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载中国新闻网,2006年11月16日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暨南大学百年校庆日举行孔子铜像揭幕仪式</p><p class="ql-block"> 十一月十六日,是暨南大学百年校庆日。该校举行了孔子像揭幕仪式,校长胡军、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副王兆林、副校长陆大祥、校董梁仲景等为孔子铜像揭幕。 </p><p class="ql-block">主题为“万世师表”的孔子铜像是梁仲景先生赠送给学校百年校庆的礼物,由著名艺术家胡江先生历时十一个月精心设计而成。铜像高五点二米、立在一点五米的基座上。孔子铜像左手持简、右手立一,是典型的教育家形象。此举旨在以孔子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形象启迪后学。</p><p class="ql-block">随后,出席仪式的校长及嘉宾们一同来到博物馆前,为百年暨大情一一国画名家陈金章、杜滋龄、胡江、朱永成作品展览剪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万世师表》孔子塑像揭幕后,暨南大学校长胡军等领导与主要嘉宾在塑像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华南版发表文章:</p><p class="ql-block">美术家——胡江</p><p class="ql-block">(原载http://www.sina.com.cn (人民网-华南新闻 2006年12月08日)</p><p class="ql-block"> 人民日报记者:李士燕</p><p class="ql-block"> 暨南大学刚刚度过了其百年华诞在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中,校庆标志性雕塑 “万世师表”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这座表现孔子授课的动态雕塑,让人们感受到一代宗师诲人不倦的精神力量。赞赏之余,人们纷纷探寻雕塑背后的作者。</p><p class="ql-block">多方打听我们获悉,孔子雕像的作者就是广州的雕塑家、陶艺家,有画界杂家之称的胡江。</p><p class="ql-block">胡江,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在暨南大学设立胡江工作室,从事国画及雕塑创作。</p><p class="ql-block">万世师表传达“四个一”</p><p class="ql-block">2005年,胡江应远在海外的暨大校董梁仲景之邀,给暨南大学设计一个雕塑,作为他送给母校百年华诞的礼物。接到邀请后,胡江立即投入到创作中。他仔细阅读了大量有关暨南大学历史的书籍和史料,从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他认为,这座作为校庆标志性的雕塑一定要突出暨南大学是“侨校”中的最高学府,百年来声播海内外,而且以其忠信笃敬的校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暨大学子。当时他正在研究孔子的《论语》,并深深地为孔子毕生致力于传播思想的行为所影响。很自然地,一个孔子手持竹简、专注讲学的形象跃入了他的脑海,作品中的孔子左手持竹简寓意着孔子以仁为宗的理论学说及教书育人的思想本质,右手立一象征着暨大一百年光辉历程和知行合一的暨大精神,整个雕像也象征着孔子“一以贯之”的重要思想和“天下一统”的爱国情怀。</p><p class="ql-block">历经1年的创作,胡江反复琢磨几易其稿,最后拿出表现孔子形象一动一静的两个设计。他的设计经过暨南大学网上民主评选,孔子授课的动态像“万世师表”获得了5000多人的喜爱,高票当选。</p><p class="ql-block">如今,这座雕像巍然地耸立在暨南大学博物馆前,成为暨南大学一张新的名片。</p><p class="ql-block">在雕塑和陶艺的天地里神游</p><p class="ql-block">胡江生长于粤西电白。他自小喜欢写写画画,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进入陶瓷厂当美工,跟随着厂里的老师傅学习国画,从此开始了他的艺术人生。上世纪80年代,他进入广州美院雕塑系学习。毕业后,他回到家乡长期从事美术陶瓷设计工作,并创建了广东新世界陶瓷工业有限公司,在雕塑、陶艺界赢得了“儒商”的称号。</p><p class="ql-block">胡江的艺术生涯里离不开雕塑和陶艺。2001年,他创作的大型陶艺《岁月留痕》获得全国工艺美术新百花奖金奖。近年来,他将大型雕塑的技艺与小型陶艺的技巧互相渗透,创造出工艺相兼,虚实相济,颇有意境的独特风格。在“万世师表”的创作中,他就用雕塑的构图、陶艺的形式,兼顾了人物的厚重感和线条的流畅感,表现出动态的形象,达到了形神兼具的艺术效果。无论是以简洁的、抽象入体的优雅卧姿寓意博大的《母亲河·黄河》,还是作远眺春思状,且亭亭玉立的《傣家姑娘》,以及用超写实手法展示生活小物件的“岁月留痕”陶艺系列,及赵子龙单骑救主、千手观音、岭南圣母等大型雕塑,无不展露了作者的审美情趣。</p><p class="ql-block">寄情云山万水</p><p class="ql-block">胡江还擅书画及书法。胡江的山水画,吸收了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及其恩师陈金章的秀雅、清新之风,也融会了北派山水大师李可染浑厚苍劲的画意,被人誉为“南人北画”。</p><p class="ql-block">这种风格的形成也得益于胡江多年来的多元化创作。他长年苦练基本功,工作再忙也要挤出时间练习书法;为体验现代艺术的审美情趣,他曾远赴欧州观摩现代雕塑……因此他才能融会贯通,集多种创作元素于一体。他在山水画中融入雕塑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又将书法的线条运用到国画中,并逐步形成秀、雅、宏、雄的个人面貌,达到画、意、情、景的融合。</p><p class="ql-block">胡江的山水画,最善表现云、水。胡江的“云”能随其审美意图,自然飘洒在层峦叠嶂之间,时而深入浅出,时而层层叠叠,时而翻涛如潮,时而暗流潜涌……他用云水的精魂来展现对生活、对时代的感悟。他的《秋声图》、《江山叠翠图》都用云烘托出山水之美,表现出磅礴的气势。</p><p class="ql-block">胡江为自己的艺术主攻方向做了很好的规划:一是只作山水画;二是下苦功做好山、水、云、石的技巧功课。如今,处在艺术创作旺盛期的他,无怨无悔地继续跋涉在艺术的山水间,而他所创作的作品,如他山水画中高山的清泉,汩汩而出,长流不息……</p> <p class="ql-block">谈雕塑《万世师表》的文化创新</p><p class="ql-block">罗一平 </p><p class="ql-block">应贵州民族学院人文科技学院之邀,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嘉应大学教授,暨南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胡江教授新制作了一尊青铜雕塑《万世师表》,2008年8月7日在该院揭幕落成,为校园标志性雕塑。</p><p class="ql-block">《万世师表》是胡江2006年为暨南大学百年校庆的原创雕塑,自2007年5月在深圳获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博览会工艺美术文化创意金奖后,一直受到社会及业内人士的关注。</p><p class="ql-block">对于《万世师表》的创意,作者说:“孔子是位周游列国宣传自己儒家学说的传道者。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乃至全世界一千多年,被誉为“圣人”。 唐代名画家吴道子以“合手拱辑,穷腰施礼”的传道者的动态为其画像,己成为历代孔子造型的通用图式。近十年来,孔子与中国教育的联系更为紧密,表现为,其一、在世界各大学共建了近二百家的孔子学院;在北京还设了孔子学院总部。这一切,为传播孔子思想、传播中华文化有着更积极的意义。故而,有学者的联名倡议把孔子出生日9月28日定为每年的中国教师节日;其二,近年来孔子“热”掀起,“山东孔子标准像发布”,“ 各地少年儿童诵经班招生”等相应的活动随之风行。正此时,我被应邀为中国最高华侨学府暨南大学的百年校庆设计孔子雕塑。在创作中,我借助网络及图书阅览了历代中外一百多个孔子雕像后,了解到沿袭近千来的孔子塑像几乎是同一造型,我能否另辟一面?习惯的创新思维使我想塑造一个“教育家”的孔子形象。我认为“教育家”是时代称谓,也是传播“教书育人”的最佳载体。于是,拟定创意后,我向暨大提供了二个不同造型的泥稿方案。出乎意外,该校最终以73%的赞同票数确定了现已落成的《万世师表》。</p><p class="ql-block">成功的雕塑,是一件具有思想性、灵性的特殊的文化设施,作为公共场所的观赏艺术品,它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与观众对视与对话,在潜移默化中向人们的传递的不仅是表象的艺术信息,同时也传递着内在的精神思想。雕塑《万世师表》所传递的思想正是孔子“授业”、“解惑”的大学之道。”胡江说:“《万世师表》是一件把古代圣人塑造给现代人欣赏的作品。无疑,首先要让现代人所接受,只有接受了或有感受,才能产生共鸣,才能发挥作品本身的渗透力与感染力。这既要求作品有传统的“根”,还要有时代的“气”和 “神”。因此,我在创作过程中,始终紧扣“百年学府”主题,抓住孔子外形特点,把握孔子“教育家”的内在气质,力图把“大智慧”表现出来。……”</p><p class="ql-block">《万世师表》所塑造的“教育家”孔子,昂首、缓步前行,是为儒家学说传道的行者。胡江说:“昂首”,是孔子对自己创立的儒学的自信;“缓步”是“解惑”的从容。“授业”是传道的途径,是孔子职业之所在。我将“孔子”处理为一手拿书,一指上指,其意为:“书”为儒学经典,是“授业”的目的,解人之惑者必不自惑,此为大智慧。胡江将孔子处理为高额隆鼻,两眼炯炯有神,是大智慧之所在。由此种种,雕塑作品便传神地塑造出孔子“万世师表”的威仪和“大教育家”的气质。”在雕塑语言方面,作品强调了线面关系的流畅与凝重。流畅的线条是智者的写照;坚实的面块和雕塑的体积感,是仁者宽博胸怀的体现。雕塑语言的美与人物造型的美合二为一,无怪乎这尊雕塑能得到普遍的赞誉。</p><p class="ql-block">近三年来,不少媒体包括香港卫视、广东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对该作品作了报道,备受各界人士关注和赞许。有学者认为:胡江的《万世师表》在动态创新中演绎了经典文化内涵,在形象刻划中揭示了人物的时代气质与精神。还有学者认为,“作品令人们感受到一代宗师诲人不倦的精神力量,令师生感悟到属于自己‘教书育人,勤奋向上’的时代责任。”</p><p class="ql-block">胡江介绍说,右手立指向上,本是现代人述说或在课堂上的习惯动作,我引为孔子授课时的动态,是个小创意。从本能上,作品的“立指”为一,寓意孔子“一”以贯之的重要思想和“一”统天下的爱国情怀。在为暨大创作的《万世师表》,“一”寓意暨南大学“一”百年历程”和知行合“一”的暨南精神;若为美国、德国、日本等孔子学院创作的《万世师表》,其“一” 除此外,则可寓意孔子学院“信守一个中国”的诺言。因此我塑《万世师表》的“一”,可根据主题及文化背景需要派生其更多有趣的象征意义。贵州民族学院人文学院董事长刘实鹏先生说,在我校的孔子象征着“一”流的办校思想,造就“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的优秀人才。广东嘉应大学校长程飚教授向日本学者池田大作及东京牧口博物馆赠送胡江的《万世师表》小雕塑时风趣地说;这尊雕塑是影响全球一个世纪的孔子像,今天我特地把他送给你,因为你也是影响日本一个世纪的著名人物。</p><p class="ql-block">胡江说,一个作品能赋予更广、更深、更有意义内涵,是人们厚爱本作品的结果,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与意义,无疑,这对我又是个极大的推动。</p><p class="ql-block">胡江是位善于出新的艺术家,近来的雕塑和国画山水作品,均在新的摸索、探讨与实践中展现他的才华。笔者认为,新的意境、新的图式、新的技巧所带来新的飞跃都无不得益其多元艺术语言的有机整合,得益其浑厚的、扎实的造型基础。</p><p class="ql-block">我们期待着胡江更新更多更好的作品,也相信他能创作出更新更多更好的作品,因为他勤奋、谦逊和自信且富有才气。(2008年)</p><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罗一平,著名艺术评论家、中山大学教授)</p> <p class="ql-block">▽胡江,广东电白人。国画家、书法家丶雕塑家。</p><p class="ql-block">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理事,暨南大学兼职教授、暨南大学两岸四地文化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南方分院副院长;广东岭南诗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p> <p class="ql-block">▽作品的“立指”为一,寓意孔子“一”以贯之的重要思想和“一”统天下的爱国情怀。在为暨大创作的《万世师表》,“一”寓意暨南大学“一”百年历程”和知行合“一”的暨南精神。</p> <p class="ql-block">▽自2006年起,暨南大学每逢毕业季,毕业生都会在《万世师表》孔子像前留影。从而带走母校的心仪的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暨南大学《万世师表》孔子像自落成至今,后勤部门有关人员精心护理暨南园里这道人文风景。并逐年在塑像周围种上绿草与桃花,春季来临时真有桃李芬芳的气息。前年,又为塑像配上灯光,使师生们不分白天昼夜都清楚地看到孔子雕像的面目。</p> <p class="ql-block">▽暨南园夜幕中的巜万世师表》孔子像。</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