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我们来到丹巴探秘大金川古老而神奇的碉楼

王開憲

<p>  到了丹巴,碉楼是必须去打卡的地方。丹巴碉楼主要集中在大小金川及大渡河上游两岸的村寨、山脊和要关隘处,以三五个一组相互呼应居多。梭坡乡境内的碉楼最多时有138座,堪称碉楼博物馆,有“千碉之乡”的美誉之称。</p> <p>  丹巴以其瑰丽的嘉绒藏区文化和素有“千碉之国”美称的古碉建筑群为世人瞩目。</p> <p>  古碉以泥土和石块建造而成,外形美观,墙体坚实,与民居寨楼相依相连。</p> <p>  莫洛村特有的石砌藏寨建筑规模宏大、形态各异、建设集中的防御性碉楼群成为丹巴“千碉之国”的价值核心区。</p> <p>  莫洛村古碉藏寨的建筑由碉楼民居与高碉组成。</p> <p>  传说以前的嘉绒藏区,凡有男孩的家庭必须修一座碉楼,此风延续下来,逐渐形成了“千碉之国”。</p> <p>  古碉楼历史悠久,承载着嘉绒藏族文化的历史文脉,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p> <p>  这是在碉楼长大的藏族小伙伴,他家的碉楼成为祖传私产后,他每天守护在自家的碉楼旁,将碉楼展示给游客,收取参观费每人10元,碉楼下面开办了藏民宿接待远方而来的各地游客,成为莫洛村藏民的主要收入。</p> <p>  碉楼历史悠久、造型独特、工艺考究、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嘉绒藏族历史文化的主要实物载体和象征符号。</p> <p>  丹巴这些倚山而立,久远而神奇的碉楼,是一个嘉绒藏区民族原始的思维构架,它昭示着悠远的时光和苍黄的历史,永恒守候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