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玻璃书法挂件

龙山之巅

<p>图文/付涛</p> <p><br></p><p> 庚子初夏,于乡村收货人之处得一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玻璃书法挂件。尺寸不大,红底黄字,外设木框。木框油漆斑驳,后附背板遗失,总体品相还好。上书毛主席诗《送瘟神》其二首句“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毛体字,书写流畅,与原作有几分神似。因书于玻璃背面,书写时应为反书(刻图章反书同理),可见当时书写者的高超技艺。挂件精致小巧,红色文化气息浓郁,为红色藏品中的小精品。</p><p><br></p><p> 闲余时擦拭一番,字画装裱处补装背板,以防损毁。后细细欣赏。</p><p><br></p><p> 年初疫情尚紧之时,屡见文章、媒体引用此诗中的另外一句:“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借以表达抗击疫情及消灭病毒,使其无处藏的决心与自信。</p><p><br></p><p> 为窥全貌,今日特找《毛泽东诗词书法赏析》一书,阅读其全文。</p><p><br></p><p>七律二首·送瘟神</p><p>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p><p>其一</p><p>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p><p>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p><p>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p><p>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p><p>其二</p><p>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p><p>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p><p>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p><p>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nbsp;</p><p><br></p><p> 创作背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血吸虫病,在中国流行了2000多年。中共中央非常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1953年前后派出100多名医务人员进驻重疫区余江除灭血吸虫病,治好千余人。1956年2月27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强调“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并且把消灭血吸虫病写进了《农业发展纲要40条》。同年,中共中央成立了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派出大批医疗队到疫区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疫区余江县人们提出了“半年准备,一年战斗,半年扫尾”的口号,发挥冲天干劲,与瘟神作战。并大力兴修水利,填平沟壑,根绝血吸虫的滋生地,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根绝了血吸虫病。</p><p><br></p><p>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个消息,刊载了题为“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经过”的社论。毛主席读后十分欣慰,彻夜未眠,第二天早晨便写了这两首诗,并在诗题下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描述了作诗时的喜悦心情。这两首诗最早发表于《诗刊》1958年10月号和1958年10月3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同日第八版发表毛泽东这两首诗手稿。发表时,题为《送瘟神二首》。收入1963年版《毛主席诗词》时,改作《七律二首·送瘟神》。</p><p><br></p><p> 这两首诗是联章体,其一写血吸虫病在旧社会长期流行,危害严重;其二写新中国此病迅速被消灭。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旧社会给劳动人们造成的沉重灾难;相反,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焕发出来了冲天干劲,取得了改造山河的英雄业绩。</p><p><br></p><p> 今春疫情,来势凶猛,不也是在党的领导下全民团结一致,抵御住了新冠病魔。此时此事借用“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再合适不过了。</p><p><br></p><p> 回头再看此副玻璃书法作品中的两句:“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描绘了时新时代新中国的画面,以明快的语言勾画出当前春光明媚的景象,写出了毛主席对中国六亿人民精神境界和智慧的热情赞扬和高度评价。</p><p><br></p><p> 昔日悬挂于案头,伟人用他的诗句激励着那个时代热情澎湃,勇往直前的人们;今日小心修复,依然置于案头,半个世纪留下了斑驳痕迹,但他依旧传递着伟人领导下人民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热情与决心。</p><p><br></p><p> 格物致知,一幅无语的物件,让人了解了一首伟人的不朽诗作,一段激荡人心的历史。这就是这件包含有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的物件真正的意义及价值!</p><p> 2020.5.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