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鸟类(1)

天岫

拍鸟始日2020年3月24日。<div>拍鸟就要爱鸟、护鸟、识鸟,并不断记录与更新。</div><div>参考:聂延秋《中国鸟类识别手册》</div><div>目录</div><div>1.红嘴蓝鹊:雀形目,鸦科。<br></div><div>2.普通翠鸟: 佛法僧目,翠鸟科。</div><div>3.喜鹊:雀形目,鸦科。<br></div><div>4.珠颈斑鸠:鸽形目,鸠鸽科。<br></div><div>5.白鹭:鹈形目,鹭科。<br></div><div>6.大白鹭:鹈形目,鹭科。<br></div><div>7.中白鹭:鹈形目,鹭科。<br></div><div>8.黄嘴白鹭:鹈形目,鹭科。<br></div><div>9.绿鹭:鹈形目,鹭科。</div><div>10.乌鸫: 雀形目,鸫科。<br></div><div>11.鸳鸯:雁形目,鸭科。<br></div><div>12.白头鹎(白头翁): 雀形目,鹎科。<br></div><div>13.白鹡鸰: 雀形目,鹡鸰科。<br></div><div>14.夜鹭: 鹈形目,鹭科。<br></div><div>15.黑水鸡:鹤形目,秧鸡科。<br></div><div>16.小鸊鷉: 鸊鷉目,鸊鷉科。<br></div><div>17.斑嘴鸭(麻鸭): 雁形目,鸭科。<br></div><div>18.绿头鸭: 雁形目,鸭科。<br></div><div>19.麻雀: 雀形目,雀科。<br></div><div>20.黑短脚鹎(白头短脚鹎): 雀形目,鹎科。<br></div><div>21.灰椋鸟:雀形目,椋鸟科。<br></div><div>22.八哥: 雀形目,椋鸟科。<br></div><div>23.棕背伯劳: 雀形目,伯劳科。<br></div><div>24.栗背伯劳:雀形目,伯劳科。<br></div><div>25.小天鹅: 雁形目,鸭科。<br></div><div>26.黑天鹅: 雁形目,鸭科。<br></div><div>27.灰头鸦雀:雀形目,莺鹛科。<br></div><div>28.远东山雀: 雀形目,山雀科。<br></div><div>29.池鹭: 鹈形目,鹭科。<br></div><div>30.鹊鸲: 雀形目,鹟科。<br></div><div>31.普通鸬鹚: 鲣鸟目,鸬鹚科。</div><div>32.西伯利亚银鸥(织女银鸥): 鸻形目,鸥科。<br></div><div><br></div><div>  </div> <p class="ql-block">1.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yncha</p><p class="ql-block">·科属: 雀形目,鸦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 体长68cm。雌雄相似。虹膜红色。头、颈、喉和胸黑色,头顶至后颈有一块白色至淡蓝白色块斑。上体紫蓝灰色或淡蓝灰褐色,下体白色。尾长,呈凸状,中央尾羽最长且端白色,其余尾羽具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脚红色。</p><p class="ql-block">·声音: 鸣声为粗哑刺耳的联络叫声和一系列其他叫声及哨音。</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 中部、南部、华南、东南地区和海南,留鸟,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 栖息于山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次生林。集群。</p> 2021年5月7日摄于杭州植物园山水园。 2020年4月9日摄于杭州茅家埠上香古道。 亚成鸟 2022年7月23日摄于杭州植物园。 <p class="ql-block">2.普通翠鸟Alcedo atthis</p><p class="ql-block">·科属: 佛法僧目,翠鸟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 体长15cm,虹膜褐色,喙黑色。雌鸟下喙橘红色。橘红色眼纹和耳羽显著,其后具宽阔白斑。头顶、颊纹、颊背和翼为蓝色具亮蓝色斑纹,耳羽为棕红色。脚红色。似斑头大翠鸟,但体型小。</p><p class="ql-block">·声音: 拖长音的尖叫声tea-cher。</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 分布范围广,夏候鸟、冬候鸟、留鸟,较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 栖息于各种淡水水域周边。单独活动,挺立于水边突出物上,监视水面,俯冲入水捕鱼。有摔打猎物动作,多贴水而直线快速低飞。</p> 雄鸟 2023年4月17日摄于杭州茅家埠上香古道。 2020年9月27日摄于杭州茅家埠上香古道。 2021年9月18日摄于杭州植物园山水园。 雌鸟 2023年4月17日摄于杭州茅家埠上香古道。 2023年4月17日摄于杭州茅家埠上香古道。 <p class="ql-block">3.喜鹊Pica pica</p><p class="ql-block">·科属: 雀形目,鸦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 体长45cm。雌雄相似。虹膜褐色,喙黑色。头、颈、胸、上体、尾及尾下覆羽黑色,翅上具大型白斑,腹白色。脚黑色。</p><p class="ql-block">·声音: 叫声为响亮粗哑的gaga声。</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分布范围广,留鸟,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 栖息于平原、丘陵、低山地区、农田、村镇。</p> 2021年5月29日摄于杭州七堡丁字坝江边。 2021年1月30日摄于杭州苏堤。 <p class="ql-block">4.珠颈斑鸠Spilopelia chinensis</p><p class="ql-block">·科属: 鸽形目,鸠鸽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体长30cm。雌雄相似。虹膜橘黄色,喙黑色。上体粉褐色,下体粉红色,后颈及颈侧大块黑斑上具珍珠样白色点斑,尾羽具白色端斑而中央尾羽无。脚红色。</p><p class="ql-block">·声音: 轻柔悦耳的ter-kuk-kurr反复声,最后一音节加重。</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东部地区,留鸟,较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 栖息于山岳丘陵林地、平原和农田。地面取食。</p> 2023年4月15日摄于杭州萧山湘湖。 2022年4月4日摄于杭州萧山江寺公园。 亚成鸟(颈侧没有白点的黑色块斑) 2021年6月15日摄于杭州八卦田。 <p class="ql-block">5.白鹭Egretta garzetta Linnaeus)</p><p class="ql-block">·科属: 鹈形目,鹭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 体长60cm。雌雄相似。虹膜黄色,喙黑色。脸部裸皮黄绿色,于繁殖期为淡粉色。全身白色。繁殖期眼先粉红色,枕部具两根细长的辮状饰羽。背和前颈也具长的蓑羽,冬季眼先黄绿色,无饰羽。腿黑色,脚黄色。</p><p class="ql-block">·声音: 于繁殖巢群中发出呱呱叫声。</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除西北地区外,广泛分布。数量多,较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 栖息于湖泊、池塘、稻田、沼泽等地。</p> 非繁殖期 2023年8月4日摄于杭州西溪湿地莲花滩观鸟楼。 繁殖期 2020年4月23日摄于杭州玉泉山水园。 2021年4月19日摄于杭州萧山湘湖。 6.大白鹭Ardea alba alba<br>•科属: 鹈形目,鹭科。<br>•外形特征:体长95cm。雌雄相似。虹膜黄色。喙裂超过眼睛。全身白色。颈部具明显的特殊扭结。繁殖期喙黑色,眼先蓝绿色,背和颈部生有发达的蓑羽。非繁殖期喙和眼先黄色,无蓑羽。脚黑色。<br>•声音: 于繁殖巢群中发出呱呱叫声。<br>•分布与种群现状:我国北部、中东部,夏候鸟。迁徒至藏南部;南方地区,冬候鸟。常见。<br>•习性:常单只或小群活动,偶见多达300多只的繁殖群。<br> 繁殖期 2023年5月18日摄于杭州西溪湿地莲花滩观鸟基地。 非繁殖期 2021年11月26日摄于杭州临安青山湖。 7.中白鹭Ardea intermedia<div>•科属: 鹈形目,鹭科。<br></div><div>•外形特征:体长69cm。雌雄相似。眼先黄色。全身白色,喙粗短,喙裂至眼下方。繁殖期喙黑色,背部和前颈下部有长的披针状饰羽;非繁殖期喙黄色,前端黑色,无饰羽。腿及脚黑色。<br></div><div>•声音: 于繁殖巢群中发出呱呱叫声。<br></div><div>•分布与种群现状:北方地区,夏候鸟;长江流域及以南,留鸟,常见。<br></div><div>•习性:常活动于河湖、沼泽、沿海泥摊及稻田。<br></div> 非繁殖期 2022年9月30日摄于杭州八卦田。 2022年9月30日摄于杭州八卦田。 繁殖期 2023年6月27日摄于杭州西溪湿地莲花滩观鸟楼。 8.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div>•科属: 鹈形目,鹭科。<br></div><div>•形态:体长68cm。雌雄相似。虹膜黄褐色,繁殖期喙橙黄色,眼先蓝色,枕部具长冠羽是其突出特性,前颈下部至背部长有蓑羽,腿黑色,脚黄色。非繁殖羽似白鹭,下喙基部黄色,眼先、脚黄绿色。<br></div><div>•声音: 于繁殖巢群中发出呱呱叫声。<br></div><div>•分布与种群现状:东部及东南沿海岛屿,夏候鸟;四川泸沽湖有分布。数量稀少。<br></div><div>•习性:栖息于沿海岛屿、海岸、河口及沼泽地带。<br></div><div>•国家2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div><div><br></div> 非繁殖期 2024年8月16日摄于杭州铜鉴湖。 <p class="ql-block">9.绿鹭Butorides striata</p><p class="ql-block">·科属: 鹈形目,鹭科。<br>· 外形特征: 体长43cm。雌雄相似。虹膜黄色,喙黑色。繁殖期额、头顶、枕、羽冠和眼下纹蓝黑色,颏、喉白色,背、肩部具丝状饰羽,胸和两胁灰色,翅羽具明显的浅色羽缘。脚偏绿色。<br>·声音: 告警时发出kweuk的爆破声,也作连串的kee-kee声。<br>·分布与种群现状: 东北、华南大部分地区,夏候鸟。常见。<br>·习性: 见于山间溪流、湖泊、滩涂及红树林中,常单独活动。<br></p> 非繁殖期 2022年6月29日摄于杭州茅家埠黄泥岭。 2023年8月5日摄于杭州西溪湿地莲花滩观鸟楼。 繁殖期 2023年7月19日摄于杭州西溪湿地莲花滩观鸟楼。 2023年7月19日摄于杭州西溪湿地莲花滩观鸟楼。 <p class="ql-block">10.乌鸫Turdus merula</p><p class="ql-block">·科属: 雀形目,鸫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 体长27cm。虹膜褐色。雄鸟喙黄色,雌鸟黑色。雄性除了黄色的眼圈和喙外,全身黑色。雌鸟较雄鸟色淡,没有黄色的眼圈,喉、胸有暗色纵纹。脚褐色。</p><p class="ql-block">·声音: 飞行时发出dzeeb声,鸣声甜美;告警时发出嘟叫声。</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青海、甘肃南部至华北以南多数地区,留鸟,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 栖息于林缘、村镇、农田和城市园林及小区绿地。食物包括昆虫、蚯蚓、种子和浆果。</p> 雄乌鸫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1日摄于杭州植物园。</p> 2021年3月1日摄于自家阳台。 雌乌鸫 2020年4月29日摄于自家阳台。 亚成鸟 2022年5月25日摄于杭州八卦田。 <p class="ql-block">11.鸳鸯Aix galericulata</p><p class="ql-block">·科属: 雁形目,鸭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 体长40cm。虹膜褐色,雄鸟喙红色,雌鸟喙灰色。雄鸟繁殖羽色彩艳丽,颈部饰羽和翼帆呈醒目的橙红色,雌鸟通体灰色,具明显的白色过眼纹。脚近黄色。</p><p class="ql-block">·声音: 雄鸟飞行时发出如hwick的短哨音,雌鸟发出低咯声。</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东北、华北地区,夏候鸟;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旅鸟;华东及华南地区,冬候鸟。较常见。近年来北京和南方地区偶有繁殖记录,应为野化种群。</p><p class="ql-block">·习性: 喜爱树林环绕的湖泊、河流和沼泽等。在树洞中营巣。植食性,冬季集大群。</p><p class="ql-block">·国家2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br></p> 2020年10月14日摄于杭州湖滨三公园。 雄鸳鸯 2021年2月6日摄于杭州里西湖。 雌鸳鸯 2021年2月6日摄于杭州里西湖。 2022年11月28日摄于杭州里西湖。 2023年3月10日摄于杭州西溪湿地莲花滩观鸟基地。 2021年4月30日摄于杭州平湖秋月斜对面。 <p class="ql-block">12.白头鹎(白头翁)Pycnonotus sinensis</p><p class="ql-block">·科属: 雀形目,鹎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体长19cm。雌雄相似。虹膜褐色,喙近黑色。额至头顶、后颈黑色,眼后至枕部白色,耳羽后具白斑点,颏、喉白色。上体灰褐色或橄榄灰色具黄绿色羽缘,胸带灰褐色,腹白色。脚黑色。</p><p class="ql-block">·声音: 典型的叽叽喳喳颤鸣及简单而无韵律的叫声。</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分布范围广,留鸟,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的灌丛、草地、农田。善鸣叫。</p> 2022年5月25日摄于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 2021年3月2日摄于自家阳台。 2022年8月21日摄于杭州植物园青芝坞。 亚成鸟 2023年8月26日摄于杭州西溪湿地莲花滩观鸟楼。 <p class="ql-block">13.白鹡鸰Motacilla alba</p><p class="ql-block">·科属: 雀形目,鹡鸰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 体长20cm。虹膜褐色,喙黑色。前额、脸白色,颏、喉白色或黑色。头顶和后颈黑色,胸口具标志性的黑色倒三角形斑块。背、肩黑色或灰色,两翅褐色具白色翅斑。下体白色。脚黑色。亚种间色型变化较大。</p><p class="ql-block">·声音: 清晰而生硬的chissick声。</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分布范围广,留鸟、夏候鸟、冬候鸟,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 栖息于乡村、水边、城市绿地等开阔生境。在地上走走停停,上下翘尾。</p> 2021年4月19日摄于杭州湘湖。 繁殖期 2021年5月5日摄于杭州大江东开发区。 2021年12月13日摄于杭州里西湖。 <p class="ql-block">亚种(眼先黑色)</p> 2023年4月12日摄于杭州萧山雁荡湿地。 <p class="ql-block">14.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p><p class="ql-block">·科属: 鹈形目,鹭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 体长61cm。雌雄相似。虹膜鲜红色,喙黑色。繁殖羽头顶至背黑蓝色,枕部具2-3枚长带状白色饰羽。上体其余部分灰色,下体白色。脚污黄色。亚成鸟上体暗褐色,缀有浅色斑,下体色浅而具暗褐色细纵纹。</p><p class="ql-block">·声音: 飞行时发出wok或kowak-kowak深沉喉音,受惊扰时发出粗哑的呱呱声。</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中东部地区,夏候鸟、留鸟。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 栖息于溪流、水塘、沼泽和水田等地。夜行性,喜结群。</p> 非繁殖期 2020年5月17日摄于杭州茅家埠。 繁殖期 2021年4月9日摄于杭州柳浪闻莺和六公园交界处。 亚成鸟 2023年9月19日摄于杭州八卦田。 2023年9月19日摄于杭州八卦田。 <p class="ql-block">15.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p><p class="ql-block">·科属: 鹤形目,秧鸡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 体长31cm。雌雄相似。虹膜红色,喙暗绿色,喙基红色。通体黑色,喙基与额鲜红色,胁部具一条不规则白色纵纹,尾下有两块醒目白斑。脚绿色。</p><p class="ql-block">·声音: 响而粗的嘎嘎作叫pruruk-pruuk-pruuk。</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分布范围广,夏候鸟、旅鸟、留鸟。较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 栖息于植被丰富的沼泽、湖泊、水库、水稻田和湖泊沼泽地带。</p> 2021年2月6日摄于杭州里西湖。 2022年8月2日摄于杭州萧山湘湖。 亚成鸟 2021年7月8日摄于杭州八卦田。 <p class="ql-block">16.小鸊鷉Tachybaptus ruficollis</p><p class="ql-block">·科属: 鸊鷉目,鸊鷉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 体长27cm。雌雄相似。虹膜黄色,喙黑色。繁殖期下颌至颈侧栗色,喙基有明显黄斑。头顶至背部和胸黑褐色,下体灰白色。非繁殖期下颌至前颈灰白色,颈侧和胸浅灰褐色,背部浅棕色。幼鸟头顶部有明显斑纹。</p><p class="ql-block">·声音: 重复的高音吱叫声ke-ke-ke-ke,求偶追逐时常发。</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除青藏高原和西北荒漠地区外各地外各地常见,夏候鸟、留鸟。</p><p class="ql-block">·习性: 栖息于水流缓慢的淡水水域。善潜水。繁殖期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有时集群。以水生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为食。</p> 非繁殖期 2020年10月22日摄于杭州杨公堤。 繁殖期 2022年4月2日摄于杭州萧山湘湖。 母子 2023年8月1日摄于杭州西溪湿地莲花滩观鸟楼。 2023年7月31日摄于杭州西溪湿地莲花滩观鸟楼。 <p class="ql-block">17.斑嘴鸭(麻鸭)Anas zonorhyncha</p><p class="ql-block">·科属: 雁形目,鸭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体长60cm。雌雄相似。虹膜褐色,下颊纹黑色,喙黑色而端黄色,尖端有一黑点是其鲜明的特征。通体褐色,头颈部色浅,全身具深色纵纹。眉纹白色,过眼纹黑色,翼镜蓝紫色,三级飞羽白色。脚红色。</p><p class="ql-block">·声音: 雌鸟叫声似家鸭,音往往连续下降;雄鸟发出粗声的kreep。</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全国均有分布,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 见于湖泊、河流、沼泽、稻田、河口等多种生境。常结大群与其他鸭类混群。</p> 2020年10月14日摄于杭州湖滨三公园。 2021年3月12日摄于杭州曲院风荷。 2022年11月26日摄于杭州余杭北湖草荡(下木桥) 2022年4月28日摄于杭州玉泉山水园。 <p class="ql-block">18.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p><p class="ql-block">·科属: 雁形目,鸭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 体长58cm。虹膜褐色。雄鸟喙黄色而端色深,头颈深绿色具金属光泽,白色颈环,栗色胸部,黑色的尾羽向上卷曲。雌性喙橙色且上喙有黑斑,通体棕色具深色条纹,过眼纹色深。蓝色翼镜。脚橘黄色。</p><p class="ql-block">·声音: 雄鸟为轻柔的kreep声,雌鸟似家鸭那种quack声。</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全国均有分布,夏候鸟、冬候鸟、旅鸟,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常见于湖泊、河流、稻田、河口等多种水域。常结大群与其他鸭类混群。<br></p> 雄鸟 2020年12月12日摄于杭州花港观鱼。 雌鸟 2023年1月25日摄于杭州临安望湖桥下至青山湖湿地。 2023年1月25日摄于杭州临安望湖桥下至青山湖湿地。 <p class="ql-block">19.麻雀Passer</p><p class="ql-block">·科属: 雀形目,雀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体长14cm。雌雄相似,喙黑色。额、头顶至后颈栗褐色,颈背有白色领环,脸颊白色,耳部有一黑斑。背沙褐色具黑色纵纹,颏、喉黑色,下体污白色。脚粉褐色。</p><p class="ql-block">·声音: 叫声为生硬的cheep-cheep或金属音tzooit,飞行时发出tet-tet-tet声;鸣声为重复的成串叫声,间杂以tsveet声。</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各地均有分布,留鸟,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 分布广泛,主要见于人类居住区周边,伴人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2022年9月6日摄于杭州城东公园。 2022年9月20日摄于杭州八卦田。 <p class="ql-block">20.黑短脚鹎Hypsipetes leucocephalus</p><p class="ql-block">·科属: 雀形目,鹎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 体长20cm。雌雄相似。虹膜褐色,喙鲜红色。尾呈浅叉状,有两种色型,一种通体黑色,另一种头、颈白色,其余通体黑色。脚红色。</p><p class="ql-block">·声音: 叫声多变,常发出带鼻音的咪叫声,有时为响亮的尖叫声,有时为zi-zi声或刺耳的哨音。</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西南、华南、华东、华中地区和海南、台湾,留鸟,较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树林。树冠层活动。</p> 2023年10月9日摄于杭州植物园。 2020年5月15日摄于杭州苏堤。 2022年10月20日摄于杭州植物园。 21.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div>·科属:雀形目,椋鸟科。<br></div><div>· 外形特征:体长24cm。虹膜偏红色,喙黄色,尖端黑色。雄鸟头顶至后颈黑色,额和头顶杂有白色,颊和耳覆羽白色具黑色纵纹。上体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下体颏白色,喉、胸、上腹暗灰褐色,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白色。雌鸟色淡,脚暗橘黄色。<br></div><div>·声音:单 调 的 zi-zi 声 或chir-chir-chay-cheet-cheet。</div><div>·分布与种群现状:除西藏外各地均有分布,夏候鸟、冬候鸟,常见。</div><div>·习性: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疏林草甸、河谷阔叶林、农田、公园。集群活动。<br></div> 雄鸟 2024年11月4日摄于杭州余杭北湖草荡(下木桥)。 雌鸟 2024年1月17日摄于杭州余杭北湖草荡(下木桥)。 亚成鸟 2024年8月26日摄于杭州钱江世纪城(奥体中心对面)。 <p class="ql-block">22.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p><p class="ql-block">·科属: 雀形目,椋鸟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 体长26cm。雌雄相似。虹膜橘黄色,喙浅黄色。喙基红色,前额具较短向前直立的羽簇,体羽黑色,翅具白色斑。尾羽和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脚暗黄色。</p><p class="ql-block">·声音: 似家八哥,笼养训练后可“说话”。</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华北地区至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及台湾、海南,留鸟,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次生阔叶林、竹林、农田。集群。</p> 2023年7月4日摄于自家阳台。 2024年1月17日摄于杭州余杭北湖草荡(下木桥)。 <p class="ql-block">23.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p><p class="ql-block">·科属: 雀形目,伯劳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体长25cm。雌雄相似。虹膜褐色,喙黑色。额、头顶至后颈黑色或灰色,贯眼纹黑色,颏、喉白色,背棕红色,两翅黑色具白色翼班,下体沾棕色。尾长,黑色。有深色型,体羽黑灰色,过眼纹、翅、尾黑色。脚黑色。</p><div>·声音:粗哑刺耳的尖叫terrr及颤抖的鸣声,有时模仿其他鸟的叫声。<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南方地区,夏候鸟、留鸟,常见。近年来在新疆天山和华北地区的记录增多。</p><p class="ql-block">·习性:栖息于低山丘陵、山脚平原的次生阔叶林和混交林。领域性强,尾常向两边不停地摆动。<br></p></div> 2020年7月1日摄于自家阳台。 2021年6月24日摄于杭州八卦田。 2021年12月9日摄于杭州柳浪闻莺钱王祠前。 24.栗背伯劳Lanius collurioides<div>·科属:雀形目,伯劳科。<br></div><div>· 外形特征:体长20cm。虹膜红褐色,喙深灰色。头顶黑灰色,上背为灰色,翅黑色具白色翅斑,内侧飞羽具栗色羽缘,下背、肩至尾上覆羽栗色,下体白色。尾黑色。脚偏黑色。雌鸟额略沾白色。<br></div><div>·声音:鸣声清脆多变,婉转动听。<br></div><div>·分布与种群现状:西南及华南地区,留鸟,不常见。<br></div><div>·习性:栖息于低山丘陵、山脚平原的开阔次生疏林、林缘和灌丛。<br></div> 2022年8月2日摄于杭州萧山湘湖。 2022年8月2日摄于杭州萧山湘湖。 <p class="ql-block">25.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p><p class="ql-block">·科属: 雁形目,鸭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体长142cm。雌雄相似。虹膜褐色,喙黑色,喙基黄色但不超过鼻孔。通体白色,似大天鹅。浑身白色,但体型稍小,颈部和喙略短,喙基黄色区域比大天鹅小。脚黑色。</p><p class="ql-block">·声音: 鸣声清脆,有似“叩,叩”的哨声,而不像大天鹅的像喇叭一样的叫声。</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北方为旅鸟,华南地区冬候鸟,偶至西南和台湾,较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 栖息于水草或芦苇丰富的开阔水域。以水生植物为主要食物,偶吃软体动物和昆虫及小鱼。常以家庭为单位活动。</p><p class="ql-block">·国家2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br></p> 2020年1月1日摄于杭州湘湖。 <p class="ql-block">26.黑天鹅Cygnus atratus</p><p class="ql-block">·科属: 雁形目,鸭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体长80~120cm,体重6000~8000g。全身羽毛 卷曲,主要呈黑灰色或黑褐色,腹部为灰白色,飞羽为白色。嘴为红色或橘红色,靠近端部有一条白色横斑。虹膜为红色或白色,跗跖和蹼为黑色。</p><p class="ql-block">·声音: 飞行时发出klo-kloklo的独特叫声,联络时的叫声则如响亮而忧郁的号角声。</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见于南北大部分地区。</p><p class="ql-block">·习性: 飞行时较疣鼻天鹅安静得多。<br></p><p class="ql-block"><br></p> 2020年6月7日摄于杭州湘湖。 2022年12月19日摄于杭州青山湖。 2021年9月10日摄于杭州萧山湘湖。 <p class="ql-block">27.灰头鸦雀Paradoxornis gularis</p><p class="ql-block">·科属:雀形目,莺鹛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体长18cm。雌雄相似。虹膜红褐色,喙橘黄色。头灰色。额黑色,与黑色的长眉纹相连接,喉中心黑色。下体余部白色。脚灰色。</p><p class="ql-block">·声音:叫声常为8~10声快而响的圆润哨音whit,音调不变;也有群鸟唧啾声及嘶嘶叫声chut-chut-chut。</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南方地区(包括海南),留鸟,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栖息于山地常绿阔叶林、次生林、竹林和林缘灌丛。</p> 2025年3月8日摄于杭州植物园。 <p class="ql-block">28.远东山雀Parus minor</p><p class="ql-block">·科属: 雀形目,山雀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 体长13-14cm。虹膜褐色,喙黑色。具白色脸颊,头余部和喉黑色,胸腹中央具黑色领带,上体黄绿色,似大山雀,下体白色。脚暗褐色。</p><p class="ql-block">·声音: 喜鸣叫。联络声为欢快的pink,tche-che-che;鸣声为吵嚷的哨音chee-weet或chee-chee-choo。</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状况: 除新疆、海南、台湾外,各地广泛分布,留鸟,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 栖息于低山麓地带的次生阔叶林,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也适应人工林和针叶林。</p> 雄鸟 2021年5月15日摄于杭州八卦田。 2022年9月24日摄于杭州富阳阳陂湖。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5日摄于杭州花港观鱼。</p> 雌鸟 2022年11月15日摄于杭州八卦田。 <p class="ql-block">29.池鹭Ardeola bacchus Bonaparte</p><p class="ql-block">·科属: 鹈形目,鹭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体长47cm。雌雄相似。虹膜褐色,喙黄色。繁殖期头、颈和胸栗色,头顶具不明显冠羽,背部有长的灰黑色蓑羽,其余部位白色,飞翔时与体背黑色呈鲜明对比。冬季无饰羽,头、颈具黄褐色纵纹,背暗褐色。脚灰绿色。</p><p class="ql-block">·声音: 通常无声,争吵时发出低沉的呱呱叫声。</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状况:中东部地区,夏候鸟、留鸟。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 栖息于稻田、池塘、湖泊、沼泽等湿地水域。</p> 繁殖期 2023年3月26日摄于杭州西溪湿地莲花滩观鸟基地。 2021年4月26日摄于杭州萧山湘湖。 非繁殖期(亚成鸟) 2023年9月29日摄于杭州西溪湿地福堤桥边凉亭。 2023年9月10日摄于杭州西溪湿地莲花滩观鸟楼。 <p class="ql-block">30.鹊鸲Copsychus saularis</p><p class="ql-block">·科属: 雀形目,鹟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体长20cm。虹膜褐色。雄鸟上体大都黑色,略带黑蓝色金属光泽,翅黑褐色,具白色,下体前黑后白色。雌鸟以灰色替代雄鸟的黑色部分,飞羽和尾羽的黑色较雄鸟浅淡,下体及尾下覆羽的白色略沾棕色。脚黑色。</p><p class="ql-block">·声音: 叫声为哀婉的swee-swee及粗哑的chrrr声。</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状况:中部及南方地区,留鸟。</p><p class="ql-block">·习性: 常栖息于村落园圃、树木灌丛,也常见于城市园中。以昆虫为食,兼吃少量草籽和野果食。</p> 雄鹊鸲 2021年9月26日摄于杭州八卦田。 雌鹊鸲 2021年9月24日摄于杭州植物园山水园。 <div>亚成鸟</div> 2021年9月2日摄于杭州萧山江寺公园。 <p class="ql-block">31.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p><p class="ql-block">·科属: 鲣鸟目,鸬鹚科。</p><p class="ql-block">· 外形特征: 体型较大(90cm)雌雄相似,虹膜蓝色,喙大部黑色,下喙基裸皮黄色。通体黑色。繁殖期喙角和喉囊黄绿色,脸颊及喉白色;头、颈具紫绿色金属光泽,有白色丝状羽;两胁具白斑。脚黑色。亚成鸟黑褐色,下体污白色。</p><p class="ql-block">·声音: 繁殖期发出带喉音的咕哝声。</p><p class="ql-block">·分布与种群现状:见于各省份。北方,夏候鸟;南方,冬候鸟。常见。</p><p class="ql-block">·习性: 栖息于河流、湖泊、海边等,游泳时仅露头颈和背部,善潜水,以鱼为食。休息时有晾翅行为。</p> 2021年11月24日摄于杭州里西湖。 2020年10月24日摄于杭州西湖国宾馆(柳庄)。 2023年1月26日摄于杭州断桥旁。 春天繁殖期颈及头饰有白色丝状羽,两胁具白色斑块。 2021年3月15日摄于杭州西湖国宾馆。 <p class="ql-block">32.西伯利亚银鸥(织女银鸥)Larus vegae</p><p class="ql-block">·科属:鸻形目,鸥科。<br>· 外形特征:体长62cm。雌雄相似。虹膜浅黄至偏褐色,喙黄色,具红点。成鸟繁殖羽头白色,上体灰色,通常三级飞羽及肩部具白色的宽月牙形斑,合拢的翼上可见多至五枚大小相等的突出白色翼尖,飞行时于第十枚初级飞羽上可见中等大小的白色翼镜。非繁殖羽头及颈背具深色纵纹,并及胸部。脚粉红色。<br>·声音:发kieow或klaow-klaow-kla-ow声及短促的ge-ge-ge。<br>·分布与种群现状:东部地区及新疆西北部,冬候鸟、旅鸟,常见。<br>·习性:松散型群栖性,喜沿海、内陆水域及垃圾成堆的地方。<br></p> 2021年2月6日摄于杭州里西湖。 2021年1月17日摄于苏堤。 2021年12月10日摄于杭州里西湖。 <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