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氏源起与楚史若干问题考辨》后记

溪河子

<div align="center"><b>后 记</b>(节录)<br></div><br>水有源,树有根。<br>夜晚,仰望星汉,众星闪耀。我不识它,它却识我。它的眼睛里藏着秘密。它一定知道我的前世与今生。<br>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西方哲学的三大终极问题,始终在拷问着人类。任谁都无从知悉未来,但在亟亟前行中,我们能否放慢一下脚步,可曾转身回望?我们是否还记得来时的路?我的根在哪里?我们的根又在哪里?<br>自古以来,人类繁衍,嗣脉相承;开枝散叶,父承子继;子子孙孙,无穷尽焉。<br>刀耕火种,肇始文明。泱泱华夏,姓氏一出,别婚姻、明世系、分贵贱。国人以姓氏为系,今则每一姓氏必有其出处。姓氏遂成为一个人(或一群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然而历时既久,很多人并不清晰自己的来路。于是寻根探源,求诸于谱,求之于史。本可很容易知悉的家族传承,却因为谱本的缺失、史料的匮乏而不得。<br>广金兄说:宗谱之事,恐以后很少有人顾之。言外之意我很明了。在《梁邹景氏世谱》中,撰谱者景步云亦曾言及:能者,不愿为;为着,不能之。<br>家父景汝民,其生前对宗谱之事颇多关心,屡言景氏宗出何处?曾遍寻谱牒,得一套六卷。但碍于文平所限,不能卒读。<br>时光荏苒,已逾“知天命”之年的我,愈发念及父亲的夙愿,且逐日剧增。天命高悬,吾心怯怯,遂不揣浅陋,奋起功课,条分缕析,反复读谱,终辟尘除讹,唯识真相。<br>谱以尊祖,亦以敬宗。梁邹景氏世籍于山东淄济之间,瓜绵椒衍,散居多方,然皆尊五代后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景範为第一世祖。<br>《景範神道碑铭》:“臣闻景氏之先,出于芈姓。从楚王于梦泽。”梁邹之城西,群山叠嶂,山色排青,会仙独领秀,二斿列翠屏。又有山曰相公山,山以人名,景範墓在焉。<br>梁邹景氏明晰之后,时常有亲友问我:我们是齐景公的后人吗?<br>这真是一个问题,还是一个大问题!<br>这个问题同样困惑着我,曾不止一次从我脑海里闪现。因为,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邹平,历史上即为齐国属地,属于“鄙野”(即国都近郊周围)。<br>齐襄公、齐桓公在邹平辟有“苑囿”(今苑城,现划归长山镇属),更有扶立齐景公上位的国相崔杼故里——崔子城。<br>齐国有千乘之国之称,《邹平县志》曾载:“梁邹、邹平地邻千乘,齐人养马于此,时常游畋,固所甚便。”<br>也就是说,从地缘物理角度上来讲,作为景姓之人,没有谁比我更接近这个问题“中心”的人了。但是,据我多年的探索,举目四望,山东境内皆为楚景氏,尚未发现有齐景氏。且楚景氏在山东省境内的迁播路线,大致是清楚的。<br>我们不仅要问:何以如此?<br>在故纸堆中,我寻觅答案。<br>《古今姓氏书辩证》成书于南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为邓名世、邓椿裒父子合撰。其书云:“景出自姜姓。齐景公之后,以谥为氏。景丑、景春皆其裔也。战国时,景氏世为楚相,景翠、景鲤、景舍尤其显者,后有景差能赋。或云楚之公族,别为景氏。”<br>然著于其前的《元和姓纂》和《姓解》,并无此论。北宋年间的《姓解》,言景氏为楚,未见有齐。唐代的《元和姓纂》,也无齐景氏。<br>《元和姓纂》是中国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于中唐以前姓氏望族,记载颇祥”。其论得姓受氏,多源于《世本》《风俗通义》《三辅决録》《百家谱》及《姓苑》等书。可见此书不凡。<br>而我还特别注意到它的作者林宝,是济南人。因地缘关系,在其编纂成书时,若有齐景氏一说,自然不会略过。他肯定了景氏系芈姓,源出楚公族,只是不清楚它的脉络。可惜的是,除《风俗通义》一书外,以上诸书后世大多失传。我们从林氏的书中,约略考其梗概。<br>往前追溯,东汉应劭著《风俗通•姓氏篇》,西汉史游撰《急就篇》,唐颜师古注《姓氏急就篇》等,均未言齐景。<br>那么,让我们再来看看《古今姓氏书辩证》成书之后,有关景氏的论述:<br>《通志•氏族略》景氏:“芈姓,楚公族也。汉初,徙山东豪族于关中,今好畤、华阳(注华阴之谬)诸景是也。楚有景差。汉有景风(注凤之谬)。宋景大方、景泰,登进士科。望出晋阳。又有景渊,徽州人;景光,京兆人,并登科。”<br>在此条目下,南宋人郑樵曾按:“景,谥也,楚未之闻,疑齐景公之后盛繁,此为姜姓之族欤?”不难看出,郑樵是个仔细加小心的人。疑景为姜姓,谥齐景公之号,景氏为齐景公之后,原因是“楚未之闻”。因找不到源头,他只是小心翼翼地怀疑,并不敢妄断,这是负责任的。<br>《通志•氏族略》成书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即公元1161年,晚于《古今姓氏书辩证》27年,应是对齐景氏一说第一个提出质疑的人。<br>另一个提出质疑的人是胡三省。胡三省生于公元1230年5月,1302年2月去世,字身之,号知安老人,今浙江宁海人,为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他说“以春秋时言之,晋、宋皆有景公,何独齐哉?”<br>在我读《史记》的过程中,除了胡先生说的晋、宋之外,还看到甘景公、魏景湣王、韩景侯、蔡景侯等人,亦何独齐耶?<br>《姓氏寻源》的作者张澍是清朝人,他对胡三省的疑问是持赞同态度的,他并不十分认可《广韵》《姓苑》之说,但肯定“景出于楚”。在景氏条目下,其按曰“出自楚公族之后,有景翠、景鲤、景阳、景舍,皆为相。汉初迁入关,好畤、郑县、华阴诸景是也。五代中书待郎景範碑云:景氏之先出于芈氏。又云从楚王于梦泽,差为侍臣;画汉象于灵台,丹推名将。是以景出于楚也。”<br>同样,张澍也是个负责任的人。他把《广韵》和《姓苑》的见解照录于书,始有“景出齐景公之后,以谥为氏。景丑、景春,其后裔也”之语。然而韵书笺注者太多,他们侧重于音韵,对史料缺乏具体考证,互为引用,抄录的多,难免以讹传讹,别取他义。<br>《姓苑》,又名《何氏姓苑》,为南朝宋时(420年~479年)何承天所撰。可惜原书已经找不到了,其中介绍了各种姓氏的来源和变化。如果张澍所引用的“《姓苑》云齐景公之后”属实的话,那么何承天即是第一个提出“齐景氏”的人,后世(隋)《广韵》的笺注也大概缘于此吧。<br>古往今来,认定景丑、景春为“姜姓景氏”,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景氏出自姜姓。齐景公之后,以谥为氏”,是主观臆断使然,是不能成立的。而事实上,景丑、景春系孟子弟子,齐国人,其为姜姓公孙氏,景丑、景春是其名(疑为齐庄公后裔,公孙无知之后)。二人之名始见于《孟子》一书,将他们误认为齐景公的后裔,有个衍生发展的历程,大概缘起于南北朝、论结于宋。后世编纂姓氏书者重承袭,轻考究,故而成错。 …… ……<br>那么,对于这一千年谜题,从何处着手呢?凭经验我知道依据传世文献肯定不行,所以一开始我就把目光盯上了出土文物。大地不仅丰收着五谷,还埋葬着祖先,而景氏的秘密就深藏在祖先曾经行走过的大地之下。在发掘的楚墓中,上蔡郭庄楚墓、新蔡葛陵楚墓、长台关楚墓、荆门包山楚墓,成为我关注的焦点。<br>近年来研究认为,举国景氏,除极少数改姓、冒姓、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景颇族等)之外,汉族一脉皆归于楚。确切说皆归于楚景平王。以谥为氏,为芈姓景氏,今统称景姓。战国景舍、景翠、景鲤、景阳、景缺、景差、景驹;秦景监;汉景凤、景丹、景勃、景鸾、景毅、景遽;晋景骞;隋唐景继章;五代时景延广、景範;宋景大方、景泰、景思立;元景秀、景双鼎;明景大启、景清、景辉;清景日眕、景梁曾、景运享、景考祥;近代景耀月、景梅九、景鸿范;今有景海鹏;均为其后裔。<br>然而,其源头究竟如何?人们仍不清晰。<br>楚景平王生活于春秋晚期,战国时代的景氏与其之间是如何传承的,没有人说得清。<br>按时间段划分,楚国800年的历史可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那么东周时期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景氏家族自始至终正好贯穿于战国时代。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最早见于史书的人物是景监、景舍,然而二人一位在秦、一位在楚,这又是何因?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发现不研究楚国的社会制度不行,确切说主要是礼制和封君制。<br>楚国是周初成王始封的一个子爵小国,其礼制必以周礼为典范,这是诸侯国的共性,但其处于荆蛮之地,又必有其个性。而封君制是战国初期由楚惠王开始实施的一项重大决策,虽然吴起变法对封君制有所阻碍,但后来仍一以贯之,直至楚亡。<br>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楚国的历史历来不详,这也成为后世楚史学者研究的热点,成就了大量的论文学著,尽管良莠不齐,对错参差,毕竟在艰难地探索,向着真相迈进。如同拼插积木,一块块地寻找、堆积、拼连......相信用不了多久,一个完整地楚国必将清晰如昨。<br>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学者们借助传世文献,利用现代科学手段,结合出土文物,研究楚史的较多,还没有人系统地采用“姓氏学”来开展研究,有的学者虽有涉猎,但很不深入。比如“以王父字为氏”“以谥为氏”等,是如何操作的?何人才有此资格?大都昏昏然,莫名其妙。然而,这在宗族里都不是小事,且不是随随便便的,而是以礼制的形式“法制”下来的。氏族宗法制是周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楚亦不能例外。<br>历时两年来,在前辈史家探赜索隐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考古成果,我对楚国贵族的姓氏传承进行了分析、总结。办法其实很简单,把几张白纸粘在一起,在上面画了一条横线,在这条线上对史事进行梳理,当纵向和横向的重叠时,即可对史实重构。比如“景之定”,有学者认为他是景平王的儿子,还有认为是孙子的,当然还有认为是曾孙的,等等,但都不对,因为在纵向上其与史事难附。再比如“景之上”与“昭之果”同时出现在“滕公量(大市铜量)”上,按照楚景平王与楚昭王的父子关系,再结合出土文物,即可对人物大致做出一个隶定。尽管会有误差,但不至于差到哪里去。<br>姓氏学是一门学问,历史是人性变幻的镜像。以血缘关系构建的氏族宗法制,在权势的层级上必会给我们留下可资判定的依据。比如楚墓的规格,对于判定人物的身份起着决定性作用。可惜现在楚墓挖了那么多,至今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完整的“数据库”。<br>在对战国楚史研究中,我发现楚国为了保持王位的正统性,有一套严谨的“分族命氏”规则。特别是“氏+之+名”模型的建立,对“之”字的释读,解开了“王族”与“公族”之谜。联系世代、事件、葬制规格、地缘关系等诸多要素,我为景氏家族,以及昭氏、悼氏、黄氏、庄氏等楚国贵族,画了一条世系轴线,还重点考究了春申君黄歇。这对于初始的家族成长,其断代还是非常明晰的。<br>而这仿佛是一扇大门,一扇通往楚国历史真相的大门。<br>在众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景氏进行世系追溯,景氏家族人物景之漁、景之定、景监、景舍、景翠、景差、景阳等人的生平事迹才更加清晰起来,而这正是贯穿本书的主线。<br>同时,利用姓氏学原理,对楚先的姓氏源起、楚先人居住地、以及楚史若干问题作出个人意见,力求补苴史载之阙,厘正被扭曲的史事,澄清一些是非。<br>本书主要看点:<br>…… …… 本人郑重声明,以上观点均为己出。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亦非楚史研究科班出身,结论未敢必以为是,肯定有些观点是偏颇的,甚至是错误的,恳切希望得到大家指正!<br>在研究过程中,我翻阅了较多的图书和资料,仔细阅读了专家学者的学术专著,以及博士、硕士学术论文,还从网上搜读了一些民间爱好者的文章,它们予我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受益匪浅,为示感激,特将参考文献附后。诚然,有些作者的文章作于早些年,可能不是其最新的研究成果,若方便请告知于我,我会当面致歉,或以书面形式发表歉文,或本书再版时予以更正。另,还有一些文章读后未及时记录,又无从再找,谨向作者致歉!<br>书中的引用文本,我尽量做到用作者原文,偶有转引,实属无奈。但因涉及人数较多,不知其本人状况,为防止误会,书中对作者一律称先生。除在网上搜集的免费资料外,大多数学术文章、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均从正规网站购买,以示对原创之敬重!<br>最后,我想说的是, 溯本求源是国人天性,其实你越研究历史,你才会越明白一个道理——历经千秋万代,在我们血脉里流动的热血,早已是一样的了。姓氏只是一个符号,每一个姓氏都来历不凡,都值得尊重。<br>随着对家谱研究的深入,我越来越感到人活在世上,应树立博爱之心。既要爱宗亲,亦要爱人人。相反,那些假借姓氏之由大搞家族宗派争斗,甚至非法活动的,都是不足取和不应该的。狭隘的宗亲观念,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文明的延续。<br>姓氏学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姓氏文明攸关中华文明进程。通过姓氏学研究,可以强化生命意识,提高中华文化化育,奠定中华精神之觉悟。姓氏是家族时空的纽带,情感的桥梁,它让家族团结、延续、传承。我们寻根问祖,其目的就是要寻找我们祖先的文化基因,学习和传承我们祖先的优秀品格。<br>对于景氏家族来说,一景之姓,千载传承,散析而居,秦越椒蕃,然根在一处,血在一脉。<br>当深埋于信阳长台关地下战国楚墓中的景舍编钟出土,被今人敲击响彻太空之时,没有人会想到,在它“铸就2400余年”、出土“现身半个多世纪”之后,一位与它相关的景氏族人已经三次进入太空,圆满完成“飞天任务”,成为中国目前进入太空次数最多的人。景氏家族以军功起家,景海鹏以军人的身份,为景氏家族再添尊严和荣光。<br><br>2019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