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有感

🎀人生如梦🌻

<p>&nbsp;黑龙江省青冈县昌盛镇中心小学&nbsp;&nbsp;孙巍梦</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非常感谢名师线上教学示范课公益讲座这个活动,今天有幸听了北京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于松建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第5课《琥珀》一课,让我受益匪浅,感觉自己的眼前一亮,也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如何去教。以及听取了郑丹教研员高屋建瓴的点评,让我领悟到了智慧火花的碰撞,并且传播了一次思想的精髓。&nbsp;&nbsp;&nbsp;</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每一次精彩的公开课过去以后,它沉浸在我心中的东西是不同的。相信听了于老师的这节课之后,我们每位听课教师的内心深处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感谢这个空中课堂能让我们聚集在这里领略一次智者的不一样的语文课堂教学。</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于老师的这节课在注重夯实基础的同时,通过深度的学习指导,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加深,从而实现了从基础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化。</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本节课的字词处理的非常到位,从课题《琥珀》的王字旁的解释入手,从此定义了琥珀的珍贵。通过琥珀的图片让学生能够对琥珀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且巧妙的为下文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第一遍自由读文之后,进行词语检测,能够让学生自主识字,接着于老师又进行范读词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掌握本课词语。</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接下来是“看画面想词语”,这个设计可以说在本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看图片想词语,实际上是让学生把画面转化成文字的过程,从而使语言和思维共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巧妙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而且也让词语学习很有趣味性。</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多音字辨析“挣扎”的“扎”字讲解也很巧妙,于老师不仅关注新知的接受,同时通过出示图片“扎”的不同读音和意思,让学生选择“包扎”“驻扎”等词语的读音,也注重读音的区分和运用, 所以本节课的字词教学是非常扎实的而且也很有时效性。</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本节课于老师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从回顾上学期学过的旧知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不仅唤醒了学生之前的学习记忆,并展示了新的问题清单,便于学生分类并巧妙的选择和课后习题比较靠近的问题,迁移运用学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充分的体现了课文是教和学的载体。</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于老师很注重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切入点,以“推测”入手,不仅让学生梳理了课文的内容,而且也清楚地让学生了解本文的定位。通过让学生以查资料、联系上下文猜意思或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支架从而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这些教学方法都很值得我借鉴。</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语言训练,让学生讲解《琥珀》形成的这一环节。根据学习单内容让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后对文章进行再次梳理,同时也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于老师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或忽略的问题,明确的告诉学生,在琥珀形成的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两个条件。第一名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第二次分享修改之后的内容就非常的完整了。于老师这一环节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总结文章内容的方法。</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最后知识拓展环节,建议学生看《十万个为什么》以及和家人交流琥珀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学知识找答案,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本节课于老师通过多种读文方式自由读、默读、师生共同读等读书方法让学生在充分读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读文的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读文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使学生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了从教材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跨越。</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节课于老师非常巧妙的把学生的问题转化成书中文本的内容来学习,把“常态阅读”转化成“意态阅读”,不仅能让学生获取读懂的内容更能让学生站在自己的立场来阅读文章,真正的实现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价值。</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总之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热烈的背后,一定是一次沉淀,让我跟随于老师的脚步走向语文学科教学的神圣彼岸。</p>

学生

琥珀

老师

学习

词语

解决问题

巧妙

语文

这节

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