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漫游

<p>  成都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江水,春暖花开。</p> <p>成都情结之一,杜甫草堂。</p><p>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没有哪个诗人自始至终的忧国忧民情怀贯穿整个时代。少不更事时,更喜欢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不羁与潇洒落拓,人道中年后,才深深融入到杜少陵的对现实生活的悲悯中。</p><p>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在前几年的网红涂鸦“杜甫很忙”中,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一个清瘦黝黑、满脸愁苦、忧国忧民的老人形象。但读杜甫的诗,每到悲观绝望之处,却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而更多的是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善良。</p><p> 杜甫的一生,总是漂泊,总是走在路上,而当杜甫一家来到成都,这成为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p><p> 草堂静静,流水悠悠,春暖花开,甚好。</p> <p>成都情结之二,闲适慢生活。</p><p> 品茶是中年后所爱。其实不甚懂茶,只是喜欢看茶艺师慢慢的摆弄,喜欢看青嫩的茶叶,过滤后澄澈的茶色,轻曼地氤氲着淡淡的香气,这样喝起来似乎才能体悟到茶艺师表述的那种味道。</p><p> 在两位像竹叶青一样清丽可爱的成都妹子轻柔妙曼的冲泡中,不知不觉细品了两个多小时的峨眉高山绿茶竹叶青,淡淡且清澈的头香带着一种明前的青草味,真的让我仿佛感受到了早春阳光下的那种嫩栗香味,一瞬间就爱上了她。</p><p> 掏耳朵却是享受不了的体验,并没有艺师说的那样服帖舒适。</p> <p>成都情结之三,街头漫步。</p><p> 一曲《成都》,拉回了青年时代,在那个临近毕业的季节,同学们总是两两三三在夜晚的街头没有目的的走着,那时的我们也好想谈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成都》这首歌,在远未流行起始,一听就侵入心扉,投入而感伤,悠远的遗憾仿佛就在昨天。避开熙攘繁华轻奢的春熙路、太古里,来到古色中浸润着浪漫气息的宽窄巷子,一路不间断《成都》的歌谣中,或坐或走,在没有任何过往与未来遐思中,漫无目的走着,游弋在很久没有享受过的旧时光里。</p> <p>  很喜欢杜甫的《客至》,最是那句“篷门今始为君开”。竟然在街头就与诗中提到的“盘飧市”不期而遇,于是兴奋的走进去,感受一下川菜里“无兼味”的清淡菜肴,体会诗人在春天里接待远朋的喜悦心情。</p> <p> 花径不曾缘客扫,</p><p> 蓬门今始为君开。</p><p> 成都,在客少娴静的暖春里,为我打开了一扇午后暖暖篷门。</p><p> 成都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江水,春暖花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