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您好,感谢您能参加我们的活动。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蔓延,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特殊的假期,不管是大人和孩子都被关在了家里,所以无形当中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时间也延长了许多。疫情期间父母与孩子如何和谐相处?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有些父母则是好好利用此次时间,增加了与孩子之间的亲子感情;但也有一部分父母由于家庭教育不当,造成亲子矛盾频频被激化。那么,在疫情期间,家长该如何与孩子和谐相处呢?针对这个话题,我们从如何与幼儿相处、幼儿规律作息、与幼儿在家的居家活动等,三方面来说一说, <b>一、如何与幼儿相处</b><div><b><br data-filtered="filtered"></b>(一)学会倾听孩子 <br data-filtered="filtered">当孩子和家长交流的时候,家长不要无视孩子说话,要耐心的听孩子把话说完,必要时还要做出积极地回应。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的父母对自己的爱,让孩子知道父母是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孩子以后才会勇敢的向父母吐露自己的心声。另一方面,从孩子的表达上面,也能感受到孩子的喜努哀乐,更加了解到孩子的生活状况。<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二)学会尊重孩子 <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时,家长不要一致完全否决。而是应该让孩子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其实孩子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逻辑能力,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问题,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你要相信孩子的选择。当与孩子友好相处之后,父母的意见孩子有可能会接受的更快。<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三)学会观察孩子 <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对于孩子的各种行为,家长不要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孩子,应该要多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和兴趣爱好,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自己能够独立的完成事情。家长还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在家长肯定的背后,认为自己非常厉害,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以后会越来越好。<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四)父母如何面对幼儿的情绪 1、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br> 要让孩子喜欢自己,家庭要给孩子认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不良情绪带给家庭、带给孩子,要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自己的孩子,让身处其中的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获得安全感,让其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br> 2、让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br> 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情绪,说出自己心里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只有知所想,才能知何解。平时,父母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有情绪的时候,趁机引导孩子知道“妈妈好高兴哦”“恩,我很伤心”等让孩子知道原来人是有那么多情绪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句式“妈妈很生气,因为……”“我感到有点难过,是因为……”来告诉孩子自己的情绪来源,同时你也可以问孩子,“你是什么感觉啊?”“妈妈看见你很生气、难过,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等对话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及发现自己情绪的原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敏感度。<br> 3、让孩子体验情绪,洞察他人情绪<br> 游戏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要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体验自己的情绪,感受别人的情绪,知道自己和他人的需要。除了父母与孩子要交流自己的情绪感受外,我们可以透过说故事编故事、角色扮演和孩子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感觉和前因后果及利用周围的人、事物,来引导孩子设想他人的情绪和想法。从他人的情绪反应中,孩子会逐渐领悟到积极情绪能让自己和对方快乐,消极情绪会让自己和对方造成痛苦,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如果幼儿在表达情绪与控制情绪之间取得平衡的话,便能以建设性的态度表达强烈的情感,而且控制对自己、对他人有伤害的情绪表达方式。<br> 4、让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br> 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激发人体的潜能,使其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维护心理健康;消极的情绪体验只能使人意志消沉,有害身心健康。为此,学会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情绪,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父母,要培养孩子乐观地面对人生,自己首先对生活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孩子的情绪受父母行为的直接影响,与孩子相处时,父母必须乐观一点。 在教育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人生时,除了多与孩子交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首先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予鼓励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进取,克服一些他现在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和措施保持乐观。<br> 5、教会孩子适当宣泄不良情绪<br> 人在精神压抑的时候,如果不寻找发泄机会宣泄情绪,会导致身心受到损害。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泪水含有的毒素比较多,用泪水喂养小白鼠会导致癌症。可见,在悲伤时用力压抑自己,忍住泪水是不合适的。另外,在愤怒的时候,适当的宣泄是必要的,不一定要采取大发脾气的方法,可以采用其他一些较好的方法。例如:在盛怒时,不妨赶快跑到其他地方,或找个体力活来干,或者干脆跑一圈,这样就能把因盛怒激发出来的能量释放出来。<br> 除了以上那些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利用绘本引导法,绘本宣泄法,留声机等形式。绘本引导法与宣泄法,主要是通过阅读情绪类绘本,学习控制宣泄自己情绪的方法,现在推荐几本情绪类绘本,您可以看一看。留声机,是指为幼儿设置一个可以倾诉的地方,如:提供一个录音机、手机、纸箱等,幼儿可以通过录音、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div>情绪类绘本推荐<br></div>(一)《生气的亚瑟》<br>(二)《生气汤》<br>(三)《啊!烦恼》<br>(四)《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 生气》<br>(五)《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br> <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b>二、在家如何养成规律作息</b><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良好的作息不仅对幼儿成长发育有益,同时也可以让家长培养幼儿的时候有事可做。在这里也家长要尽量保持孩子的生活起居在所有时间里的一致性。长期做下来,孩子自己也能学会独立按一贯的生活规律来制定合适的作息时间表。一旦孩子习惯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那么时间观念就已内化成他自己的一种宝贵素质,自我意识的控制力与意志力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div> <h3></h3><div><br></div>7:30——8:00 起床、整理床铺、洗漱<br>8:00——8:30 早餐<br>8:30——9:00 餐后整理(收拾桌子、洗碗)<br>9:00——9:30 亲子阅读<br>9:30——10:00 亲子游戏/亲子手工/亲子运动<br>10:00——11:00 自由游戏(拼插、折纸、泥工)<br>11:00——11:30 午餐<br>11:30——12:00 餐后整理(收拾桌子、洗碗)<br>12:00——2:00 午睡<br>2:00——2:30 水果时间<br>2:30——3:30 亲子绘画<br>3:30——4:30 亲子运动<br>4:30——5:00 照顾植物(幼儿自己种植或是照顾家 里植物,浇 水,观察) <br>5:00——6:00 自由游戏<br>6:00——6:30 晚饭<br>6:30——7:30 家庭互动时间(游戏、玩牌)<br>7:30——8:00 睡前洗漱<br>8:00——9:00 睡前故事时间 <h3></h3> <b>三、与幼儿在家的居家活动。</b> (一)专注类游戏 1、拾豆子<br> 将三种豆子红豆、花生、蚕豆装在一个碗中,和幼儿同一时间开始,各自捡出一种豆子放在自己的碗中,看谁捡的快。<br> 2、纸牌接龙<br> 纸牌分为两部分,幼儿与家长各拿一部分,看到相同的牌就把两个牌之间所有的都归自己所有,最后谁的手里牌最受即为输。<br> (二)运动类游戏 1、登上膝盖山<br> 与孩子面对面站着,并握住他的双手。在握住孩子双手的状态下,让孩子的脚慢慢的爬上你的膝盖。牢牢握住孩子的双手,让孩子保持平衡不掉下去。<br> 2、穿越障碍物<br> 用胶带当“警戒线”,在家中过道之间制造一些“难关”,孩子可以尝试穿越障碍物,不碰到胶带,练习动作灵敏度。<br> (三)音乐游戏 1、布谷鸟<br> 准备四个小碟子,找两种标志物,放核桃拍手,放瓶盖拍手,要跟随音乐的节奏来拍手,这种音乐游戏最能锻炼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幼儿的专注力。<br> 2、小了白了兔<br> 两人配合游戏,这类音乐游戏,一般都是练习幼儿的节奏感,以及手眼协调能力的。<br> 正确的相处方法离不开合理的作息,合理的作息离不开丰富的内容,三者之间缺一不可,也许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会付出很多,但是我们收获的远比付出的要多,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加油,改变从今天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