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四要素为抓手,变革教学生态——乐都六中人人讲好一节优质课侧记

yfz

<p>  春风送暖,花开四月,学校教研室组织开展了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乐都六中“人人讲好一节优质课”教学教研活动。此次活动以“目标、问题、活动、评价”课堂四要素为主题而开展,实现从“教”向“学”的中心转变,旨在变革课堂生态,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p><p><br></p><p> </p><p> </p> <p>  在本次活动中全校共有77位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将展现各自的教学风采。活动是沿讲课、观课、课后反思、议课这一主线进行。讲课环节是在录播室全程授课、录课,并且所录的课作为今后学科教研活动中研讨的课例资源。</p><p>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陈政德、刘海荣、马国兰三位校长在百忙之中积极地参与到老师们中间,一起观课、议课,指导老师们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p> <p> 教师们按照“课堂四要素建设”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做到匠心独运,逐渐将课堂还给学生,改变“扯着嗓子喊叫”的教室,创设以“听为中心”的教室。</p> <p>  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上了年纪的教师都用心授课,展示出自己的教学艺术,打开教室大门,互相交流,积极参与公开课教研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留给我们的思考也始终延续着........</p> <p>  在观课时,主要关注三个问题,分别是目标定位是否准确?课堂是否有学生的“真学习”发生?教师是否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讲授是否有多余?</p><p> </p> <p>  同组老师积极参与观课,一双双高度集中的眼睛,不想错过授课老师精彩的每一瞬间!</p> <p>  课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同时观课老师们会根据四个维度(目标、问题、活动、评价)10个问题,开展交流研讨,取长补短。</p><p> 在议课时,老师们参与度很高,各抒己见、积极投入到交流、讨论中,并结合实际情况表达出自己对本节课的认知,找出自己或他人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在议课时也会发生教师间的“真学习”,形成一种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共同体”。</p> <p>  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打开教室大门,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教师们在交流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从而改变课堂生态,提高课堂效率。</p> <p>  刘海荣校长在议课时提到“人有一双眼睛是用来多看,耳朵是用来多听,而一张嘴是用来少说、精说”,这一观点让老师们得到启发,老师在课堂里只是引导者,而不是主体。</p> <p>  通过此次活动,老师们也正潜移默化地推进课堂改革,尝试打破墨守成规的理念,努力将教室里的交流方式变为相互倾听,同时在课后力图实现创造性、合作性的教师间的相互学习。</p>

课堂

教师

老师

活动

课时

教室

授课

教学

课后

合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