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人间最美四月天,正是线上教研时。4月28日下午,宝清县第四小学组织全体老师参加了黑龙江省教师发展学院院组织的网络交流研讨会。</p><p> 在此次线上交流研讨会中,教师们首先观看了由北京十大青年教师于松建线上执教的统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琥珀》一课。接着于老师进行了课后分享,分享中于老师谈到在备课时,要有文本意识,单元意识,教学价值意识。最后黑龙江省教师发展学院的郑丹主任对本课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题进行了精彩的评课。在评课中郑主任与广大教师交流了线上教学有效进行的方法,郑主任指出语文学习贵在有疑,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要在教学中实现基础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化。</p><p><br></p><p> </p><p><br></p> 马佳慧 <p> 积跬步,致千里 </p><p>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促进我校教师线上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模式不断创新。4月28日下午,我校组织观看由于松建老师授课的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课《琥珀》线上课堂实录。于老师让学生们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学生们围绕 “推测”一词,贯穿全文,自主提出问题,并去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于老师注重让学生们自己阅读走进文本,这就很好地避免了学生在老师的问题下牵引下被动学习。引导学生们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给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让学生在讨论交流、朗读中感受文本细节描写的生动性及情感性。于老师还提出“老文新教”的想法。《琥珀》是以前语文版本就有的一篇课文,所以在教法上可以结合现在线上教学特点,老师如何教从常态阅读到意态阅读,都给了我新的教学思路。 听了于老师的课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路上我会用实际行动提高自己,潜心育人,让自己在教学上“更上一层楼。”</p> 吴昊 <p>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观看教研活动时,老师们一边听,一边认真记录,并及时进行反思。通过郑主任的点评,使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再次提升了科学的教育观,汲取优秀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对如何把握统编版教材,如何高效地进行线上教学、线上辅导,有了更直观、更清晰的认识,为线上教学进一步开展拓宽了思路。虽然学习时间只有半天,但是老师们收获满满。</p> 战红 <p> 半天的学习观摩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教者一定要珍惜学生有个性的、独特的心灵感受与体验。让学生通过文本感悟生活,只有感悟到了,才会逐渐变成一个有个性有思维的人。我以后也会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钻研教材,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活力,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语文。</p> 孙洵璘 <p> 4月28日,我听了于老师的一节 线上教学示范课《琥珀》,让我受益匪浅。整个教学过程抓住一个“推测”,贯穿全文,脉络清晰,教学设计有新意。这次的观摩课让我学会了怎样抓住语文的学习要素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点。于老师没有被线上教学所束缚,运用推测的学习引导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理解文中内容,同时又教会了学生其写作方法。整个课堂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学效果明显。这样的线上教学,学生怎能不喜欢?</p> 徐秀珍 <p> 28日下午,收听了由北京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于松建主讲的,以四年级下语文《琥珀》为例,讲述了特别时期的阅读策略,从中知道了在阅读时,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来帮助我们进行阅读,让居家学习的学生学会掌握阅读方法,并试着解决阅读方面的问题。</p><p> 作为教师要有文本意识,所谓文本意识就是教师要对教材长时间反复的研读,要有文学创造思维,学会推测,这是撬动学生的思维点,那么推测就相当于一个支点,在研读时应该带着浮想联翩的学习方法去阅读,教师还要建立单元意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归纳出单元语文要素,而且还要考虑到单元内的各课之间的联系。</p><p> 总之听了本次讲座,我有很大的收获,明白了,我在教语文,我要带领学生学语文,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我会不断学,不停想,把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品质提升上去,让孩子们更爱阅读。相信我们的脚步可能会跌跌撞撞,沿途的风景一定是瑰丽无比的,让我们教师和学生的心一起湿润起来吧!</p> 王淑艳 <p> 芳菲四月,万物吐新。4月28号学校组织统一学习收看了北京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于松建老师的《琥珀》一课及郑丹主任的点评。这不仅是对老师线上教学的引领,也是给今后我们对于统编教材学习指引了方向。</p><p><br></p><p> 于老师说,我们语文老师要有文本意识和单元意识,研读教材是我们语文老师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仅要求学生反复读课文,教师也一样,多次研读课文才能读出第一次看不出来的东西,正是因为反复研读文本的基础,于老师才有这么精彩《琥珀》的课堂设计,从看图片猜词语引出“推测”一词,捕捉到撬动全文的核心,学习课文的支点,展现给我们一个从基础学习到深度学习的教学过程。于老师谈到老师还要有具备第二个意识,就是单元意识,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不是孤立存在,它呈前后勾连,螺旋上升的阶梯状态,互相呼应。于老师在上这节课时,充分利用学生在四年级上学期多角度提问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到练,从课内到课外到整本书的阅读,形成阅读的三级体系。</p><p><br></p><p> 最后郑丹主任从夯实基础妙趣横生,学生指导教有深度,思维阶梯实现基础学习向深学习转化三方面来点评,指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p><p><br></p><p>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疫情阻隔了我们面对面交流与沟通,但并没有阻挡我们研学的脚步,一路前行一路芬芳。</p> 丁晓春 <p> 今天有幸聆听了于老师执教的《琥珀》一文,感受颇深。</p><p> 于老师课堂在上精心设计了“推测”一词的教学,引人入胜。先是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理解“推测”的词义。然后以琥珀的特点为根据,引导学生感受琥珀的形成,进一步理解“推测”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有层次地展开琥珀的特点教学过程。其次,在讲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中,老师以表格形式出示,让学生在表格中一目了然地了解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p><p> 在教学中,于老师针对重点难点的词句展开重点教学,而不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内容的安排有详有略,课上点拨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于老师把每个需要探究的问题都研究非常透彻,使学生掌握读书方法,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p><p> 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联系各种已知条件来认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在实践中展开合理的想象来认识事物,了解世界的能力,掌握科学读书的方法。</p> 李君 <p><br></p><p> 学无止境,收获良多</p><p> 4月28日在线上有幸聆听了北京市朝阳区中心小学名师于松建老师执教的《琥珀》一课,我感觉真是如久旱逢甘霖,一场及时雨。由人教版教材向部编版教材转换我一直都处于茫然,一头雾水的状态,但听完这节课我感觉豁然开朗,感悟颇深,收获良多。</p><p> 通过学习我知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魅力所在,教师要有文本意识,要认真研读教材,研读才能涉猎更多的语文资源。还要兼顾单元意识,统编教材制定的每一课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为了实现每一单元语文要素服务的。还要养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级体系,重在给学生养成阅读思考的习惯,多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要考虑不同单元要素的联系,进行整合,重组,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师还要有教材意识,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课文并不是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要把握好单元要素,探索课文功能。实现它该有的教学价值。《琥珀》这篇课文就交给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p><p> 做为一名语文教师还要在课上注重词语教学和文本的阅读。课上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词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要在课上进行不同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潜能,由一篇到一类阅读科普文的跨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学习变的有兴趣,让学生越来越有智慧。</p><p> 通过学习,我觉得部编版教材真的是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学有指导,教有深度,思维进阶,实现基础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化。部编版教材专治各种不读书,让学生多读,多思,多悟。我觉得我听的不仅是一节课,它所涵盖的是我们今后对部编版教材的合理化的把握和运用实践。今后我会不断探索,学无止境,永不停歇。</p> <p> 教师学习、备课、研修、评课是每一学期的常态工作,教师的职业是与学习相伴的,更需与时俱进,时时刻刻保持学习之心,离开三尺讲台,不离学习研修。在这居家学习的特殊时期,经纬的老师们虽不能与专家们面对面地交流沟通,虽不能与同事坐一起进行研讨,但通过屏幕,我们依旧用执着的精神学习线上名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以文字、语音、视频等形式相互交流切磋与发表观点。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春天的到来,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教研的脚步,研修我们一直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