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大学生眼中的扶贫干部

贺艳杰

<p>  如今,一些人觉得把奉献挂在嘴边似乎显得比较“俗套”,原本我不太赞同,但在古林箐乡政府接触了许多一线扶贫的哥哥姐姐后,我发现似乎有些道理。并无贬义,而是因为这两个字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一帧帧朴素的画面,无需刻意强调,只要你在他们身边真听、真看、真感受,就能明白其含义。</p><p> 起初,我只是听:听雨落下的声音,从淅淅沥沥瞬而转为狂风大作,接着便是冰雹锤敲屋顶,姐姐的工作群开始"叮咚、叮咚"……少不更事的我最开始只是惊奇“雪蛋子”的尺寸和大小,而工作群里的大家有的第一时间了解报送灾情,逐一地给农户打电话询问,安排他们转移至安全住所,更有整夜留在一线统筹救灾。这一夜,因冰雹停电的夜晚没有更寂静,这些关切的话语此起彼伏,让群众和一线干部们心里聚在一起,很热闹——</p> <p>  狂风歇了,天亮了。政府大院早早地变嘈杂,大家第一时间奔赴各村寨抢险救灾:抢修屋顶、清理路面、入户安抚农户情绪、统计农作物受灾情况。救灾扶贫同频,在队伍如火如荼的同时,扶贫干部也在做脱贫决胜冲刺,有帮大妈拼接衣柜的,有帮独居老人打扫卫生、重排电线的,还有帮残疾人大叔建立的良心理发店。在他们之中真看,你就会看到是一颗颗赤子之心在应对那些工作的琐碎,大爷大妈们脸上的笑容是最好的回应。</p> <p>  真切感受是我参加了乡政府驰援兄弟乡镇的救灾突击队。起初,作为一名农科学子,我抱着体验生活的心态向姐姐提出自愿加入。临出发前,她把党徽别在我胸前,半开玩笑告诉我“要真干活哦”,我明白此行我不仅仅是一名学生。到了当地,十余名突击队员为数公里塌方路面清障,没有清扫车,人力清淤清扫; 碎瓦遍地,清扫整修,不知不觉我也融入其中,真正成为突击队的一员。虽然大家辛苦之余也相互打趣,快抡完了今年份锄头,扫完了今年份的地。可当时的每一分钟,大家始终充满力量,无一人掉队,灾后重建工作也圆满完成。</p> <p>  我只是真切地体验了一天,便全身酸痛,而这类似的工作他们是日日夜夜。两周时间,我看到在家是或许小公主的年轻女孩儿们抡锤子、搭电线,听到作为父亲的他们感慨"忙得快忘记自己有个儿子",感受到他们说"脱贫攻坚持续了我五年青春"眼底的自豪和艰辛。</p> <p>  这几日也不过是一直以来他们扶贫工作中一个片段,但是,这些片段都足够有份量,它们承载了扶贫人奋斗的岁月、前进的汗水、群众的希望和家人的期待。所以,即使以文字加冕会显得单薄,我还是决定记录下来,因为有你们的奉献,让身边的一切更加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