潭参加复习班,作考前准备,相反,我还得为养活自己和母亲,天天去田间劳动,争工分。高考落榜对我的打击很大,随着年底征兵的开始,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去参军。我发挥自己会写的特长,给部队征兵的首长写决心书,翻山越岭到黑麋峰的林业中学,找到他们,并通过他们,给公社武装部苏福兴部长做工作。母亲也割舍了深深的爱,毅然支持。1978年3月6日,我正式应征入伍。服役于广州军区某野战军某重装师某团,被挑选到特务连侦察排,成为了一名让人羡慕的侦察兵。</p><p class="ql-block"> 入伍半年,我就以自己的刻苦努力和坚忍耐劳,熬过了训练中下嘴唇磕碰咬裂、捕俘训练右手肘部摔伤、大亚湾武装泅渡海训三个月脱了三层皮等等难以想象的痛苦,以来之不易的收获领跑同期新兵: 连队欢送老兵退伍,代表新战士致辞; 迎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代表全营新战士发言;侦察兵56式冲锋枪单兵战斗射击考核,获得优秀;侦察兵全副武装5公里越野考核合格;侦察兵夜间定位摸点训练多数成功;从旱鸭子到负重20公斤海上10000米武装泅渡,考核合格;投弹考核53米……综合表现优秀。1978年9月,连队送我到师教导队参加预提班长集训,集训期间,接受了严格的队列、射击、战术、技术、军人风纪训练,100米障碍也达到23秒优秀成绩。</p><p class="ql-block"> 1978年11月,随着中越边境形势的恶化,我们师教导队集训奉命提前结束。1978年12月18日,全师摩托化向广西开进,经过6天6夜,于24日到达龙州县,我连与团部驻扎在北耀农场七队。大概过了20来天,我们侦察排前出至布局关附近的加仑。所有边防部队的侦察分队,承担着祖国边境的巡逻、防敌军渗透的潜伏、捕俘等任务。1979年春节前的几天,我排4班配合师侦察连,遂行了一次捕俘行动,俘获了一名越军公安屯人员,可惜的是拖回境内后死亡。</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6日中午12:30,我排被编入军侦察大队,与我们团一道,提前向越南进发,抢占越南境内梅弄隧道,防止越军炸毁,保障我坦克部队通过。经过半天一晚的山地丛林行军,于2月17日清晨到达越南境内。当我们听到广西、云南全线进攻前炮火准备隆隆巨响时,我顿时感到,战争真的开始了,死亡随时都有可能。看到国内方向映红了半边天,好多战士看得出压抑着内心的紧张,毕竟,人死了,没有第二次复活。此时,我看到了第一位牺牲的战友,应该是从搭载的坦克上掉下来,被跟随的坦克碾压致死的。整个下身,连同裤子,像一块暗红色的布,与路面粘在一起……从这天起,直至3月16日回国,整整一个月时间,我经历了这场战争,期间,也遇到了多次危险、目睹了惨烈的战场环境和亲密的战友的牺牲……这里,恕不多述。</p><p class="ql-block"> 我是战争的幸存者,也是幸运儿。战后,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了特务连警卫排的班长,全班担负团里首长的公务任务(平时公务,战时警卫)。我个人还专门负责照顾老副政委张仁生首长。随后,获得了两项去军校深造的机会: 去机要学校和陆军学校学习。其实,我本意更想去机要学校,3月回国后,军机要处的参谋就对我进行了测试,并派人去老家做了政审调查,已经确定选调我,且半年学习毕业后即可提干,工作也符合我的兴趣。而首长却建议我去陆军学校深造,说我高中生,有文化,又打过仗,分到野战部队,很有发展前途。但,我需要读两年的书,毕业后才提干。当时,我更多的是想到母亲,我要尽快有经济条件,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最终,我还是听了首长的意见,去南京陆军学校学习。</p><p class="ql-block"> 1979年9月22日,我到达安徽滁州南京陆军学校,被编入第四学员队,报到入学,担任班长。两年学员生活,我在全队120名学员中,走在前列: 我们班,是全队的标兵班,我自然是标兵班长,并被推荐到兄弟队、低年级队介绍如何当好班长的心得体会;我是队列标兵,毕业分列式阅兵,队里抽我出来与三名中队领导走在本学员方队前面;我是全优学员,毕业后留校任教,而且留在要求很高的第二战术教研室外军组。当时队领导对我说,中队哪怕只有一个留校名额,也要留易耀军。</p><p class="ql-block"> 1981年7月于南京陆军学校毕业典礼后,即去第二战术教研室报到。暑假后,9月,参加学校教员集训,同时接受了要我担负的第一个教学课题《苏军战术空降》。短短一个多月,我就需要完成学员到教员的转变,经过难以想象的拼搏努力,10月30日,我顺利完成了该课题的第一堂课。有关教学情况,后面分专题再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获得的应征入伍通知书</p> <p>那时入伍,流行送一个日记本,并留言鞭策鼓励。这是我小学邹建纯老师送的日记本上的留言。老师是女性,字写的比一般男性还棒,特别是留言,也多少印证了我人生路上的真实。</p> <p>这是老共产党员父亲的结拜兄弟、同是老党员、老土改根子达山叔(周泽红)以其女儿周杰的名义在送我的日记本上的留言,充满正能量。我与周杰同校于杨桥中学,她高中比我高一届,毕业后当代课老师,恢复高考后,考上湖南师范大学(原湖南师范学院),我却遗憾落榜,决心参军。</p><p><br></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高中,遇到了当时最好的各主课任课老师,如语文老师张鹄(长沙教育学院教授退休)、数学老师龚绍茵(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退休)等。我参军,张老师还不无遗憾的说:那你明年就不能参加高考了。</p> <p><b style="color: rgb(1, 1, 1);"><i>军旅期间各年份留影及与越战有关的部分日记</i></b></p> <p class="ql-block">1978年3月6日,在望城县城换装后,与同村的周志刚、谭照明、曾汉兴、周松国合影,还有送别我们的大队民兵营长许新社。</p> <p>1978年3月,怀着对军人的羡慕,对参军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我应征入伍,成为广州军区某野战军某重装师某团特务连的一名侦察兵。这是我入伍后的第一张军人照片。</p> <p>1978年4月,与班长陆尚松、副班长(后右)摄于广东博罗长宁。</p> <p>1978年4月,与同村入伍的周志刚、谭照明、周松国(知青)于广东博罗长宁留念。</p> <p>这是参加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寄给母亲的第一张照片,在眼泪中度过了一个多月的母亲,见到了安全回来的独生子。</p> <p>原想,把战前及参战过程中的情况、感受用日记真实的记录下来,笔和日记本都随身带了,可由于情况总是紧急,时刻面对危险,未能坚持,留下遗憾。以下草草几篇,是战前写的,不成文,不成章,但简单记载了当时的现状。</p> <p class="ql-block">1979.1.8日记</p><p class="ql-block">难忘的记载:</p><p class="ql-block">1978.12.18日下午6:30离开广东博罗长宁,24日到达广西边陲之县--广西龙州县。直到现在正进行着紧张的战前准备。敬爱的党,请考验我吧,我要从今天起,一页一页地记下我与战士们终生难忘的事迹、壮举和一切服从打仗的崇高思想。</p> <p class="ql-block">1979.1.10</p><p class="ql-block">战前日记:</p><p class="ql-block">战士们在纷纷表决心,决心书像雪花一样飘到党支部,我深受感动。我值生(置身)在这青春的海洋里,十分愉快和高兴。我想,前辈鲜红的血迹照耀着我们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1979.1.11</p><p class="ql-block">战前日记:</p><p class="ql-block">今天听取了边防团两个干部战士和民兵对越修侵略我国的控诉,铁的事实,揭露了越修的滔天罪行,激起了我们的极大愤慨......</p> <p class="ql-block">1979.1.12日记</p><p class="ql-block">战前日记,准备为国献身:</p><p class="ql-block">惩罚越修的时间不久了,同志们,年轻的战友们,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冲锋陷阵吧!</p> <p class="ql-block">1979.1.13日记</p><p class="ql-block">战前日记:</p><p class="ql-block">生命是可贵的,特别是血气方刚的年轻生命。灿烂的理想之花在她的心灵中开放! 然而,一个革命战士,生命不能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党,在党需要的时候,应当毫不吝啬的献出!</p> <p>1979年1月14日写给母亲的信,因无法投递,以日记形式保存。</p> <p>1979年1月19日写给母亲的信,以日记形式保存。信中表达了春节不能与母亲、妹妹团聚,不能写信问候老人家,没有能力赚钱寄给母亲过春节的内疚。</p> <p class="ql-block">1979.1.26日记</p><p class="ql-block">战前日记:</p><p class="ql-block">我们又向战斗靠近了一步。我们全体侦察兵奉命来到了加伦,离边境更近了。我应当正确对待战争问题,尽量排除一切困难,做一位真正的祖国的哨兵。</p> <p>1979年春节(1月28日,农历大年初一)的日记。</p> <p>1979年1月31日(农历大年初四)的日记,这天,自己在广西龙州布局关担任观察哨。</p> <p>1979年2月3日广西龙州布局关参加潜伏后的日记。1979年2月16日和17日凌晨,我所属的军侦察大队和我师,分别从这里突入越南。</p> <p class="ql-block">1979·2.14日记</p><p class="ql-block">战前日记:</p><p class="ql-block">战斗即将开始了,各兵种,各部队已经集结到出发阵地。我在军侦察大队,是开路先锋。侦察兵永远走在战斗、走在胜利前面。敬爱的党,请在战斗中考验我吧!</p> <p class="ql-block">布局关,昔日战争的最前沿,现在的边境贸易口岸(2019.3广西龙州祭拜战友时,重返昔日战地时摄)</p> <p class="ql-block">留个影!山后就是越南,当年在此潜伏、巡逻。</p> <p>1979年5月左右,已是特务连警卫排班长的我,在带领全班照顾好首长的同时,自己特别照顾副政委张仁生。他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p> <p>这是唯一的一张佩戴武器的留影,摄于1979年6月。当时条件所限,很难有相机在户外拍照。摄于广东博罗县罗浮山我所在团司令部楼前。平时,我所在的特务连,战士们每天24小时在这里站哨。一班岗1小时。</p> <p>1979年与战友周新苗摄于团操场</p> <p>1979年与战友颜怡明摄于团操场</p> <p>2006年6月,分别27年的特务连老连长周景发来长沙,陪他去韶山瞻仰主席故居、铜像。1979年2月对越作战武装泅渡越南高平河的过程中,他用竹竿把精疲力尽的我拖上河岸。</p> <p class="ql-block">1979年9月赴南京陆军学校学习前夕,与望城县杨桥乡同期入伍的部分战友合影留念,摄于广东博罗长宁。前排左起:謝太平、陈天敏、周志刚、盛正荣;后排左起: 王树桃、易耀军(我)、曾汉兴、谭照民、李国辉。<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这一年2.17-3.16,我们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当时一位负伤(前排右二)。为了保卫祖国,我们都做好了献身的准备。</span></p> <p>1979年,入学南京陆军学校学习后摄于安徽滁州。</p> <p>1980年8月,从南京陆军学校学习后的第一个暑假,摄于长沙。</p> <p>与上一张照片同时</p> <p>1981年7月,毕业于南京陆军学校第四学员队,这是中队毕业合影。</p> <p>2017年4月,南京陆军学校毕业36周年,我所在的中队领导和五班全体同学韶山瞻仰主席。</p> <p>2019.10,我们入学40周年,毕业38周年,在南京举行了中队聚会。</p> <p>聚会晚宴的现场</p> <p class="ql-block">我参与主持了这次聚会的晚会活动</p> <p>与老队长徐德和夫妇在学校仅有的遗址--正门留影</p> <p>1981年暑假回长沙途中摄于上海外滩</p> <p>1981年8月,暑假期间摄于长沙岳麓山爱晚亭(该照片曾被景区作为标准照悬挂)</p> <p>1982年,学校正规化建设期间,参加教员方队正步训练,参与应届学员毕业典礼。</p> <p>1982年初摄于校园</p> <p>1982年初摄于安徽滁州琅琊山</p> <p>1983年春节,与母亲、妹妹摄于湖北孝感。</p> <p>1983年留影。</p> <p class="ql-block">1983年9月,我所在的外军教学组组织的一次营规模的红蓝对抗教学演习,在总导演李建华教员的战术想定中,我担任红方导演。</p> <p>1984年初摄于南京玄武湖</p> <p>1985年摄于安徽滁州。</p> <p>这是1985年换装后的第一张照片。摄于安徽滁州。</p> <p>1985年,接母亲学校小住期间,摄于南京。</p> <p>1985年摄于南京</p> <p class="ql-block">与母亲,1985年摄于安徽滁州。</p> <p>1986年摄于校园</p> <p>1986年于安徽滁州琅琊山</p> <p>1986年,与教研室战友甘明法、李志宏合影于安徽滁州琅琊山。</p> <p>1986年摄于安徽滁州琅琊山</p> <p>1986年摄于安徽滁州。</p> <p>1986年摄于学校宿舍</p> <p>1987.1,妻子第一次来校,于南京中山陵留念</p> <p>32年后,中队聚会期间瞻仰中山陵</p> <p>1987.1与妻子在上海外滩</p> <p>1987.1与妻子在杭州西湖。</p> <p>1987.1与妻子、岳母在杭州灵隐寺。</p> <p>1987年1月与妻子、岳母在杭州西湖。</p> <p>1987年1月摄于杭州六和塔。</p> <p class="ql-block">1987年1月,与教研室战友朱七一、吴跃进摄于杭州西湖。因学校撤销,他们已经调往杭州武警学校。</p> <p>1987年摄于校园</p> <p>1987年摄于校园</p> <p>1987年摄于校园</p> <p>1987年上半年,司令部教研室坚持到最后的部分教员合影。</p> <p>1987年学校解散前,我们军事理论组坚持到最后的四名教员合影,分别为我、孙治清(已故)、施凤卿(组长)、李志宏。</p> <p>摄于1987年,学校撤销的最后时刻,摄于安徽滁州。</p> <p>1987.12与妻子返回学校办理转业手续,于校园留影</p> <p>学校撤销的三年中,人员不断减少,但最后一期学员的教学任务、毕业前的各项考核、毕业典礼的各项准备,仍然不能省略。我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被抽调到校教务处工作,担任编制教学计划参谋。这是教务处坚持到最后的部分战友在各自的影集上签名留念。这首诗,出自我。</p> <p><b style="color: rgb(1, 1, 1);"><i>留校后七年中担负的教学课题</i></b></p> <p>1981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至1983年,任学校司令部工作教研室外军组教员。这是1981年10月30日完成的第一堂课《苏军战术空降》,当时,中苏交恶,我们的主要作战对象是苏军,外军战、技术知识教学主要以苏军为主。</p> <p>第一次走上军校讲台,独立完成授课任务,仅仅三个月时间。完成了由学员到教员的身份转换,期间的付出,难以言表。但,初试锋芒,我心里有底了,信心足了。特地撕下这一天的日历,裱在日记本上,记住这个不同寻常的日子。</p> <p>课题教材</p> <p>1982年3月27日至30日,我独立完成了2天课时的第二个教学课题《苏军摩托化步兵(坦克)连防御战斗》。这个课题,是我校外军教学、战术教学的重点之一。因为,我们当时的主要作战对象是苏军,我校战术教学的层级是营及以下规模的攻防演练。按照我军进攻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一般,以一个加强步兵营进攻苏军一个摩托化步兵(坦克)连。为了上好这堂课,我备课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还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到教室面对空空如也的课堂做讲课预演,进入授课情境,感知课堂氛围。</p><p>教研室、教学组还分层试教把关。这次大型课题授课的顺利完成,受到了教研室领导、教学组老教员们的肯定和好评。也增强了我将来驾驭各类课题的信心。</p> <p>这是这堂课完成后的教学日志。</p> <p>我独立编写的教材</p> <p>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向老教员学习,加强教学和学术研究,期间,发表了《苏军摩托化步兵(坦克)连防御中的火力组织与火力配系》论文。</p> <p>1983年下半年,教研室领导基于我的文字和授课能力,调整我到军事理论组工作,我承担了该组毛泽东军事思想四个教学课题中的两个: 《马列主义战争观》、《如何研究战争》(另外两课题为积极防御和人民战争)。到这里,让我的能力和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契合,我从小读背毛主席的老三篇、五篇哲学著作、诗词、语录,非常喜爱这个课题。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研究,不仅是中国军队院校的重要课题,也是世界大国军队院校的研究课题。我用了自己最大了努力,抓紧学习新知识、备好新课题、完成新任务。</p> <p>教案</p> <p>1984年10月,完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第一课,十分成功。之前,为纪念毛主席诞生100周年,发表了《指挥员必须勇敢与谨慎兼备》论文,并在南京地区军队院校毛泽东军事思想教学协作中心的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了宣读。随后几年,又完成了《指挥员的发散思维与创新》、《反以知彼,复以知己》、《如何发挥指挥员在战争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等论文。</p> <p>幻灯片教学提纲</p> <p>体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经典战例</p> <p>1984年,我与另3位教员合写的《学点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我主笔 战争中的进攻与防御、主要作战形式与次要作战形式、战争中的集中优势兵力与各个歼灭敌人等4个章节。受到校训练部首长、教研室领导好评。</p> <p>1986年,我参与编写由南京地区军队院校教学协作中心主编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一书。</p> <p>1984年3月,我和另一位老教员共同完成的步兵营进攻沙盘战例作业教学,我主讲。战例讲的是中越边境者阴山拔点作战。</p> <p>教学日志</p> <p>学校撤销前人员紧张,原教学人员转业,我接手了《军队教育学》这个课题的教学任务。由于又是新课题,必须边学习,边备课,期间进行了数次由校训练部首长参加的试教,经过半年的努力,在做好教务处日常工作,完成其他教学课题的同时,于1987年6月,完成最后一期毕业学员的授课,每堂课三个队,360名学员,其中的一堂课,校长张延年(正军职)参加听课。</p> <p>教材</p> <p>幻灯片教学提纲</p> <p>教学课题:《近期三场局部战争讲座》--英阿马岛、第四次中东、以色列入侵黎巴嫩。</p> <p>幻灯片教学提纲</p> <p>教学幻灯片</p> <p>教学幻灯片</p> <p>教学幻灯片</p> <p>教学日志</p> <p>教学课题: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观点及分析》</p> <p>教学课题: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p> <p>教学课题: 《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原则》</p> <p>七年任教期间的教学日志本。1981-1983年,外军组编制在学校第二战术教研室,后编入司令部工作教研室。</p> <p><b style="color: rgb(1, 1, 1);"><i>三十年中银</i></b></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87年7月2日,参与南京陆军学校教务处组织完成最后一届学员毕业典礼后,7月3日一早,我便离开学校,赶回长沙。此前的3月,我申请了转业并获得学校批准。回长沙的目的,就是找工作。感谢国家的关怀,组织的厚爱,命运的安排,比较顺利的让我获得了进入中国银行工作的机会。</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从1987年8月起,我便加入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中银30年,海内外人事(人力资源)工作21年,市级机构及其他条线工作9年。30年,我把部队养成的勤勉拼搏、专业高效、正直无私等作风带到银行的工作中。获得了各个时期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好评,也让我这个从小孤苦无父,无任何依靠的人,在中银获得了应有的回报,尽管也留下了遗憾,但我已经很知足了。中银,我有付出,我有荣耀,我有遗憾,我永存满足和感恩!</span></p> <p>40年职业生涯,123本教学和工作笔记,110多本属于中银。</p> <p>陆军学院教学笔记</p> <p>中银工作笔记</p> <p>中银工作笔记</p> <p>中银工作笔记</p> <p>中银工作笔记</p> <p>中银工作笔记</p> <p>中银工作笔记</p> <p>中银工作笔记</p> <p>中银工作笔记</p> <p>中银工作笔记</p> <p>中银(香港)工作笔记</p> <p>四份毕业证书,三份是工作之余获取的,渴望知识的过程中,浸透了无数艰辛。</p> <p>1981.7 毕业于南京陆军学校军事指挥专业。</p> <p>1987.4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这是每一门都经过严格考试的自学考试学历教育。</p> <p>1994年6月,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金融专业。这是参加全国成人高考被正式录取后的在职学历教育。</p> <p>1998·7 毕业于中国社科院在职硕士研究生课程班。</p> <p>中银各类荣誉</p> <p>中银湖南省分行机关工作期间</p> <p>中银湖南省分行机关工作期间,组织各行、处主要负责人做绩效考核培训,行长仇为发到会讲话。</p> <p>中银湖南省分行机关工作期间,与同事研究工作</p> <p>中银湖南省分行机关工作期间,与同事研究工作</p> <p>中银湖南省分行机关工作期间,与同事一起学习</p> <p>中银湖南省分行机关工作期间,与同事研究工作</p> <p>中银长沙市机构工作期间</p> <p>中银长沙市机构工作期间,年终绩效考核述职。</p> <p>给参加全省中行系统运动会的获奖者颁奖</p> <p>中银长沙市机构工作期间</p> <p>与湖南大学签订助学贷款协议</p> <p>与中南大学签订合作协议</p> <p>赴中南大学调研</p> <p>中银香港工作期间</p> <p>中银香港工作期间</p> <p>职业生涯流年</p> <p>永远的感恩!</p> <p>感恩我的母亲! 她老人家不仅给了我生命,含辛茹苦的养育了我,更重要的,是从小就培养了我做人的品德、生活的能力和人生路上坚韧不拔的意志。</p> <p>感恩我的组织--中国共产党!</p> <p>感恩养育我们和我的国家!</p> <p>2011年9月,与妻子、女儿摄于天安门</p> <p>感恩砺炼我的人民军队!</p> <p>感恩给我平台的中国银行! </p><p>2004年摄于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p> <p>感恩中国银行。2013年8女儿于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入职时,摄于深圳中银大厦。</p> <p>感恩中国银行。2014年与女儿摄于香港中银大厦,女儿于2017年3月入职中银香港,在此上班。</p> <p>香港,中银大厦</p> <p>与妻子女儿幸福快乐的在一起</p> <p>瞻仰青年毛泽东</p> <p>韶山主席铜像广场瞻仰主席</p> <p>韶山主席铜像</p> <p>韶山主席故居</p> <p>老人家仿佛一直在我们身边!</p> <p>我与我的前辈、同类,从这里来!</p> <p>从小就发誓,要成为他老人家红色事业的接班人。</p> <p>虽已退休,但,永远不会忘记初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回觅人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感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平生未品父亲滋,柔母刚强倍爱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多舛童年怀鹤梦,辛酸寒暑学新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南疆戎守惩狼虎,陆院躬耕育俊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奉献中银三十载,晚来心静念恩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二) 感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晚来心静念恩慈,回望征程一瞬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战火功名成旧忆,职场荣耀有谁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风云世路枭雄舞,声色人生醉汉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最慰平凡身悄匿,姑留惬意好吟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1.8.9-14 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1.8.20 补充于本期美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