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课《琥珀》观后感</p><p> ——双鸭山市实验学校邹凡晶</p> <p>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p><p>“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病毒无情人有情,虽然病毒来势汹汹,暂时阻断了我们师生在一起的日子,但是为了能给孩子们送去知识,在教育部的要求下,全国的学校都实施了线上教学。因为“线上”课毕竟不同于“线下”课,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4月22日下午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举办的《中小学名师线上教学示范课公益讲座》活动犹如春风送雨,为我们一线教师的线上教学起到了更好的滋养和补充的作用。</p> <p>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p><p>4月28日下午14:50-15:40,我有幸聆听了由于松建老师主讲、郑丹老师主评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课《琥珀》,整个讲座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于老师精彩的课程设计,至今让我难以忘怀。</p> <p>庐山自古不到处,得与幽人仔细穷。</p><p>在题目讲解上,老师别出心裁,巧妙的利用联系字的偏旁与直观的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琥珀的稀有性。这种学习形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和激发了对学习的渴望,避免了以往课堂教学的沉闷,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如此精妙的引入为这节成功的课堂奠定了基础,让我在听课的时候耳目一新。</p> <p>本课的字词解决非常到位,特别是看画面想象词语的这一设计,既培养了学生们思维能力,又引导学生把画面转化成文字。从而使画面与文字结合,让词语富有活力。文字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机,富有画面感。最大的效果是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视觉形象中,加强了对语文信息的理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在多音字的讲解中,也是细致入微,把多个读音的意思都讲出来,培养学生能根据意思来确定字的读音。</p> <p>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p><p>在课文的讲解中,于老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首先是学习的方法,于老师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阅读,这种方法就是“问题清单式”的学习方式。于老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找寻依据,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而使学生顺其自然地掌握了课文的核心内容。其次是教精心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于老师还精心设计了“推测”一词的教学,先是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地深刻理解“推测”的词义。然后以琥珀的特点为根据,紧紧抓“根据……推想……”的练习,引导学生深入地感受琥珀形成的环境,使学生了解琥珀的科学价值,进一步理解“推测”一词在句中的意思,学习由已知推想未知的思维方法,有层次地展开琥珀的特点、形成、发现的教学过程。</p><p>于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求知心切,积极性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大有好处,既解决难度较大生僻晦涩的科学知识,又降低了坡度,真正的做到了深入浅出,化深奥为浅显,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p> <p>不许诙谐唇舌省,无需思考脑筋磨。</p><p>最后郑老师评课中讲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从学生发现问题到有价值的问题最后一起来解决问题,本节课夯实基础,妙趣横生,线上的教学是有时空性的,从初读到再读针对学生有很多自学时间,从抽象思维到具体思维,激发了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学有指导,教有深度,从局部到整体,内容到写法,来唤醒之前的知识点,巧妙的归纳学习分类清单联系语文课后题,这样的思维进阶,实现基础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化。</p> <p>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p><p>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真正魅力,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对话的课堂”、“开放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p><p>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p> <p>作者:双鸭山市实验学校 邹凡晶</p><p><br></p><p>简介:本人2009年参加工作小学语文、数学教师,市局级优秀教师</p><p><br></p><p>通讯地址:双鸭山市实验学校 邹凡晶</p><p><br></p><p>电话:1504690405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