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一本书,凝结一种爱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班主任

柠檬色的秋千

<p>  </p><p> 好书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洌,清澈明净,还可当镜子映照自己,启迪智慧,沁人心脾。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本好书,不断地给予教师营养与活力。</p> <p>  </p><p> 2016年秋,在学校“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开班仪式上,我第一次邂逅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并与它结下不解之缘。</p><p><br></p><p> “哪有时间读书?”这是当时大家内心的第一反应。在“读书沙龙活动”中,高校长提议读“从哪儿找时间,一昼夜只有24小时”,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与思想碰撞。是的,唯有读书,多读学术著作,才能解决青年教师目前的困境,把教师真正从“劳而无获”“忙而微获”中解脱出来。教师若没有“源头活水”,怎么可能教出好学生来?</p><p><br></p> <p> </p><p> </p><p> “我认为从事班主任工作,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我喜欢上课,也很享受做班主任的快乐!”汪爱华主任曾这样说道。她这番与众不同的感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p> <p>教育界泰斗顾明远先生与汪老师的合影</p> <p><br></p><p> 后来,我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找到了她成功的答案。只要“育”好了人,班级管理自然是水到渠成,教学工作自然也会事半功倍。</p><p><br></p><p> 2019年秋,我新接手了五年级一个班,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心经”引导下,我的班级管理工作渐臻佳境。其中,让获益匪浅的是第82条“怎样教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和第83条“要掌握与个别学生谈话的艺术”。</p> <p><br></p><p> 一次大课间,屡次违纪的小鑫和内向敏感的小博因为疯狂打闹,被大队部通报批评。两个性格迥异的孩子,很明显小博具备进行自我教育的首要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小鑫则是一个对粗暴教育习以为常的孩子,对他根本就谈不上自我教育。</p><p><br></p><p> 其实,事情很简单,就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写说明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小博因委屈、气愤而落泪的心情平复了,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与不足,因损害班级荣誉而产生了自责,并决定要多做好人好事来弥补。很明显,小博的自我教育已经到位了。我对他的做法给予了肯定,表示相信他能说到做到。实质上,我对小博的信任也是自我教育的前提,使个人的荣誉和尊严起作用。</p><p><br></p><p> 一开始,小鑫面不改色,避重就轻,罗列了10条毫无意义的保证,符合他一贯的违纪“风格”。毫无疑问,他既不会又自我教育的意识,也不会接受批评教育。于是,我避开和他“正面交锋”,决定“迂回包抄”,从“赏识教育”入手,先让他说一个自己的闪光点,在他尴尬的沉默中,我表扬了他爱劳动的行为,认为他也是一个有集体荣誉感的人,这让他很诧异。</p><p> </p><p> 在长达20多分钟的交流中,虽然他的话不多,但这块“顽石”已经出现了一丝裂痕。我建议他和卫生委员一起巡查楼梯间卫生,用来弥补班级“损失”,他也愉快地接受了。没想到,他居然坚持住了,在班会总结时,他竟主动要求长期巡查清洁区。因为这使他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表扬,找到了在这个班级中存在的价值。原来,这个看似什么都不在乎、四处剑拔弩张的“刺猬”也是有自尊心的,也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p><p><br></p> <p><br></p><p>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小鑫的身上创造了自我教育的另一个必不可少条件——要使受教育者自己正在成长,懂得并能体验到:自己今天比昨天有长进,人类的美德正在进入他的心灵。</p><p><br></p><p> 每次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都会有不同的发现,思想总会或多或少的受到触动,一粒“成长”的种子也慢慢在我身上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一种名叫“师爱”的果子。我对“教书育人”这份职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p>

自我教育

苏霍姆

林斯基

教师

班级

小鑫

小博

班主任

建议

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