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的清明,我又多了一份思念

紫丁花开

<p>  2020年4月10日清晨,这个世界上我一直认为是我最爱的、也是最爱我的人,永远地离开了我。</p><p> 她临终时,我不在她的身边,但是,她的那张深深凹进去的没牙的嘴巴,却始终没有闭上。我知道,也许她是在喊我的乳名,也许是在喊我的昵称……</p><p> 没能见她最后一面,有遗憾,其实对我而言,我反而觉得更多的是庆幸,因为,自奶奶的生命如风中残烛,残喘弥留之际,我一直在欺骗自己,一直害怕奶奶在我的眼前却撒手人寰,离我而去,我怕我不能承受那种离别之痛。也许,奶奶疼我,知道我的心思,所以选择了与我不辞而别。</p><p> 可是,当我看到奶奶静静地躺在床上,无论我怎样撕心裂肺的呼唤和呼喊,她都再也听不见了,再也不会理我了,我好后悔啊。我后悔——她在世时,我陪伴她的时间太少;我后悔——她活着时,为她做得太少……</p><p> 往事一幕幕,伤心一幕幕。我身上的许多我自认为的优点,我一直认为,是奶奶的影响、感染和熏陶。</p><p> 我的奶奶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我一直觉得她与苏联作家高尔基《童年》里阿廖沙的奶奶神似:一样的高大身材,一样的粗糙大手,一样的慈爱善良……不,我的奶奶比阿廖沙的奶奶还要好上一千倍、一万倍,因为她更加的疼爱儿孙,甚至曾孙……</p><p> 从小到大,在我的记忆中,奶奶房里,有个不大不小的长方形的木头箱子,里面装的是逢年过节,亲戚送节礼给奶奶送的好吃的。可是,我从来没有看见奶奶锁过箱子奶奶今年已经九十八岁了。只记得,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无论谁去奶奶家,奶奶一定会把那些好吃的拿出来给我们吃,而她自己却舍不得吃。</p><p> 自从我记事以来,从没见奶奶跟邻居、儿媳等任何一个人红过脸,更别说吵架了。她乐善好施,喜欢帮助别人。我觉得我骨子里的这一点就特别随我奶奶,而且已深入骨髓。</p><p> 我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是我这一辈里第一个出生的孩子,排行老大,所以,我一直认为,奶奶给我的爱比其他任何一个弟弟妹妹都要多得多。而且奶奶一点儿也不像有的农村老太太那样,骨子里就“重男轻女”,她是都一样的爱和喜欢。</p><p> 我四岁多的时候,我弟弟出生了,妈妈要照顾弟弟。从那以后,我就基本上都是跟奶奶一起住,一起生活了。</p><p> 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在奶奶的那两间土墙红瓦屋里的一些故事。最难忘的是,夏天的夜晚,睡觉前,天气热,奶奶一边为我扇着蒲扇,一边给我唱:月姥姥,八丈高,骑白马,带羊刀……或者是给我讲《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等民间故事。她不停地摇啊摇啊,当时,我的小心眼里,还一直以为,奶奶好神啊,她居然“不知疲倦”。可现在想想,那一扇一扇,满满的都是情和爱啊!冬天的夜晚,我的脚冻了,在温暖的被窝里,开始发痒,我在床这头,奶奶在床那头,奶奶便开始不停地给我捏脚,好舒服啊!而如今,我长大了,回想起来,我给奶奶剪过几次指甲,又给她洗过几次头、几次脚呢?太少太少。</p><p> 有时,我受凉了,肚子疼,奶奶就用她那粗糙的大手掌在我的肚脐眼周围摩挲搓揉。当时的我觉得特别神奇,就感觉一股股凉气沿着我的肚脐眼被奶奶粗糙的手掌吸了出来。这种感觉,现在仍然记忆犹新,成为我这一生中最美好最难忘的回忆。</p><p>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现在,奶奶不在了,而且是永远地离开了我。我能做的,除了“丧三年,常悲咽”,除了偷偷的哭泣,悄悄的落泪, 还能做什么呢?</p><p> 从此,这个世界上,爱我的人又少了一个,牵挂我的人,又少了一个。留给我的,只有思念。而这思念,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淡去……</p><p> </p><p> </p><p> </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