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总 序</p><p> 2020年2月1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开始在全国肆虐的时候,北国之城讷河市雨亭街道社区发布抗疫志愿者征集令,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甚至是下岗待业的人纷纷请缨,主动走进抗疫前线,听从雨亭街道文化社区的指挥,组成了一支抗疫巡逻小分队。</p><p> 他们的年龄从二十出头到年近七十,他们从北方正月天寒地冻的冰雪中走来,从人们对病毒肆虐的惶恐中走来……那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刻,甚至有一例确诊病例就出现在他们服务的一个小区;他们迎着二月料峭冷风战斗,疫情随时变化,抗疫策略随时调整,他们随时听从命令;他们坚持战斗到了三月、四月,北国之春已来到,国内疫情得到了控制,所在的城市正有序恢复正常……</p><p> 这六十多天里,他们在社区各卡口值岗,街道巡逻,制止劝返,宣传动员,入户排查,及时反馈疫情信息,提供抗疫最前线的一手材料,随时替岗,为有困难居民代购物品……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他们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他们的防护只是一个自带的口罩,他们的装备只是一个红袖章,绿胸牌!在最初没有车辆提供歇脚地的时候,在四五个小时,七八个小时里,他们只能一层层穿上自己最厚的衣物,抱着热水袋站在外面!他们不提出任何要求,只一心希望能为家乡人的健康平安尽一份力量,只希望疫情早点得到控制。他们就这样用脚步丈量讷河的大地,用坚定目光和赤诚身心守护在雨亭文化社区的每个街道、卡口,甚至每户人家门前……</p><p> 他们是退役军人,是环卫工人,是个体经商户,是放假休整中的教师,大学生,是退养退休的老人,是社区居民中的爱心人士…… 他们的初心很简单,也与名利无关,他们低调至极,有的还说别宣传自己,那些一线医护人员、警务后勤保障人员他们更辛苦;他们也互相安慰,鼓励,支援,在抗疫战役中结下真诚友谊!</p><p> 我来不及记录他们所有顶风冒雪、披星戴月、坚守岗位的日常状态。可所有经过他们身边的人们会记得那一个个的红袖标、蓝胸牌,那一双双口罩上明亮的眼睛……唯以这系列美篇图文记录他们的名字和身影!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他们真正践行着无私、奉献、忠诚、勇敢的志愿精神,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他们无私无畏地传递着爱与暖,散发着光与热!</p><p> 图片及名单素材来源:文化社区疫情巡查群赵秀玉、夏善志等各位群友志愿者,感谢你们!</p> <p> 第一集,再上战场——一名退役军人志愿者没有硝烟的"战役"!</p><p> 2020年2月7日,我开始记录这样一群人,他们正在参加一场"战役"!这是一场令人揪心的"战役"!当你看到那么多人陷于乏力、发热、咳嗽……甚至毫无征兆的就被感染,而你只能戴起口罩,隔离,隔离,隔离……冲锋在一线的,是医护人员,是军警部队,是总理部长,是所有跟防疫物资设备通讯有关的人……</p><p> 随着疫情发展,当防控关键落在农村、社区时,这里就是急需人力的一线阵地!缺人!缺人!缺人!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他叫夏善志,是退役军人,是讷河雨亭街道文化社区第一个报志愿者的退役军人。从2月2日上岗一直坚持在巡逻岗位,而且自己带车,自己加油。上岗五天后,大家才知道,他有脑梗的毛病,刚出院没多久,大家劝他上车里待一会儿,因为脑梗病人怕低温,有危险,可他还在坚持,任劳任怨。为参加志愿者活动,得知要在外面巡逻,他特意花200元钱买了一条加厚棉裤。因为棉裤太厚了,没有外裤可以套,只能直接穿着上岗。寒风里,他不停的劝说街道上闲散人员,耐心解释上级文件,解答问题,这是寒风冷雪里的坚守,这就是一名退伍军人的阵地!在这战"疫"最艰难的时刻!军人退伍不褪色!坚守,只为我们有更平安的明天! </p> <p> 第二集 志愿者奋战在元宵节!</p><p> 2020年2月8日,农历正月十五,你,穿着厚厚的棉衣棉鞋,戴着口罩,帽子也捂得严严实实,我不知道你是谁,可是我知道你为了谁!我看不清你的年龄,可我看到你,帽子边斑驳双鬓,还有你帽子外密密的霜花……这一天我知道了你来自讷河市文化社区,来自联通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教育系统……是委员,是小区党员志愿者,是退役军人,也有非党人士,你有名字——志愿者……</p><p> 元宵节的红灯笼高挂,你只能远远看着他们买菜回家团聚!因为这条不短不长的街道,是你坚守的阵地!还有这最难管理的平房胡同口!只有你站在这里,才能减少那些人不必要的外出和闲杂!有时,你还得过问下这种无通行证的车辆,给他讲解政策、接下来的麻烦、劝他早点回家!</p><p> 你熟悉了这里的每个转角,每栋楼区,每户人家……你练就了查看不同出行目的人的火眼金睛!你变身成了多面手,成了咨询家,成了解说员,成了看护者,成了有时受人感谢的指引者有时让人误解的"多事佬"……</p><p> 你遭过多少白眼、冷语、斥言,你甚至冒着挨几拳的风险,依然坚守在这里!坚守在每个胡同口,出入人员繁杂的、有聚集感染危险的阵地!</p><p> 你说:咱啥也不图,就希望疫情当前,能为家乡人做点事,能让家乡人多一份平安!你相信,短暂的困难,换取的是长久的平安!是啊,我们都相信!你与常人的区别只有这一个,红红的袖标!可你与常人不同的更是一颗明亮的心,一种奉献,一份坚持,一腔仁爱情怀……</p><p> 这是鼠年里的元宵节夜晚,你守着的是身后的万家灯火!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女兵,你也战斗在节日的夜晚!你,连夜赶来,是放心不下你的兵!你,更放心不下这特殊时期的岗位,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所有的叮咛,嘱托,部署,只想细致,再细致……</p><p> 这是元宵节的夜晚,文化社区办公室的灯火通明。这场战役还在继续,这灯火就要一直亮着,直到胜利的那一天……</p> <p> 第三集 抗击疫情,我们坚守在一起! </p><p> 2月9日,农历正月十六,天气阴,黑龙江讷河,最低气温零下24度。雨亭街道文化社区的志愿者们继续坚守在各街口卡位,巡逻,劝阻路人。他们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岁数得有六七十,可她(他)还那么认真,!还有这年轻人,还是个正在读书的孩子,是爸爸妈妈手里的宝贝!</p><p> 你们已经坚守了好多天!你看到了路人们由原来的不在乎到服从命令,提高了警惕!你的目光坚毅!你的心中装着千家!你说我要守好这个特殊的门!和我的战友战斗一起!我们的队伍在扩大,我们都是抗疫志愿者!我们要不停的走!也站成一扇门!或者成为标语的一部分!更要不停的说,认真的记……你把每一个细节都看到,只希望不要遗漏,不放过任何不想看到的可能……你刚刚做完环卫清洁工作,来不及换下衣服接着做志愿服务,站成一道特别的风景……其实,我们都是为了这个美好的家园!还有很多很多的你,与这旗帜一起,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的战线上高高飘扬!</p><p> 多么希望,家园的大门早点畅通无阻,家园的人们都笑语欢颜在大街小巷……</p> <p> 第四集 零下26度,只靠一双脚的巡逻</p><p> 2020年2月10日,讷河雨亭文化社区抗疫一线志愿者们已经站了好多天,在人员繁杂、出入众多的重要路口!很多人没有可以临时休息的车,没有可以歇脚的地儿,一站就是四五个,七八个小时……也有一辆辆巡逻车载着同样是巡逻人穿梭而过,你知道,踏实的脚下,才是真正的阵地!站着的你,更加高大!其实,你们岁数大的六七十,岁数小的二十出头,你们多数伤病在身,都是咬紧牙挺着,什么也不图,一分钱不要,都是一颗红心义无反顾的加入这个队伍……是啊,这活太累了,也太危险了,离路人最近,说的话最多,刚开始来的志愿者连一次性口罩都得自己带,自己车不能开出来,有的要走过半个城区到岗,连件保暖的马甲大衣都没有,还有许多人的不理解,可他们依然坚持下来……只有亲自感受过、并肩战斗过的人,才能称为战友! </p><p> 你们敢管敢拦,还得循循善导,不厌其烦……你要细心核查每一个可疑车辆!你甚至要变身民政工作人员,殷殷牵挂旁边平房里独居的贫困老人……你们站了一天,家人都跟着牵挂!甚至为了家人安全,把爱人、可爱的孩子送走,自己隔离一人在家……</p><p> 你们劝回遛弯的,遛狗的,锻炼的,还有各种借口买东西的……好人还是很多的,一位给超市送货大哥看志愿者这么辛苦,连续几天都站在寒风冷雪中,特意煮了热乎乎的鸡蛋带来!可是,真没时间吃啊!谢谢了!</p><p> 你只是简单的心愿:大爷,你快回家吧,我是很想早点回家……</p> <p> 第五集 退役老兵志愿者巡逻队——退伍不褪色,抗疫护家园!</p><p>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狙击战一线战地,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巡逻值岗志愿者队伍,他们是退役老兵,在讷河市雨亭街道文化社区退役军人事务委员赵秀玉号召下临时组成。他们有的年愈六十,有的身患疾病,有的做完环卫清洁又戴上袖标当志愿者,有的是下岗待业……他们当中大半都是党员,当疫情来临,他们冲锋在一线,在大街小巷各个卡点路口宣传防疫形势,劝阻引导居民行人不要聚集,闲逛。他们站在寒风冷雪里,用脚步丈量阵地,用不厌其烦的话语劝返行人。他们的防护只有自己带来的薄薄的一次性口罩,用冻僵了的手拍摄上传巡逻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第一手的资料和建议,为社区和上级政府及时调整抗疫方略提供宝贵意见。随着疫情变化和政府部门调整部署,他们又随时变换岗位,在社区三个卡口值岗中扛起半壁江山……他们什么也不图,只一腔热血为了保护家园平安,保护居民健康!他们经受着路人的白眼,旁人的嘲讽,可他们还是随时待命,随时到岗,尽职尽责,发挥着军人的本色!</p><p> 当年的军功章还在闪亮,一样的巡逻站岗,退伍不褪色,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的地方就是哨岗!国家有难,家园有难,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提高警惕,保卫家园!</p><p> 他们是02年辽宁武警部队于波,01年吉林武警部队王超,87年辽宁武警部队赵建国,90年81239部队夏善志,李鸿铭,05年沈阳65319部队武东海,00年沈阳65319部队刘玉山,还有汪瑞祥,丁长安,兰野,张志新,杨春晖,吕翔宇,陈剑……他们在今天有个闪亮的名字:雨亭街道文化社区抗疫志愿者退役老兵队!</p> <p> 第六集 20日巡岗坚守,危急时妥善救援!——赵秀玉与她的志愿者团队</p><p> 2月13日,新冠病毒疫情战役持续中,连续奋战了20多天的讷河市雨亭文化社区委员赵秀玉终于给家里的孩子做了一顿像样的饭!</p><p> 疫情开始后,她负责文化社区南片区近千户居民疫情情况调查,白天还要带领志愿者站岗巡逻,晚上挨个给情况不断变化的特殊居民打电话,摸排上报各类外出返回人员及家人身体情况。打完电话经常是21点以后,还要接着进行全天情况梳理总结,为志愿者解决各类问题,上报巡查中发现的典型性问题,为上级部门及时调整工作方案提供了第一手的宝贵材料。</p><p> 巡逻中她喊哑了嗓子,磨破了嘴,冻伤了手,一边接打电话调查协调各方面信息,一边随时劝阻引导出入人员,有时也为不能给志愿者争取来一只口罩而难过的哽咽……</p><p> 2月14日这天上午,当她和退役军人志愿者刘玉山、61岁老大姐王丽娟在兴业家园东平房区巡逻时,遇到巴树凡老大爷求助,说他患有心脏病的老伴从昨晚开始心脏难受,现在情况加重,他不知怎么办才好,就想到了求助这些巡逻工作人员。赵秀玉急忙拨打110、120电话,并紧急调来附近巡逻的退役军人志愿者夏善志、黑大学生梅文翰,几个人先赶往求救居民家中,又帮助巴大爷找来他儿子。数分钟后他们又引导120急救车准确到位,在120工作人员指导下抬着患者送上急救车,使患者脱离了危险。赵秀玉等人临危不乱,细心协助,后来又留下电话给巴大爷,解决戒严期间小区限制出入等问题。</p><p> 她说,居民有事找到咱,咱就一定要帮着解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她说,我只是千千万万个社区工作者中一员,他们也都是这样工作的,他们更辛苦……</p><p> 这一天,她又帮着一个不识字的居民联系买降血压的药……这已经是她和她的志愿者们每日工作常态!</p><p> 抗击疫情,保证民生,党和政府与我们在一起!我们有信心战胜疫情!</p> <p> 第七集 抗疫志愿者"排雷班"!</p><p> 2月19日,齐齐哈尔讷河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关键时刻,有一群深入到各家各户排查的"排雷兵"!他们是社区志愿者,"是一群最可爱 、最可交的人,在这个时期,冒着生命危险,能把生死不顾,来支持这场战役,这是常人做不到的!"(赵秀玉)。他们要走访的雨亭文化社区包括南北片各大楼区平房区数户人家!学子嘉园,二委平房,三委平房,百批平房,学苑小区,文化小区,贵银名苑,书香花园,各种单体楼,检察院楼,财政楼,燃料楼……整个文化社区,都有志愿者身影!满打满算一天时间完成。时间紧,任务重,一个人是7栋楼700户,俩人一起搭伴走,加起来是1500户,如果这同伴在办公室里忙填表,出不来,一个人用一天时间是走不完的,。关键时刻,志愿者们又冲上前阵,与社区工作者共同担起"排雷兵"!刘玉山他们是楷程学府,李鸿铭他们走访在学子家园,夏善志他们是百批十栋房……这些志愿者在每个片区里留下他们的影子。</p><p> 他们的入户走访,背后是更多家人的支持!王超和他母亲相遇,就像过去打仗时期,路过家门不能回的感觉,只能隔着门窗说了几句话……委员孙永红看实在忙不过来,把自己的儿子也叫上阵,全家总动员……王丽娟老大姐自从当了志愿者,一直坚持到现在!当她们走访进到书香花园一栋楼时,王姐刚到门口转身就跑了,原来她老爸今天过生日,一家人正在屋里给老爸过生日,她为了参加这场战役,只能牺牲和老爸团聚过生日。她说,咱们一线的人是高危人群,不连累家人,隔着门,看看老爸……</p><p> 一天的入户排查太辛苦太累了。以前巡逻站岗是冻得心在抖,现在爬楼入户是热得满头大汗。每个人都拼命的工作,挨家挨户敲门调查。一条条信息记录,一户户情况摸排,只为排出任何一点可疑线索。看着家家门上这大红福字,只希望每个人家都吉祥平安!走酸了双脚,喊哑了嗓子,中午饭顾不上吃,有的小组直到晚上七点多才全部走完!</p><p> 这就是抗疫志愿者"排雷班"的一天!而明天,他们将继续战斗,继续巡逻!</p> <p> 第八集 出兵营,抗疫情,他只想有个最暖的家!</p><p> 2020年2月初到3月中旬,四十余天里,退役军人王超以志愿者身份一直战斗在家乡讷河市抗疫一线的阵地上!卡口值岗,街道巡逻,宣传动员,入户调查,反馈信息,随时替岗,为有困难居民代购物品……</p><p> 青春奉献为家国,入伍立功有作为。王超在部队里入党,荣获过三等功,2001年从吉林武警部队退役后,王超曾工作在多个岗位,现在是广州一个食品生产公司经理,今年这个特殊的春节,刚度过35岁生日的他,以军人特有的责任感,使命感,冲锋在抗疫一线,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守护在大门口,保护一方家园,他也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他关爱弱势群体,乐于助人,看到兴业家园这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出门不便,主动搀扶,帮助购买物品,又送回小区单元门口!他忠诚职责,尽心尽力,总是提前到岗,不管多晚也等到接岗人来才走,每个与他同岗的人都赞许他!</p><p>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大疫之下有大爱,幸福总会在辛苦付出之后到来!</p> <p> 第九集 "您好,出入卡口,请您扫码!" 2020年的这个春天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季节,随着新冠病毒疫情发展趋势变化,全国抗疫全民战正持续进行!为了更好的掌握出入人员流动情况,及时排查各类人群,使防疫工作做到最底层,最细微处,现在出入家门小区,经过各卡口处时,我们都要扫码做出行登记。虽然比疫情前要麻烦一些,但经过政府大力宣传、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详细解说,居民们逐渐接受并学会使用扫码登记,这要比手写登记安全快捷很多!扫码,成了出行必过的一道程序,刚开始总得有个适应过程!为了抗疫大局,绝大多数人还是积极配合的!雨亭街道文化社区的卡口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耐心宣传,讲解怎样扫码!</p><p> 白天还好,到了夜晚,返乡接站办事出行的人也不少,卡口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带着手电筒,拉起简易灯,二十四小时守候,为大家提供引导服务!</p><p> 为了让行人及车辆快速通行,志愿者们宁肯自己多走几步、多往前站,亲自把二维码递到行人前,力求少停留快通过!也有手机扫不了码,或没带手机出行的人,那就手写登记吧,不落下一人,只为家园平安!社区领导与各卡口执岗人密切协调,相互鼓劲,共同作战!这群可爱的人们从正月奋战到二月,从巡逻站岗到入户调查,又到卡口执勤,督促扫码,哪里需要就战斗在哪里!他们是抗疫一线的哨兵,是平安家园的守护者!</p><p><br></p><p> 有些感动,润物无声,有些力量,见微知著。我们都在努力,因为,希望从不褪色!</p> <p> 尾声 致敬每一个温暖的名字,每一份温暖的光!</p><p> 他们是退役军人:克服腿脚不方便依然坚持就近值守的于波,……兢兢业业的王志学,高度负责任、敢于发声的老党员丁长安,默默无闻的张志新,张野,老党员赵建国,一直坚守不掉队的刘玉山,第一个报名、坚持到最后、义务出车宣传的夏善志,严格处理、不放过任何可疑情况的李鸿铭,热情、友爱、乐于助人的单身暖男王超,还有王树华,汪瑞祥,吕翔宇,兰野,徐春辉,武东海,李长存,张守伟,赵强,修月财,朱志贵,武海涛。致敬!最艰难时刻冲锋在前、勇担重任、无怨无悔的战士们!</p><p> 其他行业志愿者有:陈宇,赵鹏,六十一岁热心的老大姐王丽娟一直坚持到最后,医学院放假回来的小美女护士马晓云从寒雪飘飘时开始,一直坚持到第一场春雨濛濛下,正在绥化学院读书的好青年侯仁颉,黑龙江大学在校的优秀学生梅文翰;马福均,叶梧桐,齐国山,陈龙,郝金凤,马雯之,丁健,曲春雷,王海红,孙艳焘,王丽娟,董洪庆,蒋世杰,于艳敏,郝宝国,中交隧道工程局李承伍;周文莱,李超,陈路,赵明丽,陈剑,吕佳文,刘志起,董秀兰,王立明,王春生,高珊,高大鹏,黄驰宇,高建伟,刘明利,高旭东,汉维兰,郑德鹏,市人民医院于洪明;徐广健,张程娜,吴丽华,吴英,王宗山,李志发,玉华超市的老板樊邦元;永达超市的老板黄雪路;孙福军,王爽,刘亚凤,桂洪岩,齐道利,高波,陈桂新,任河,高彦立,许立光,郝明星,陈天亮,刘金波。还有没来得及用图片记录下来的志愿者:赵林森,张中富,罗万学 ,赵磊, 周涛,张亚强,刘占岐,张洪影,徐永琦,郑雨生,邵润峰,尚泽坤,于长波,李雨新,杨茂林,刘晓辉……</p><p> 致敬这些各行各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志愿者!</p><p> 昨日,戴上口罩,您是冲锋一线的战士;今天,摘下口罩,您还是守护家园的卫兵;明日,你依旧是人群里满溢爱心的光!让我们看看您春风里友善的面容,让这篇记录留下每一个暖暖的名字。</p><p>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再一次致敬每一位抗疫志愿服务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