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清远是一个不算大的城市,在粤北,是个多山地区,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多山必多河。清远的河流也是很多的,比如北江,滨江,连江等…</p><p> 我生活在北江河畔,所以更爱北江。大自然有个很有趣的法则,那就是“山水相连,人水相依”。只要您能在北江两岸走上这么一遭,您就能够深切的体会这一自然法则了。</p><p> 这里的山和水容纳了所有的春天,这里的物很丰饶,这里的人都多情……我一边走,一边画</p> <p>此处是观北江的绝佳位置,朋友圈里都炸了,资深的“北江驴”都知道,这是个“野胜地”。古往今来不知多少骚客,在此留下过足迹……</p><p> 眺比江</p><p> 此处即高台</p><p> 可望千山绝</p><p> 飞水何处来</p><p> 全碧引江鸥</p><p> 古今多少客</p><p> 随水向东来</p><p> 且放清云志</p><p> 空身上天台</p> <p>在清远,舞狮是一项比较常见的活动,老百姓也都很喜欢,基本上每个镇都有武狮堂,一般在祭祀祖先,店埠开业,庆祝节日等喜庆的日子,当地百姓都会请来物獅队庆祝一翻。因为他代表着阳光,胜利,奋斗,丰收,等一切积极的朝上的民众情怀……是老百姓对红火的未来的一种信念…这张画画的是清新区浸潭镇上的舞狮表演</p> <p>自我隔离,闭关修艺,不托祖国和人民的后腿…</p><p> 这是年前北江之行,回来后就一直很想画的一组渔家特产。“一方水土产一处风物”此言不虚,北江边上最常见,最盛产,最独特的风味就是这些鱼干和虾干了,……渔民们把每天出江捕捞回来的鱼虾,拿出一部分来,洗净之后,撒上一些盐,将它们挂起来,或放在竹娄子里,在阳光下风晒,半年,一年,两年不等,等它们晒干以后,再拿出来慢慢吃…配上一些当地笋干,或蒸,或焖,或煮,地道母亲河的味道,好吃极了……</p><p> 今年我也买了一些,当做年货,带回老家,送送亲戚,朋友,钱花得不多,但他们都很开心,总感觉送出的不是礼物🎁 ,而是一种北江情怀……一种外地人对北江的神往…颇为体面……</p> <p>北江追浪一般是乘坐这样的游轮,本地游客,外地游客都是如此,找个周末,邀上友人三两个,每人花上十块钱船票,北江上走一遭,追追北江清飞,听听两岸鸟鸣,吃吃北江河鲜…</p><p> 酌酒一两盏,品茶三两壶,道一道故事三两个……空了自己</p> <p>黄坑中山路,好美嘉超市一带,画的时候正是夕阳西下,“暖而艳”…如我心“温而潤”。这里是清新区一个“城与乡”的重要分界点。从这里往飞来湖方向走,城市的气息就越来越浓烈了,…相对的,往清新一中的方向走,乡土的味道也就越来越浓……</p><p> 其实清远这座城市就是这样,走着走着,你时常就会有一种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不断换频”的感觉……他就像一个接近成年的少年,时而成熟,时而又冒着一股子稚嫩的气息,…</p> <p>这栋楼立在清城区的北江边上,好多清远人都认得他,听本地人说,这是清远老火柴厂的职工宿舍楼,是亲历过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老人”了。和清远同生同长,为清远的经济建设出过大力气。如今像这样的“老人儿”,那里见一个少一个了。画他仅仅是一种情怀,清远情怀……</p><p> 《老楼颂》</p><p> 独陋孤楼忆往昔,</p><p> 翩翩荣装护潮汐。</p><p> 凤华一梦三十年,</p><p> 青春已去进秋泥。</p> <p>《淘河鲜》北江河边约定俗成一些小的河鲜市集,祖祖辈辈,一直就有。一代又一代,码头风貌不断改变,但码头上的那些个河鲜儿始终未变。</p><p> “淘点河鲜”也是一江两岸人儿的一件比较重要,比较有意思的事儿了。</p><p> 当夕阳西下,出江打渔的人儿陆续归来,在码头边上依次摆开,淘鲜的人们也好像收到信儿似的,准时光临,生怕落后了,就淘不到好货了。近些年,随着乡村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发展,“淘鲜”也成了一些周末“驴友”的重要活动之一。出来浪一两天,不带点儿好货回家,跟媳妇儿交代不过去……</p> <p>《白庙礼佛记》</p><p><br></p><p>纷纷扰扰事浊浊;忙忙碌碌功渺渺。</p><p>花花绿绿假世界;烦烦恼恼真是非。</p><p> 未曾一时休,未曾半刻了。呜呼…</p><p> 偷一日闲,静半日心,北江河畔觅佛音, 不求上上智,只休了了心…</p> <p>在清远,比较贵的房价🏠 那得属靠江边儿的那些房子了,开发商们管他叫“江景房”。一般得有点儿钱才能住得起…</p><p> 话说得也是,每天一出阳台,就能独揽比江最美的风景儿,那不得贵一点麻,朋友圈里有一个兄弟,算是比较成功,这是他从阳台上拍到的北江,颇有点儿“闭眼能闻北江潮起潮落,抬头可见清远风云变幻”的豪情…</p> <p>《古龙峡游感》</p><p> 打开荒墨一卷,书不尽芳华一眼。痴我、恨我…手闲一秋,慢了朝霞一帘……</p><p> 长空湛湛,清山绵绵,峡深尽蜿蜒。古树盘石弄垂阴,老溪吹浪怪石生,…山道弯弯,一弯一瀑,一瀑一奇潭,一潭一湿风,抚面…潤潤佳人眼。</p><p> 怪哉…怪哉…怎不见一枝黄叶来报秋?莫不是山中老树,不识人间时节,惹得圆月欲含羞,卷起千重绿,一直送清天……</p> <p> 佛教里,全国有七十二个福地,画中景就是第十九福地,广东清远市飞来寺的最高处,从山底爬到山顶约四十分钟,好多游客都没能爬到山顶,就放弃了……每年都来几次,特别是每年要带学生征战高考的时候,我都要来这里湛染一下佛气,不为别的,就为自己洗一下尘埃,让自己得到片刻纯净,安宁……</p> <p> 这是清远白庙码头,是北江流域在清远的一个重要码头,画中画的是码头上的的一个渔筏,这里以前就是一个在半山崖上的小房子,不通路的,主人家要自己划小船,到山底,然后爬上去,……2013年后,随着政府“美丽乡村行"计划的实施,这里的路通了,依托着美丽的母亲河“北江”,这里搞起了旅游。这个渔筏的主人叫啊满,小房子改成了休闲渔筏,每天络绎不绝的游客,都来他这里品尝各种河鲜美食……啊瞒更忙了,日子也更红火了</p> <p>数月前,几个老友同作家陈露先生小酌……这是一个豪无功利聚会,我们只聊“本土”……或者说是聊聊这块土地上过往的一些“图腾"……,我才大现,就这样一块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小地方居然也隐藏着许多神奇……“禾楼歌”就是其中一个,于是,我开始参悟,学着利用思想的力量,去追寻“禾花仙女”的下落……《太和古洞暇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