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去年夏天,我最敬爱的妈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p><p class="ql-block">母亲走的很突然,一句话都没留下,简直就像晴天霹雳,我悲伤到了极点,身心交瘁,心如刀绞,精神几乎垮掉。很长一段时间,想妈的时候,心痛得不行,便一次再一次躲进卫生间失声痛哭!母亲音容笑貌索绕在脑海,挥之不去,至今不敢相信她真的离我们而去。</p> <p class="ql-block">(母亲管韵芬生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五日卒于二O一七年七月二十二日,享年92岁。)</p> <p class="ql-block">母亲走之前没有任何征兆,也就在她去世前一天,我下午离开她家时,母亲还将我送到门口说:"儿子,今年夏天特别热,骑摩托车要注意安全!"哪有什么来日方长,告别就在此时此刻。怎么也没想到,就这么一挥手,一转身的一刹那,从此成了阴阳两界的永别。第二天早上我回到母亲家时,她因心脏病突发,已经匆匆忙忙地走了。我恨自己不能在母亲临终时守在她的身边,让她哪怕看上一眼,她也心安,我也无悔。作为她最疼爱的小儿子,她老人家怎能不牵挂。说真的,母子连心,我那天就有不祥的预感,到家已迟了。</p><p class="ql-block">往事一幕幕,在我脑海里回荡。那天回去为母亲烧"头七",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唯独没见母亲的身影。以前回家,我叫一声:"妈,我回来了!"母亲就会非常高兴地答应着,接着就在厨房忙开了。一会功夫,几盆香喷喷的菜和汤摆满了小桌子,母子俩一边看电视,一边听着她的唠嗑。母亲十分精明能干,九十高龄还头脑清晰,能自己干的事却不要别人代劳,家中始终收拾的井井有条,小小房间窗明几净,并且能烧一手好菜,每每儿女们回家,她总是关心地问这问那,常跟我们说:“做人要清清白白,做事要老老实实”。现在,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那是多么亲切的母爱啊!'</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母亲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妈妈出生在安徽巢县烔烊河镇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母知书达礼,她幼受庭训,从小聪慧善良,国学底子不错,又写得一笔娟秀洒脱的好字,是个贤里慧外的大家闺秀。她一生勤劳,乐于奉献,富有主见,做事有条不紊。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p><p class="ql-block">日本鬼子发动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最黑暗的时刻,既是国难,又是家仇。抗战时期的母亲还是个豆蔻年华的少女,老家烔烊河已经沦陷,成了日本鬼子的敌占区。为了求学,十来岁年纪,冒着战火纷飞的危险,步行几百公里路到当时的后方大别山腹地霍山诸佛庵,就读于安徽师范学校。从那时就养成了隐忍、不屈、坚强的性格。</p> <p>(大姐和母亲摄于长临河古镇。)</p> <p class="ql-block">母亲是每遇大事,头脑冷静,机警过人,富有主见。1957年,我父亲在安徽商校当教员,当时学校号召大家提意见,不少人纷纷发言,父亲当时是民主同盟会会员,是一个非常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他例举了几条意见,回家和母亲商量,母亲及时地阻止了他。而后来发生了的一切证明母亲的正确。那些给学校积极提意见的学生、同事,大多数人,给打成了“右派”,被送去劳动教养或判刑改造,失去了学籍和公职。父亲的一位大学同学也是好朋友,名叫许尚久,就因为这件事情,被强迫送农村去劳动改造,并从此失去了公职,后来一个文弱书生,靠在街头拉板车出卖苦力勉强维持生活。而我父亲在这次运动中侥幸的躲过了一劫。</p><p class="ql-block">国家遭难,芸芸众生也处在苦难当中。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一个人带着我们四个子女很不容易。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全国粮食匮乏,没得吃,母亲总是把粮食留给她的孩子,没有吃加上营养不良,母亲得了慢性肝炎和浮肿病,有一天因为饥饿,又病又饿的母亲昏倒在走廊上,差点送了性命。现在回想起来,我还心里难受。就是困难,那些农村来的穷亲戚,我家再没吃,也让他们吃饱饭回去。</p> <p>(大姐回合肥探亲,我和妈妈送她回上海,这是我们三人在合肥火车站合影。)</p> <p class="ql-block">(母亲和她的重孙女朱思源合影。)</p> <p class="ql-block">母亲一生很平凡,心地善良。改革开放以后,家境渐渐开始好转,母亲对孤苦饥寒的人,有机会总是尽量周济。有一次去老家上坟,她还把穷亲戚请来,嘘寒问暖地了解他们境况,并且,在馆子里请他们吃了顿饭,还分别送了些钱给他们贴补家用。母亲教育子女:"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对于有求她的人,只要能做到,都尽量给于帮助。她终身关爱着她的四个子女,像老鹰抓小鸡里的游戏,努力地呵护着她的孩子,直至去世。母亲是一位把所有爱给予她关心的人,而丝豪不求回报。</p><p class="ql-block">回首往事,泪如泉涌,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人们总是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来不及才懂得回头,子欲养而亲不待啊!世上有一种爱,它博大无私;人间有一种情,它庄严神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痛哉是生者。母亲的一生,平凡、坚强、伟大,用毕生的精力和辛勤的汗水给我们做出了典范,她那慈祥亲切的笑容永远铭刻在我们心头。</p><p class="ql-block">敬爱的母亲,您安息吧!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p> <p>(这篇文章刋登在《城乡文化》2018年第三期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