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快乐读书吧”是统编语文教科书的一个栏目,目的是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方法,掌握课外阅读技巧,教师推荐阅读书目,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目的。</p> <p>一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主题是“读书真快乐”,重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课文由4幅场景图和4段提示语构成: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和小伙伴分享故事;去书店翻阅图画书;学了拼音后可以读更多的书。如何有效实施读书真快乐这一主题呢?本课精选了恰当的教学内容,围绕“读书”为教师创造性地设计各种有趣而有效的活动提供了路径。</p> <p>一、准备阶段:亲子共读</p><p>(一)亲子互动,爱上阅读第一幅图是和爸爸妈妈共读,图文中的第一句话是:“我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有趣的故事书。” 从栏目的编排定位,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这种亲子阅读,它在阅读环境、阅读方式、阅读目的上,和课堂上的阅读都是不一样的,它强调的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p> <p>(二)共读童书:连环画、绘本、童话书统编教材把课外阅读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解决了课外阅读的边缘化问题,促进了儿童阅读进教材、进课程,体现了师生共读、亲子阅读、自主阅读的思想。</p> <p>连环画、绘本也叫画出来的书,不仅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呈现方式呢就是一幅插图配上一段文字的描述,形成一个连环画,这些童书没有了注音,孩子怎么读下去吗?亲子共读怎样实现呢?</p> <p>1.借助图画猜读。比如孙幼军爷爷的《小布头奇遇记》,让孩子通过插图来猜“香油”,“酱油瓶”这样的词对应到图画中,它可能会是个什么字。一边看图,一边循着小布头的足迹读下去,一个忠诚、善良、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小布头就出现孩子眼前。因为连环画,更多的要借助图画上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来展开猜读,这也是亲子共读主要要用的方法。</p> <p>2.根据前后语境猜读。 连环画故事讲述时有前后的语境,希望孩子能用这个语境来猜。可能这个字、词大致是表示某一种事物,语境中的这个字估计在讲某一种动作,运用这种语境的信息,引导孩子大致猜读。 例如:读到四只大老鼠回到洞里,围着小布头,坐成一圈,还唱起了打油诗,孩子们根据插画和老鼠们的动作、神态很快就知道了鼠老大顶呱呱,鼠老二会说话,鼠老三不简单,鼠老四最能干,他们都想吃小布头。</p> <p>3. 根据语段结构规律猜读。有时连环画的结构是重复的,孩子能运用重复的结构来大致上猜测,说我对应到这个位置,和前面那一段话相对应的汉字有可能是什么字,就又能继续读下去了。读到什么是勇敢时,孩子们通过前面写小布头救小卢花,到后面黄珠儿、小金球讲郭爷爷、田阿姨为保护大伙儿的粮食抓坏蛋的故事,在重复的结构中认识了“勇敢”这个词。</p> <p>准备阶段,亲子共读并不是要求孩子特别准确地理解童书的内容,只要大致做到连滚带爬地读下来,就算完成了任务。</p> <p>二、分享交流阶段</p><p> 读书交流会第二幅图是读书交流会,将自己读到的故事和小伙伴们分享,不仅是读书更是将“说”与“听”纳入其中,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所以非功利性的无压力阅读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p> <p>(一)组建一起悦读兴趣小组“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必须借助有趣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趣味,体验阅读的快乐,推动他们课后的持续阅读。首先我们让孩子和自己的同伴组建一起悦读兴趣小组,并给自己的小组命名。如:小苹果组、小菠萝组、小蜜蜂组、小蚂蚁组、小书虫组、小红帽组、小星星组、小桔灯组等等。</p> <p>(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享阅读分享阅读是专门用于学前和小学低年段的儿童,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一种方法。孩子的阅读过程是基于已有的口语经验,除了在家和父母一起共读,还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共读,一起分享。</p> <p>1.基于文本语境,联系生活实际去分享。例如:孩子阅读澳大利亚女作家李贝·格拉森的绘本《最温暖的家》后,就会和小伙伴交流:“克兰西独自走出了家门,一路上踢着脚边的石子和树枝。”我和克兰西一样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也不喜欢新房子,我喜欢乡下外婆家的老房子,那里有好多小伙伴可以一起玩,所以我也会独自一个人踢脚边的石子……</p> <p>2.观察发现,调动语言积累和生活经验去分享。例如:《蚯蚓的日记》小朋友就发现:我和蚯蚓写字姿势不一样,我用手写字,蚯蚓用自己的尾巴写字真好玩;是的,蚯蚓的小书桌是蘑菇,凳子是瓶盖,哈哈哈……</p> <p>3.线上小组交流。利用线上网络平台,让组建的阅读小组在线和小伙伴、家长、老师一起交流,可以更加便捷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阅读的快乐。</p> <p>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表达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快乐读书吧”就为孩子提供了这样一个分享交流的平台,阅读活动和语言表达活动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个元素,就在读书交流中慢慢生长起来。</p> <p>三、自主选书阶段。第三幅图教一年级学生自己买书,买喜欢的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p><p>(一)去书店选书前面有了阅读的经验和经历,接下来可以自主选择童书。利用双休日让爸爸妈妈陪自己去书店选书,或者书店离自己家很近的小朋友可以自己到书店去选书,这样孩子对他即将要阅读的童书会有一种期待感,他会觉得我终于可以到书店选一本属于自己的、最喜欢的童书啦。</p> <p>(二)掌握找书的方法孩子在这些活动中,都会感受感受书籍世界的丰富和有趣,通过找书柜、看书名、查目录的方法,挑选自己喜爱看的书。知道在书店看书要安静,不买的书要轻轻放回原处,并付诸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孩子才会逐渐掌握在书店找到自己喜爱看的书的技能。</p> <p>四、自主读书阶段。我们都知道要让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就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第四幅图传授一年级学生阅读方法,学会使用工具书帮助自己有效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p> <p>(一)阅读题材会多样化。我们小学生现在阅读的大量的内容,都是以动物为主角的这样的童话形式,相对来说,题材比较单一,通过儿童自主挑选童书这样的活动,儿童课外阅读题材会更加多样化,多向儿童的实际生活拓展。</p> <p>(二)获得阅读解码技能。小朋友自主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p><p>1.借助拼音读。小朋友在阅览室认真读书,书本上有拼音的就借助拼音读下去。</p> <p>2. 尝试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默读、猜读、看着图画读,联系生活实际读,结合上下文,还可以联想和想象着读。</p> <p>3.查字典阅读。试着用课堂上老师教的查字典的方法,查到不认识的字的读音,就可以读下去。</p> <p>4.请教互助读。问问身边的小伙伴,也可以问问老师、问问家长都行。</p> <p>只要方法得当,成人和儿童这种带有社会性的读书活动,是能帮助儿童阅读的解码技能,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在快乐轻松的气氛当中引导儿童尽早地爱上阅读,很快的从依赖式的阅读过渡到自主阅读。重视儿童生活,一起悦读,引发儿童对自身的思考,和儿童一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