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西增河村位于栾川县冷水镇西部,距县城约30公里,毗邻311国道。美丽乡村西增河村就镶嵌在伏牛山脉的一道沟里。这里山清水秀,平均海拔1400多米,是河南省海拔最高的乡村之一;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左右,平均气温在9°C左右,主要农作物以高山玉米和土豆为主。由于山高气寒,水温较低,因此,农作物只种一季。</p> <p>西增河村有人口3000多口,20个生产组,主要分布在南北长约10公里的山沟里。多数住户都是依山而造,门前有地,背后靠山是这里的标配,山半腰三三两两的农户隐约可见,远远望去就像一颗颗明珠点缀在大山之上。</p> <p>西增河村的人。他们淳朴而善良,仍旧延续着300多年的男耕女织的历史传统。走在乡间小路上,不管你认识或不认识,老乡们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计,主动上前与你攀谈,和你亲切拉家常,询问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再给你讲讲自家祖辈是怎样在这深山中繁衍生息的,临别时不忘热情地邀请你去家中坐坐,乡亲们的热情让你立马感到有别于城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p> <p>西增河的山。西增河村南北长约10公里,从进村开始,第1生产队到第20生产队依次排开,每个生产队坐落在一道支沟里,就像一棵千年古树的树枝一样,围绕树干而生,每条小沟都有景观,看似相同又不尽相同。每天转一道沟可以让你不重复的走上一月。</p> <p>如果你独自一人行走在路上遇到汽车,他们必然会在你身旁停下,热情的询问你要到哪里,需不需要捎你一程,绝不会出现扬你一脸土,溅你一身泥飞奔而去的现象。西增河的人,是可以让你作为娘家的人。</p> <p>早上起来,约上三五个好友顺着蜿蜒的山路一路小跑,让心脏剧烈跳动,让肺泡任意扩张,不要担心空气中的PM2.5颗粒会吸进你的体内,你只需要张大嘴巴,大口喘气就行。因为这里是个天然的氧吧,空气经过丛林的过滤,纯净的没有任何味道。</p> <p>累了就慢慢往回走,仰望蓝天,天纯净的像一面镜子,听-可以听到鸟鸣鸡叫;看-可以看到锦鸡松鼠跳跃;如果你再放一首《少林寺》的主题曲,你肯定会不由自主的哼唱“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这首歌的!</p> <p>吃过晚饭,可以约上朋友换一条平缓的山沟散步,田地里整齐划一的地膜像条条白色的飘带,与落日余晖交相辉映,勾画出一幅田园风光。忙了一天的乡亲,三五成堆的蹲在路边的大槐树下边吃边聊;霎时让你想起小时候农村生活的场景,怀旧之感会油然而生。这里是栾川最后的一块处女地,原生态的山等着你来唤醒!</p> <p>西增河的玩。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西增河村也沐浴着党和国家的阳光。西增河村先后建成了户户通水泥路,结束了肩挑背扛的生活,现代交通工具也在逐步普及。主马路上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山村的夜晚。</p> <p>特别是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援建的村集体民宿宾馆,更让爱好大自然的城里人来体验农村生活成为可能。该民宿宾馆坐落在村子的中心位置,向上走可以深入原始农耕生活,向下走可以快速融入现代的文明。如果是同学聚会、驴友探险都可以成为休息的驿站;</p> <p>近期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援建的居民安全饮水工程,更让山泉到农户,甘冽润心田!</p> <p>西增河的吃。西增河村主产高山玉米,经济作物以土豆为主。由于这里气温较低,农作物生长周期很长,一年只种一季,所以营养价值和口感都很好。近年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西增河村也在不断摸索农产品的再开发。 </p> <p>一粒玉米做文章成为脱贫的突破口,他们先后开发了一粒玉米三种吃法,一颗土豆遍地开花的农家饭时尚做法。在这里如果你想响应毛主席他老人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你就约上几个朋友到河边掐把水芹菜,到山上采点野蘑菇,柴鸡笨鸡蛋随便挑,回来后煎炸咕嘟炖,味道可想而知了,保证让你垂涎三尺,哈喇子乱流!</p> <p>来吧!朋友们,热情的西增河人民欢迎你! </p><p> 来吧!朋友们,美丽的西增河山川等着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