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集报》"结缘晚报"专刊电子版

微@谈集报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王纪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长期从事企业文字宣传工作,致力于报纸的搜集与研究,藏报18000种。通过收集与研究报纸,已在全国30余个省市自治区500余家报刊发表文章2000余篇300余万字。著有《当代集报风采》《孟子故里纪事》《我的父亲和母亲》《收藏报纸的故事》等专著。作品与传略被收入《中国当代散文大观》《当代散文精选》《新视野经典文集》《中国百科专家人物传集》《东方之子》《世界人物辞海》《中国收藏名家大典》等典籍辞书。</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纪民印象</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黄斌华</p><p><br></p><p>我与纪民的缘分来源于三点。一是我父亲姓黄,母亲姓王;而纪民正相反,父亲姓王,母亲姓黄。我们方言中,王黄不分,还真是应了“王黄一家亲”的老话;二是作为早期报友(上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能坚持下来的我们是其中极少的一份子;三是我们都是晚报专题的爱好者。三十多年的交往,在我心中,大我十三岁的纪民犹如兄长,平时我们有更多诸多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有诸多的默契和协作,我们之间的关系,仅仅用“报友”二字来称呼是远远不够的。</p><p><br></p><p>纪民祖籍江西九江,他总说,我是个江西的报友,不算一个也算大半个。对于江西集报,他关注的更多。几年来,他远赴抚州、广昌、宁都参加江西的集报活动,来的次数比回乡祭祖的次数还多。每次参会,低调的他总是静静的观看,默默的思考,等到活动刚刚结束,新闻报道、活动述评就已经发出,他始终都保持着一个集报爱好者的热情和新闻从业者的习惯。</p><p><br></p><p>纵观中国集报界,纪民不是一名普通的爱好者。</p><p><br></p><p>因为热情,纪民是集报界的“大名人”。说他是大名人,是因为他奉行“以报会友”的初衷,无论哪位报友都能成为他的好友,都能得到他的帮助,诚恳、平等、随和地对待每一位朋友,是他做人的本分。“大名人”由此而来。</p><p><br></p><p>因为快乐,纪民是集报界的“忙碌人”。烟酒不沾的他,遵循“快乐集报”的原则在报海中遨游,并将自己的集报快乐在报纸交流和文字记录中传播得更广泛。他以时尚的心态,在现代网络时代,驰骋于博客、论坛、QQ、微信的世界。</p><p><br></p><p>因为执着,纪民是集报界的“常青树”。三十多年的集报生涯,一直沉迷其中,几十年走过来的老报友,无论是报品、报识,还是感受,无论是只进不出的态度,汗牛充栋的藏品,还是以一个年轻人的热情活跃在当今集报活动的各个方面,用根深叶茂的大树来形容不为过。</p><p><br></p><p>因为勤奋,纪民是集报界的“一支笔”。这个称号浸透着一位自喻为“文字操作工”在以报会友、快乐收藏中的心血和付出。无论从下放当知青点的兼职宣传员,还是供职企业《青钢工人》报的专业编辑,抑或退休闲赋之后,他时刻在与文字打交道。那些如珍珠般散落在全国各种公开发行的报刊及集报民刊上几千篇近300多万字的文章,证实了“一支笔”并非浪得虚名。这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足以让我心生敬仰与赞叹了。</p><p><br></p><p>《结缘晚报》专刊选取了纪民创作的大量文章中有关晚报收藏的精华部分。五十篇文稿集中体现了他对晚报的感悟,对亲人的感谢,对报友的感恩。从这些文章中可以勾勒出一个骨灰级集报爱好者的具象来,这个具象分明是由真心的付出、真诚的抒怀、真情的表达所构成。 </p><p><br></p><p>《结缘晚报》专刊是一本文集,更是一份集报成绩单。纪民写文特点是短、平、快。篇幅短小精悍,文风平实质朴,创作挥笔即成,看似单薄,但都是浓缩的精华,就如小小个头的他。</p><p><br></p><p>《结缘晚报》仅仅是他晚报专题中“我与晚报故事”的一个缩影。其它如“我与青岛报的故事”“我与中国报的故事”“我与百版珍藏报的故事”“我与烟酒报的故事”等等均在陆续整理之中。让我们期待着!</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虚掩之门&nbsp;&nbsp;</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王洪彪</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纪民兄的《结缘晚报》专刊即将出版,这是中国集报界可喜可贺的一件事情,我很高兴,为纪民兄鼓掌!&nbsp;&nbsp;纪民兄长我一岁;1984年开始集报,早我一年;出书己达四本,比我多两本。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讲,我称纪民为兄最为合适。&nbsp;&nbsp;1985年,我因撰写毕业论文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返赣时折道青岛,拜访了心中的大哥纪民兄。当时在火车站附近会面,第一印象,纪民兄人略矮,但为人客道、亲和,谈起报纸,是经纬明晰;说起集报,是眉飞色舞,微黑的脸庞都显得亮堂起来。因我赶搭轮船,匆匆两个多小时相处,时间虽短,但他儒雅、沉稳、善言的印象长久的铬印我心。&nbsp;&nbsp;</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晚报园地,繁花似锦,多姿多彩。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晚报如雨后春笋般创刊或复刊。晚报进入到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丰富的内容、活泼的文风、精美的版式,在集报界拥有众多的粉丝。收藏晚报大有希望,研究晚报大有作为!如果说日报是国家的日记,那么晚报就是社会的印痕。“晚报是一个城市的窗口,是最贴近生活,具有情趣之美,最适合社会多阶层读者的口味”(纪民语)。中国集报界,以晚报为收藏研究专题的大有人在,集报人为晚报收藏与投入可谓倾心倾力。早年,晚报收藏热潮高涨期,就有黄斌华主编的《晚报收藏》,万长红主编的《晚报收藏报》和刘前勇主编的《晚报收藏信息》等民刊出版。&nbsp;&nbsp;</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下,新闻媒体改革,信息互联是潮流,融合互动是方向。纸质晚报日益式微,停刊融合是必然的宿命,特别是已退出历史舞台的晚报,每种每份,搁现在都显得越发的珍贵。在这种情势下,纪民兄《结缘晚报》一书出版,在集报圈尚属开门之作,出版正当其时。&nbsp;&nbsp;</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结缘晚报》一书,是纪民兄从300多万字的集报文稿中筛选出的有关晚报收藏、邂逅与投搞的50篇故事汇集而成。文字朴实、叙述生动、情感真挚,多在一千字到一千五百字的篇幅里。纪民兄将自己在30多年里追寻晚报、投稿晚报和评述晚报的故事演绎得精彩引人,充分显示出纪民兄自喻为“码字工”的统率文字的功力与水平。特别是贯穿全书的亲情、友情和痴情,读来是那样的感人与暖心。&nbsp;&nbsp;</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结缘晚报》的一个亮点是具有一定的学术含量。纪民兄编报、藏报、研报几十年,对诸多问题都有独到的认识和看法,撰写的一些论文散发在众多报刊上。体现在本书中的《&lt;工人晚报&gt;说“晚报溯源”》《&lt;海口晚报&gt;说“晚报报头”》《&lt;泉州晚报&gt;的“州报”拾录》等都是有学术含量的文章。像《&lt;兰州晚报&gt;介绍“集报类型”》一文,将集报行为分为全集、主集、专集、偏集、选集、单集、空集、囤集、歪集九种类型。这类文章探讨的虽说不属重大理论问题,但在八十年代集报兴盛的初期,还是具有积极的指导和普及作用。&nbsp;&nbsp;</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结缘晚报》的一个彩点是具备一定的文学色彩。纪民兄年轻时也是一位文学青年,读了不少小说、散文,也写过一些文学作品,小有成就。本书的一些篇章,文字优美,词藻华丽,情节生动,如《通过&lt;浔阳晚报&gt;怀念母亲》《&lt;拉萨晚报&gt;发表小说》《我与&lt;洛阳晚报&gt;的故事》《&lt;太原晚报&gt;的甜蜜祖孙情》等事件生动有趣,如《&lt;鹤城晚报&gt;发散文诗》中的一段文字:“海水是咸的,海风托起多情的浪花起舞,急切地扑向沙滩,狂吻着拥抱着她的海滩。那欢快的涛声,合拍着进取的强音,洒下一片湿漉漉的激情,那是浪的诗情……”看到这里,我有一种读泰戈尔《飞鸟集》、读蒙田《随笔集》的那种久违的亢奋和快慰。&nbsp;&nbsp;</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集报界,当下出版的皮毛(报纸封面图录)著作较多,挖掘内核的(研究报纸内容)著作很少。尤其是晚报方面还是一片待开恳的处女地。好在纪民兄勇于先行,编著《结缘晚报》出版,为晚报研究开了一个好头。我以为,《结缘晚报》就似开启的一扇门,一扇虚掩的寻报之门、用报之门、研报之门。门外的风光很艳,门内的景致更美。能否推门进入,就看各人的兴趣与志趣了……</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晚报魅力</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吴鑫发</p><p><br></p><p>4月15日,《江西集报》主编斌华发来纪民《结缘晚报》书稿,100余页,我第一反应:请我校对。“能否写一篇序?”斌华丢下一句沉甸甸的话,让我为难。王纪民——28岁开始集报,至今硕果累累,大家也,由我一个小八拉子+外行人作序,妥当吗?我深信斌华不会开玩笑的。说实话,此前斌华叫我干啥,我从没二话。凭多年的深交,为难之际,绝口回报,也难启口,我想,唯一的办法——写点读后感,应付一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p><p>仔细读完纪民的50篇大作,倾刻沉浸在晚报的浓浓氛围中。集报,简而言之,就是收集报纸,包括订、读、剪、藏、展、评、研、用8个方面。纪民这次切了一个断面“晩报”,谈谈厚爱搜集晚报的那些事儿。</p><p>纪民说得好:收藏是人类有趣的爱好。集报是感情与智力结合的高雅活动。喜欢晚报的乐趣一直高烧不退。追求本身就是价值。纪民自我加压、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写作与集报并举,这是一般集报人难以达到学、用、写结合的境界,书中传奇式的故事紧紧围绕“集”与“写”展开的,读来兴趣盎然,如入晚报之迷宫,不能自拔。</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p><p>纪民常住青岛,首篇就是《〈齐鲁晚报〉创刊前的不了情》,好一个“不了情”,“不了情”三个字溶入他的血液中,贯穿全书。大家知道山东首家省级晚报《齐鲁晚报》声名远扬。纪民的《集报在中国的兴起》(刊登时标题改为《中国,集报热在兴起》)一文见报于《齐鲁晚报》创刊20周年的征文中,把征文当成公开约稿的纪民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前后的故事听起来有点曲折,但此文是大手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纪民在外地看不到家乡报《青岛晚报》,居然请夫人做“首席报友”,给他寄报。《山东的晚报》一文,纪民通过30年的搜集与研究,系统地梳理了全省晚报的前世今生,可以视作山东晚报的微型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p><p>百版珍藏报是纪民晚报收藏的重点和亮点之一。《喜获〈十堰晚报〉15周年全套》《读〈郑州晚报〉672版有感》《〈武汉晩报〉520版看过来》《我与〈乐山晚报〉百版珍藏报》等多篇文章纯谈百版珍藏报,可列为一个子系列。2011年9月1日的《泰山晚报》创刊号336个版,刷新了山东单期报纸出版数量最多的记录,下午又出号外16版,共352版。邓小平题写报头的《今晚报》,万期百版(2011年11月19日出版),为什么第9999期出版?《郑州晚报》2012年5月30日出版672版巨无霸报纸。《武汉晚报》2012年12月21日以520版典藏特刊出版。还有《锦州晚报》的《美丽锦州》百版珍藏特刊等等,不痴难集藏,纪民为收集这些报纸,通过广泛的人脉和报友,寻寻觅觅,得报的喜悦,油然而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p><p>家庭成员成了纪民集报写作的模特儿。写孙女首发稿《爷爷62,孙女2周岁》刊登在2018年12月14日《贵阳晚报》上;孙女3岁时《甜蜜的祖孙情》刊登在《太原晚报》上;写父母的《遗传健康》刊登在2014年10月17日的《邵阳晚报》上,平凡而平淡的生活,在有发现眼光的纪民眼里都可以“变”成文字并见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p><p>晚报亮点多多。《中国报纸之最》中提到的晚报,在书中有:第一张经济特区晚报,是1988年10月18日创刊的《海口晚报》;第一张经济类晚报是南昌市于1993年1月1日创刊的《经济晚报》(参见《集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P187)。我国最长、最多的连载系列漫画《老西儿》3000期,长期在《山西晩报》上刊登。创刊词最短的晩报之一《辽沈晚报》创刊词是:“从今天起,你的家庭成员将按下列顺序排列:孩子、妻子、丈夫、《辽沈晚报》”。</p><p><br></p><p>报纸是时代的窗口,是散装的百科全书,是信息的总库,是生活的百宝箱。《结缘晚报》是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于一体的好书,特推荐给报友一读。写到这里,纪民的金句在我耳边回响:一个人若要保持生命之树常青,报纸则是首选的精神快餐。</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我与晚报的故事” 不说结束(后记)</b></p><p> 我与晚报的故事,基本上为“文字情”与“收藏缘”,今天告一段落,我不说结束了,因为,“我与晚报的故事”,依然有《安顺晚报》1989年05月19日《水果食疗作用》;《银川晚报》1989年09月11日《16集“孔子”将在山东拍摄》;《包头晚报》1994年05月24日《家庭电话风波》;《绍兴晚报》1996年10月16日《以报会友》;《新安晚报》1995年04月19日《眼睛的罪过》;《郑州晚报》1996年07月19日《亲亲热热叫爸妈》;《曹州晚报》1997年11月05日《亲亲热热叫爸妈》等发表文章等待处理……</p><p><br></p><p> 当自己将写作当成一件事逼迫自己写,就有些辛苦了。</p><p><br></p><p> “我与晚报的故事”就是我逼迫自己写的,心思着收藏晚报30多年,在30多家晚报发表文字,怎么也得有个总结,集中总结自己的晚报故事,感觉有滋有味的。</p><p><br></p><p> “结束语”,是我对“我与晚报的故事”的了结。“我与晚报的故事”50篇,有的文章纯粹属于“倒弄文字”,因为,现在电脑时代了,不用抄写誊文了,与过去的“我手写我心”写作状态相比较,现在应该说属于“鼠标+键盘”操作了。它传递了相当普遍的一种信息。即:目前,作者由过去纸质稿纸信笺投稿---报社统一回复“印刷品”退稿信予作者的现状为,作者通过电子信箱,就可以点击投稿,编辑也可以“网络复读机”式的自动生成回复。所以,现在的科技进步,作者轻松了,编辑同样也轻松了,但是,读者有些吃力了。君不见,网络的普及,文章铺天盖地,容不得你不看……</p><p><br></p><p> 这样的科技进步结果:作者动动鼠标,稿件就抵达了编辑的案头,同样编辑也省事了,电脑自动化代替编辑繁忙的劳动了,看不上的稿件,一个“删除”,编辑就可以轻松地把作者的“心血”付诸东流了。</p><p><br></p><p> 这些看不见的“背后”故事,可以说天天在编辑部上演。作者和编辑既是合作者,又是矛盾体。合作者说,报纸离不开作者投稿,没有作者,报纸将为“无米之炊”而烦恼,着急;又是矛盾体是,好的报纸编辑部,稿件多如牛毛,编辑处理稿件相当头疼,他们的电子信箱经常堵塞,根本无暇看社会自流稿。“删除”稿件已经成为一天的任务之一。</p><p><br></p><p> 大浪淘沙,好的稿子有时的确可以使编辑“眼前一亮”,那是作者的功夫。不是一日之功。依靠“关系”上稿可以一时,一报,但是不能时时处处行的通。</p><p><br></p><p> 我与晚报的故事,至少说明一个道理,我的稿件可以经受晚报编辑的检验。至少,我没有在一家晚报“吊死”。我的稿件被全国40多家晚报放了绿灯。顺利通过了。</p> <p>特别鸣谢</p><p>湖北十堰报友张宝庆友情提供晚报实物照片</p><p>浙江杭州余杭好友吴鑫发校对本刊</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