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二十四孝图集

山溪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四月的一天. 我驾车与太太一起到花博会去散散心。此行除了拍了十几张花花草草的照片外,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我将园内摆展的二十四孝图一幅不落的全收藏在手机中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十四孝图》是旧时宣扬封建孝道的通俗读物,我与之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之所以说熟悉,是因为过去常听大人们讲起其中的一些故事,比如王祥的“卧冰求鲤”、老莱子的“戏彩娱亲”,都留下了挺深的印象。说陌生则是记忆中对其大部分的内容基本是空白的。虽然小的时候在春节贴的年画上似乎见过二十四孝的连环画幅,但迄今早就忘记的干干净净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 二十四孝图》据说是一位元代人编录成书的,书中搜集了历代二十四个孝子的行孝故事。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阐述了恪守孝道的正当性,倡导“孝”才是为人的立身之本。我在网上对二十四孝仔细查了查,这本书自刊行后,就在社会上得到广泛流传,成了元明清以及民国的儿童启蒙教材。但是各阶层对此却一直有不同的评价。一说是这是一本宣扬中华文化精神核心的经典,证明孝爱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相反的说法是,它是一种迂腐的说教,满篇除了无知,愚昧,还赞美了人性的扭曲。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这篇文章中,就入木三分的鞭挞过这种愚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花博会摆展的二十四孝图,不仅有画图还有故事概况。但是内容通篇都是文言文。有些语句晦涩难懂,一般人读起来难免觉得不顺畅。因此,我在做这个美篇时,就想把文言文的故事改成大白话来表述。我在网上查找了多个版本作为参照,虽然也发现有现成的白话文版本,相比原作却有些节外生枝、啰嗦冗长。怎样做到既要讲清楚原著的本意,又要表达的简明扼要呢?我按文言文内容,把每个故事都压缩在100~150字数之间,尽可能的将讲述的故事做到通俗好读。这种做法的本意应该是不错,但受自己的水平限制,就不知道是否达到最初的设想了。</span></p><p><br></p><p><br></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乳姑不怠</b></p> <p>  崔山南,唐代博陵人。当年,他的曾祖母长孙夫人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她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来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如其曾祖母所嘱,极其孝敬祖母唐夫人。</p> <p><b style="font-size: 20px;">刻木事亲</b></p> <p> 丁兰,东汉时期河内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卖身葬父</b></p> <p>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人,因避兵乱迁居安陆。父母亡故后,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期间在槐荫下遇一无家可归的女子,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了身。后来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仙女,奉天命来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p> <p><b style="font-size: 20px;">尝粪忧心</b></p> <p> 庾黔娄,南齐高士。当了县令不到十天,忽然觉得心惊肉跳,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问医生得知,稍尝病人粪便的味道,便知病情吉凶。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得知已经病入膏肓,于是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父亲死后,整整守孝了三年 。</p> <p><b style="font-size: 20px;">戏彩娱亲</b></p> <p>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p> <p><b style="font-size: 20px;">涤亲溺器</b></p> <p>  黄庭坚,北宋分宁人。为宋朝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虽然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夜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百里负米</b></p> <p> 子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孔夫子的学生,家境虽然贫寒,却十分孝顺,自己常年靠挖野菜度日,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后来他做了大官,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即使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也常常怀念死去的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又哪里能够再得呢”。</p> <p><b style="font-size: 20px;">恣蚊饱血</b></p> <p>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可见其至孝之心呀。</p> <p><b style="font-size: 20px;">芦衣顺母</b></p> <p>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他生母早死,父亲再娶,后母又生了两个儿子。日常生活中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父亲得知真情后,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方悔恨知错,</p> <p><b style="font-size: 20px;">拾葚异器</b></p> <p> 蔡顺,汉代汝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每次他都将红黑两色桑葚分开装盛。一天,偶遇赤眉军,军中士兵问他为什么这样做,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士兵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二斗白米,一个牛蹄,以示敬意。</p> <p><b style="font-size: 20px;">亲尝汤药</b></p> <p> 汉文帝刘恒。即帝位后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他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其服用。他在位时,重德治兴礼仪,促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发展,文帝与景帝时期被后人誉为“文景之治”。</p> <p><b style="font-size: 20px;">埋儿奉母</b></p> <p> 郭巨,晋代隆虑人。父亲死后,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因养育这个孩子影响对母亲的赡养,遂和妻子商议准备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p> <p><b style="font-size: 20px;">鹿乳奉亲</b></p> <p>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每日挤取鹿乳,以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 被误杀的危险。</p> <p><b style="font-size: 20px;">涌泉跃鲤</b></p> <p>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非常孝敬母亲。娶妻庞氏,她对婆婆照顾的更加周到。每天走十几里路去江边打婆婆喜喝的长江水。老太太爱吃鱼肉,夫妻不但经常做鱼,还专门请来邻居老婆婆与老人做伴一起吃。后来院子旁边忽然涌出泉水,味道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从中跃出,姜诗便取来供奉母亲。</p> <p> </p> <p><b style="font-size: 20px;">行佣供母</b></p> <p>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凡是母亲所需的 ,想方设法给予满足。</p> <p><b style="font-size: 20px;">扇枕温衾</b></p> <p>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他便日日思念母亲的恩德 ,邻居们都称赞他是个孝顺的孩子。长大后,他勤快且能吃苦,服侍父亲极具孝心。夏天酷热,他提前为父亲扇凉枕席;严冬寒冷,他会用自己的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在京师一带被赞誉“天下无双,江夏黄香”。</p> <p><b style="font-size: 20px;">啮指痛心</b></p> <p> 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感知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p> <p><b style="font-size: 20px;">哭竹生笋</b></p> <p>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p> <p><b style="font-size: 20px;">扼虎救父</b></p> <p> 杨香,晋朝人。在她十四岁时,就可以帮助父亲做很多农活了。这天扬香跟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将父亲扑倒在地。杨香情急之下直冲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在虎口中救出了父亲。太守孟肇,将杨香救父的孝行上奏朝廷。皇帝下旨旌表杨香孝心,光耀了杨家门闾。</p> <p><b style="font-size: 20px;">弃官寻母</b></p> <p>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去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p> <p><b style="font-size: 20px;">闻雷泣墓</b></p> <p>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人。虽博学多能却隐居在山野以教书为业,他终身不面向西坐,以示永不作晋臣的决心。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p> <p><b style="font-size: 20px;">怀橘遗亲</b></p> <p>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人。六岁时,随父亲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在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其怀藏橘子之事。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在科学方面多有建树。</p> <p><b style="font-size: 20px;">卧冰求鲤</b></p> <p>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p> <p><b style="font-size: 20px;">孝感动天</b></p> <p> 舜,传说中的远古五帝之一。相传他的父亲和继母以及异母弟弟曾多次加害于他。事后舜却毫不嫉恨。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他的孝行感动了帝尧,于是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並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b style="font-size: 20px;">后记</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个美篇材料基本备齐后,我先写的是序言,但写完后觉得有点意犹未尽,感到有些话没有说透,对这个话题也没有亮明自己的观点。为此,在后记中做点补充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近年来,国学复兴成了社会上的一个热点。许多家长热衷于让孩子们读《三字经》、《弟子规》这类东西,凡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东西他们都极力推崇。自然,也有人把二十四孝捧为传统文化的魁宝。认为它是子女孝顺父母的道德模本,而对其是否合理和真实反倒从不质疑。我的认识与其有点不一样。我认为,凡是古人传下来的,不管是传统习俗,还是文学典籍,由于受其年代的限制,基本都是精华与糟粕参杂在一起。作为现代人的我们都应该辩证的对待,或者说是批判的吸收。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再去谈如何去继承和发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十四孝也是如此。首先,倡导孝顺,无论何朝何代,都是被主流社会认可的。但如何理解与实践所说的孝顺,随着时代的变迁,肯定会有不尽相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二十四孝中有的孝道值得称道,我们至今仍可以效仿。但也有迂腐甚至违法犯罪的所谓行孝。分辨出这一类的糟粕,对当代的我们应当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儿。现如今应该如何尽孝?对此我们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前几年,不知是谁归纳了个“现代二十四孝” ,其中就有:经常回家看看、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常跟父母交心沟通等内容。如果我们对这些大部分能做到,那么,在孝顺方面 就不会逊于古人的做法。</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对于孝顺的理解,一般会认为“孝”就是指孝敬,而“顺”指的就是顺从,合起来就是对父母既要恭敬,更要服从。这种说法似乎有现实依据:子女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既然生命是如此宝贵,那么给予生命的人当然就是恩重如山。所以无论怎样回报也是报答不完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不否认以上所说有相当的道理。但作为现代的社会人,一辈子除了履行狭义的孝道外,还有更多的社会责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对父母一味地顺从,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而有些老人,为老不尊,即便要求子女做一些不合法理或不合道德的事,也认为是天经地义,理直气壮的。有的人对父母或是粗暴无理,或是过分支使,无缘由的甘当啃老族。也有些父母百般迁就溺爱子女,致使“巨婴”现象屡见不鲜。凡此种种,都是极不足取的。现如今普遍认为孝顺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与精神,是社会责任意识的源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在自己的践行中一直把孝顺理解为一种责任和义务。我认为,作为社会人,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才能对父母,对子女,抑或是对社会 ,对国家做到尽力和得体。最后,我对这个话题总结了几句话:孝顺是理当的,迂腐是愚味的,盲从是可叹的,卫道是让人憎恨的。对于当下的社会,怎样看待孝道,仍然是非常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span></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