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普拉斯》——佛光普照下的黑色幽默

秋池

<p><b style="font-size: 20px;"> 《大佛普拉斯》</b></p><p><b> ——佛光普照下的黑色幽默</b></p><p><br></p><p> 文/秋池</p><p><br></p><p> 过去的2019年里,有朋友曾为我推荐了一部引发一片叫好声的台湾电影《大佛普拉斯》。当时在看过相关的内容介绍和片花后,就勾起了自己强烈的观影欲望,但遗憾一直没能看到完整的电影。</p><p> 近日在观影了梅峰作品《不成问题的问题》时,意外搜索到这部同样用黑白画面讲述的台湾电影《大佛普拉斯》。</p> <p>  电影镜头一拉开就是导演黄信尧以旁白的的形式,别具一格的介绍这部作品的创作团队,并于黑色幽默的镜头语言里不时穿插旁白讲述,既是对剧情的陈述亦是对人物命运的理性评判。</p><p> 纵观整部作品,我并没有感到有多少戏谑的喜剧感,相反更多的是体味卑微人生那辛酸过后的阵阵沉重。就像看到肚财吃着带鸡腿的面会饭,背景音乐是木吉他与口哨相结合轻快跳跃的音符。随即画面开始缓缓流动着美丽的田野、田野下一条长长的沟渠、沟渠上散落的回收垃圾物品以及装运的拖车、还有侧翻的摩托与被白布覆盖的肚财。那一刻才感知这顿晚餐是肚财最后的晚餐,背景音乐更像是一曲送别的挽歌……</p><p> 黄导那句经典旁白:“对他们来讲,不论是出太阳还是下雨都会有困难。但他们没办法去想生命的困难,因为光是生活里面,就有解决不完的困难。社会常常在讲要公平正义,但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应该没有这四个字。毕竟光是要捧饭碗就没力了,哪儿还有力气去讲那些有的没的?”。 </p><p> 再度让我无限感慨,这部作品创作源自生活底层本质的厚重。</p> <p>  影片开场出现的第一个小人物菜埔,送葬礼宾队里一个敲锣的,为人小心而懦弱被同行欺辱也是忍气吞声,家里有一个体弱多病的老母亲。而菜埔白天所干的这些杂活都是兼职,他固定的职业是在富豪、留美艺术家黄启文的雕塑厂里当一名夜间门卫。紧接着出场的第二个小人物也是菜埔的朋友肚财,一个靠捡垃圾生活的回收员,由他的个人走向牵连起剧中各个人物关系。还有住在海边废弃的海防哨所里,每天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骑着自行车忙着逛一逛的释迦。他逛的地方比警察还宽、逛得比村长还努力,肚财是他唯一的朋友,他也是肚财身边始终无语的陪伴。整部电影里他亮相时只说了一句话:“没事,就是逛一逛”,肚财只知道他是一个听着海浪声才能入睡的人。就像肚财在海边一仓房内捡垃圾时,遇到那位生活出了状况的自杀者一样,尽管肚财问询试图帮助,其实他是没有任何能力去帮助的。木然沉默的自杀者和一言不发的释迦一样,都不被上流社会认同,在黑白的现实里,他们早已丧失了话语权。再加上杂货店里的营业员土豆,他们组成了一个贫困阶层。与他们这个贫困阶层相对应的是以黄启文为首,以及他身后的高委员和刘副议长所形成的富豪阶层。</p><p> 作品就此完成了剧情总体架构,无所谓主角与配角。如同形散神不散的叙事,用纯黑白的画面勾勒社会现状的同时也是以贫困阶层的视角将剧情缓缓展开。</p><p> 肚财的幸福生活,就是买些超市打烊前处理的冷冰冰的咖喱饭,到菜埔的值班室里看看电视,顺带些捡垃圾捡到的成人杂志两人一起分享、一起乐在其中地品评一二。也只有在菜埔面前,肚财能够颐指气使地吆三喝四,以此获得一种被人拥戴的存在感,也是一个卑微人获取作为人所共有天然需要的认同感。只是当有一天肚财再来时,值班室里的电视坏了,于是肚财听到菜埔说起车载记录仪后,提议要看看黄启文停在厂里那辆豪车上的车载记录仪,两人由此开启了一场偷窥之旅。好奇害死猫,这段偷窥经历注定了肚财后来的车祸。</p><p> 记录卡里播放出的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与坐在黑白现实里的两人形成了鲜明比对。肚财不无感慨地说:“有钱人的人生,你看果然是彩色的”。菜埔觉得有钱人都有英文名字,他说有钱了也要请人给自己取一个英文名。肚财老道的开解菜埔:“有钱人出来社会走跳,三分靠作弊七分靠背景,有钱人身后有背景,你身后有什么?”。菜埔悻悻然回答:“凤梨、香蕉、芭乐”。肚财回头看着菜埔身后的挂历上正是这样的水果图说:“还差一样”,菜埔回答:“莲雾”。这段对话场景是作品黑色幽默的一个典范,就像肚财和土豆骑摩托并行时,肚财挖苦土豆:“大男人骑粉红色的摩托,难怪找不到女朋友”。土豆回答:“这电影是黑白的看不到”时,画面突然将土豆胯下的摩托闪现出粉红色一样,让这样的幽默再度原汁原味儿的溢出。记录卡播放出的声音是黄启文奢靡淫乱的调情与车震声,没有图像的声音却给予了偷窥者无尽的意淫想象。</p><p> 暗喻着阶层之间冰冷且难以逾越的距离感,即便是窥探到富豪阶层的隐私,也永远无法看清楚他们的世界,更何谈能够走入他们的圈子,这也是作品所呈现出阶层社会的现实与残酷。</p> <p>  作品中被渡上金身的大佛,既是大佛山护国法会上俯首诵经的神灵象征,也是世态众生陷入苦海深渊的无尽黑洞。它那金属铸造的佛肚里藏匿着被黄启文灭口的叶女士,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黄启文当着佛面行凶后还向佛叩拜祈愿,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这段悬疑感极强的场景设计,恰好是导演立意批判和犀利控诉的最好体现。</p><p> 黄启文和他身后的高委员、刘副议长们尽可在乐队伴奏的泳池里声色犬马,甚至于刘副议长可以对依法询问案情的警官骂娘,强行带走正被接受询问的黄启文。而肚财和菜埔通过记录卡看到黄启文的行凶后,没有选择报警。因为肚财被警察野蛮执法过,他们认为警察局和法院都是有钱人开的,但他们的良心难安所以到中正庙里参拜,试图寻求一种心灵上的平衡。然而菩萨并没有保佑肚财,肚财终究被一场人为设计的车祸灭口。菜埔也被黄启文看似平淡的谈话所威胁,并安排他的的母亲住上大医院的上等病房,可谓恩威并施。当内心极度惶恐的菜埔,打开病房的窗户时阵阵风声鹤唳,恰如他那一刻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p><p> 菜埔只能保持沉默,他能做到的也只是与释迦、土豆一起默默为肚财送葬。这段最后的送葬画面与电影开始的送葬画面,再次形成一个有关阶层划分的对比。作品的幽默基调此刻也再度展开,土豆手捧肚财的遗像竟然是肚财被警察摁在地上的新闻画面,是土豆从网上截图下来制作而成,这是肚财短暂一生留在世上的唯一影像。这幽默真是令人苦涩到家了,将肚财的悲剧人生放大到令人窒息。作品主创的关注焦点与悲悯之心,也由此可见。</p><p> 影片结尾,护国法会上众僧与信徒的虔诚诵经声,在一种莫名的金属撞击声响中随熄灭的烛火而一下静默起来。画面渐渐地完全黑暗下来,唯有那撞击声若有若无的回荡着。似乎是头上的神灵,在艰难地诉说这些世间的罪恶与不公。</p><p> 《大佛普拉斯》无疑是相当优秀的一部艺术片,她引领着我们走入佛以慈悲为怀的世界,却发现了那一声声“阿弥陀佛”背后的丑陋与不堪。</p><p> 或许,这是导演黄信尧希望带着我们看到佛光普照下的黑色幽默、看到富豪阶层所树立的主流价值被打破后,那隐匿于背后的残酷写实。</p> <p>关于秋池:六十年代生人 崇尚自由 敬畏文字自由职业者 撰稿人 西昌作家协会会员 凉山州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