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聂广琴老师这节课,导语直接扣题:“长江水啊,你从世界最高处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东雪山奔流而来”,吟咏出一系列描写长江的诗句,大气磅礴。然后用视频介绍各拉丹冬,冰川形态万千,流水走出冰川,汇集成万里长江,从亿万年沧海桑田中流到今天。形象直观!接着介绍了作者马丽华和她写这篇文章的机缘——1987年3月上旬,作者跟随中影摄制组走进各拉丹东,领略到壮美的雪山和奇异的冰塔林的景色,写下了这篇游记。接着,介绍了这篇文章的文体——游记及其三要素:所至、所见(闻)、所感。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引领学生思考:作者去了各拉丹东的哪里?分别看到、听到了什么?作者有哪些感悟和思考?在扫除字词障碍后,听读课文,关注“所至”,探寻“旅行之美”:1、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了什么?2、本文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也是以“我”的游踪来组织材料。然后让学生朗读课文,关注所思,探寻“原始之美”: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勾画作者行踪、赏景角度、见闻感受。用“第几段哪几句话,从……角度,运用……修辞,写出景物……特点,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句式说出自己的感受。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总结出各拉丹东景物的特点——形态多样,光彩夺目;琼瑶仙境,晶莹洁白;图案多样,自成天地;连绵辽阔,浩浩苍苍;高俊威武,变化多端。最后用马丽华《藏北启示》里的话结束:“大自然并不因也不为谁的存在而存在,即使没有人类,它依然万古长存。万千物象合成一个自然,万千物象又都是自然之子。大自然如此无一遗漏的包容了一切,当然包括微不足道的人类,当然也包括了更加微不足道的个人命运,以及通常我们所称之为欣悦或苦恼的幸与不幸。”聂老师对课堂节奏的掌控驾轻就熟,语言如行云流水,轻松自然,俏皮可爱!课堂上时时洋溢着青春的活力!</p> <p>聂广琴老师《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这节课,紧扣文体——游记的特点导入课文:旅行,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阅读。而阅读又何尝不是一种旅行呢?然后用一段视频展现了人类一次探寻长江源头的历程,千年雪域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不是锦上添花的一笔,而是石破天惊的一举。打破了千古悬疑,补充了历史的遗憾。”给学生奉献出了一场视觉盛宴!然后引领学生进入第一个流程的学习:探寻原始之美——朗读课文,关注所见。抛出问题:读10、11:作者是怎样描写各拉丹东的冰塔林的?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在这一环节里,聂老师不仅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还做了朗读方法的指导。然后进入第二个环节:苦痛之美——跳读课文,体会“所感”。抛出问题:“在各拉丹东的旅程中,作者经历了怎样的苦痛和生死的考验?”引导学生分析写作者的感受和写景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列举了一系列名人歌颂苦难的名句。然后进入第三个环节:永恒之美——研读课文,走向深刻。引领学生探究课后习题四和课文倒数第二段最后一句。探究文章语言表达上的特点。第四个环节:文题之美——悟读课文,感悟经典。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拟题的妙处。最后说明马丽华散文的特点:采用的是一种稳定的传统叙事模式,在内容上要求真实,记录下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真实:事件的真实、作者情感的真实。这样的长篇纪实散文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最后用诗歌《致各拉丹东》和各国考察队探访各拉丹东的经历结尾。启迪学生: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重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不确定,需要我们去探究,所以人生才如此丰富多彩!</p> <p>李辉老师《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这节课,在《北京欢迎你》的甜美歌声中拉开序幕。接着展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精彩画面。播放视频展示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精彩瞬间。在此铺垫下,导入课文:“为什么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那是一种精神在激励着我们,在提升着我们!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振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接着走近作者——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皮埃尔.顾拜旦,介绍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以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接着先用文字然后用视频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历史和宗旨。顾拜旦先生在里面所起的巨大作用:不仅亲力亲为推动奥运会,而且亲自设计会徽、会旗和标志——五环。说明五环形状和颜色的象征意义。1896年第一届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人数、观看规模以及万人空巷的盛况。然后检查预习,跟随视频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李辉老师声音清脆悦耳,授课思路清晰,节奏不急不缓,环环相扣。视频展示形象直观,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感,和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相吻合!</p> <p>李辉老师《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这节课,开始先回顾了上节课所学,朗读课文之后,提了五个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细节探究。之后,针对这篇演讲词的特点,从中选出四个句子,引领学生尝试演讲,提醒学生演讲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顿。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分析这篇演讲词的语言特点:一、用词准确;二、表达生动感人,富有表现力。并总结演讲稿的语言特点:一、准确性;二、简洁性;三通俗性。在最后的拓展环节,引用了杨澜震惊世界的北京申奥精彩演说,并从三个方面对杨澜的演讲稿进行了分析,对学生写作演讲稿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文以载道,语言是思想的外衣。顾拜旦的语言风格,影响了百年奥运。其折射出的“正义、勇气和荣誉”,深刻地作用于人类社会,给人类带来了和平、进步和温馨。顾拜旦的语言,集中体现了人类和平、民族、进步、团结、友谊的共同理想。顾拜旦这篇演讲词通过李辉老师的深情解析,必将在学生心中扎下深根!激发起学生对奋斗、和谐的崇拜!</p> <p>下面是劳动节原创书签展示环节,敬请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