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居家防疫,近三个月已经足不出户了。我和老伴决定,礼拜天爬一次塘朗山。感受一下郊野的空气和风景,释放一下长期居家的沉闷。</p> <p> 清晨,我们早早起床,少事洗漱,就出发了。出了家门,深深吸了几口新鲜湿润的空气,感觉浑身舒畅。我们象刚放出笼的小鸟,真想“扑腾”几下。</p> <p> 塘朗山,位于深圳南山区东北部。从龙珠大道向北拐入龙珠六路北端,就是塘朗山山门牌楼。山门牌楼正中书有“龙珠门”三个大字,牌楼上梁雕有二龙戏珠图案,竖柱上书有“塘朗峰高碧海琼楼皆悦目,林泉景胜青山绿水总宜人”的楹联。</p> <p> 山前看图示、说明。</p> <p> 山下看塘朗山顶,云雾缭绕。真是:不识塘朗真面目。</p> <p> 登山有盘山公路和登山道两种方式可供选择。我们选择了走登山道。</p> <p> 我们顺着荔云登山道的石台阶向上爬去。台阶很陡,向上爬很吃力。</p> <p> 好在,这段不算长。一口气就爬到一个凉亭前。绿树丛中的凉亭,亭亭玉立,透着秀气。</p> <p> 过凉亭,是一段平坦的道路,叫沐风径。路面由化冈岩石条铺就,走上去很舒服。</p> <p> 路两边栽着整齐的桂花树。桂花的芳香,不时传来,沁人心脾,好像感觉到从末有的清新和芳香。</p> <p> 顺着沐风路前行,到了塘朗山一景:清风桐翠。这里其实是一个小型公园,环境优美、清净。</p> <p> 一座双层飞檐凉亭,直立在园中。</p> <p> 园中的树木棵棵青翠,充满生机。</p> <p> 红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等各种花,点缀其间。</p> <p> 小型健身场地,整洁干净。</p> <p> 环园小路边的长亭造型,美观大方。</p> <p> 一排翠竹,环绕在公园的周边。</p> <p> 园内,俩父子正在放飞无人飞行器</p> <p> 岀清风桐翠,我们沿着荔云径,继续爬山。</p> <p> 前面的路更长,台阶更陡。</p> <p> 山路两边的山坡上,都是荔枝树。</p> <p> 乱石堆积。</p> <p> 草木旺茂。</p> <p> 偶而有一石凳,供游人小憩。</p> <p> 我们爬一段,歇一歇。开始爬三、四十个台阶,休息一下。后来爬二十多个休息一下。到最后,爬不到十个台阶就得休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p> <p> 爬了半个多小时,好容易爬到丹荔台。</p> <p> 在丹荔台上,坐下来休息一下。台下满眼荔枝树。待到荔枝红了,一定是一番丹红景色。</p> <p> 接下来,继续前行。台阶坡度逐渐放缓。</p> <p> 走过一段石台路。</p> <p> 走过一段石子路。</p> <p> 到了青云台。青云台绿柱、白顶,色彩鲜明、亮丽,给人清丽的感觉。是专门供游人在此休息时,观看青云拥抱蓝天景观的。可惜,此时天不作美,有点阴。只能看见迷茫的天空。</p> <p> 青云台上拍到的塘朗山顶。</p> <p> 青云台上拍城市容貌。</p> <p> 红花掩映中的青云台。</p> <p> 岀了青云台,我们觉得有点累,就选择了走沿山公路。走公路就比较轻松了,正好可以观赏一下沿路的风景。</p> <p> 沿路山坡杂草丛生。</p> <p> 怪石嶙峋。</p> <p> 不断有野猴岀没的提示。</p> <p> 蛇出没提示。</p> <p> 落石提示。</p> <p> 有毒植物提示。</p> <p> 山上树木遮天蔽日。有桫椤、苏铁等许多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植物。</p> <p> 有的树木树根盘绕,盘根错结。</p> <p> 有的树木树须落地,生根再发。</p> <p> 有的树木开着白花。</p> <p> 有的树木挂着硕果。</p> <p> 沿路花草遍野。</p> <p> 星星点点。</p> <p> 肆意蓬发。</p> <p> 清秀淡雅。</p> <p> 争香斗艳。</p> <p> 桃红人面。</p> <p> 紫气东来。</p> <p> 人工载植的牡丹,排列在路边,鲜红耀眼,身在郊野,也不失国色天香的本色。</p> <p> 适宜在郊野生长的三角梅,或在山坡上大放光彩。</p> <p> 或借助其他树种,独领风骚。</p> <p> 或探岀粉嫩的笑脸,含珠滴露。</p> <p> 喇叭花却静悄悄的从绿叶中,伸出它的喇叭。</p> <p> 健跑的晨练者。</p> <p> 路边锻练的大妈。</p> <p> 无处不有的环卫工。</p> <p> 不觉来到赏荔亭。</p> <p> 坐在赏荔亭,看到满山稠密的荔枝树。</p> <p> 稍事休息,我们又沿公路前行。</p> <p> 前边一伙人在围观野生猴。</p> <p> 树上一只猴子正在吃桔子。</p> <p> 一只猴子渴望人们给它美食。</p> <p> 行不久,就到了陶然亭。</p> <p> 亭子四周植有桂花树,亭前一棵树上的红花,含苞待放。坐在亭内,满山苍翠,红花映日,山风徐来,桂香扑鼻,真有“悠悠见南山”的闲情雅致。</p> <p> 陶然亭前开花之树。</p> <p> 出陶然亭,继续前行。</p> <p> 忽然,一阵巨响从远处传来,象大海的波涛,声音宏亮。住脚细听,原来是风吹山上的树木发出的涛声,山下却一点风也感觉不到。</p> <p> 看路边的导示,原来前面一座小山包上是听涛亭。</p> <p> 我们顺着石阶路,向上爬去。</p> <p> 路上涛声湃澎。大树随风摆动。</p> <p> 约摸爬了二十多分钟,来到听涛亭。</p> <p> 我们坐在亭上,边喘着粗气,边听涛响。风来了,气势磅礴,如巨浪咆哮。风停了,声音低沉,如暗流涌动。</p> <p> 出亭观听涛亭对联:</p><p> “和风送爽胜景宜人意欲醉,</p><p> 绿树笼烟涛声悦耳山如仙。”</p> <p> 顺着石阶前行,到了拢翠亭。上有联曰:“白云红日霓裳,绿海和风翠浪。”</p> <p> 亭前几株小叶红枫。</p> <p> 星星闪闪的小花。把拢翠亭装扮得更加风姿多娇。</p> <p> 顺着崎岖的山路往前走,到了大观亭。</p> <p> 大观亭矗立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既可看到市区,又可近望塘朗山顶。正是:“物态纷呈琼楼栉比入桃园,危岩直立胜景云屯开眼界。”</p> <p> 大观亭上,看到的塘朗山顶。</p> <p> 老伴站在一棵翠柏前留影,愿生命之树长青。</p> <p> 大观亭下来,天已放晴,太阳露岀来了。</p> <p> 绕过一段路,就到了山顶前面的“百尺天梯”。</p> <p> 天梯。</p> <p> 沿天梯上爬。</p> <p> 来到塘朗山顶——极目阁。山顶上是一个宽大的平台,极目阁建在平台中心。登上极目阁,顿时感觉天宽地广,心胸开阔,不禁想起毛主席“极目楚天舒”的豪迈诗句。</p> <p> 极目阁前留影。</p> <p> 平台西边的长廊。</p> <p> 塘朗山顶,可以360度全方位登高揽胜。山顶上拍下一些照片。</p><p> 蓝天白云,云舒云卷。</p> <p> 深圳与香港,一水之隔。</p> <p> 深圳市貌。</p> <p> 远望西丽水库。</p> <p> 山水之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