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中原分局故居

蕤莛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濮阳,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是其中一处代表。</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单拐村是国家住建部第一批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也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这里诞生了我军兵工史上第一门大炮,曾是抗战时期冀鲁豫边区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被称为“中原红都”。</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清丰,是一块充满红色印记的土地。1927年,清丰县一批革命知识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0月,清丰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成立。1929年4月,中共清丰县第一届委员会成立。在中共清丰县委的领导下,清丰人民为清丰解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杨得志、黄克诚、宋任穷、程子华、黄敬、王宏坤、杨勇、苏振华、曹里怀等多位革命前辈,都曾在清丰留下足印。单拐革命旧址、中共直南特委旧址、冀鲁豫行署旧址等革命旧址,以及革命故居、烈士墓、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等,至今仍在默默诉说着这块红色土地上的红色故事。</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2014年出版的《清丰县志》记载:“据传,明洪武年间,有单姓人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取名单拐村。”有意思的是,虽然村庄以单姓姓氏得名,但目前单拐村村民大部分都姓陈。原来,260多年前,单姓家族在村里雇佣陈姓农户做长工,随后单姓衰落,陈姓崛起,陈家慢慢成了单拐村的第一大户。</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陈笃之是单拐村的开明绅士,早年在外经商,曾做过国民政府参议员,花甲之年返乡,经营70亩良田。陈笃之乐善好施,待人宽厚,深受乡邻敬仰。抗战时期,他曾与晁哲甫一起成立清丰县抗日自治委员会,并被推举为会长,接着又组建了清丰县民众联合抗日自卫团。陈笃之思想开明,其儿子陈平、女儿陈友菊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单拐村的有关情况,就是陈平向分局和军区领导介绍并推荐的。中共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迁到单拐村后,陈笃之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让给部队住,把自己的酿酒作坊无偿捐献给军区。他还说服族人,腾出家族祠堂作为兵工厂驻地,动员族人和村民腾房、捐粮捐款。</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