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单位观》 安九职工大家谈

中铁大桥局燕矶长江大桥项目部

近几天,《我的单位观》一文在项目群中转发后,在职工中引发热议,围绕立足岗位、提升执行力、增强凝聚力,建设更加美好的中铁大桥局这个大家庭,职工们各抒心意,现择合4篇,予以分享。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单位如家 吃亏是福</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环部长 刘崇喜</p><p> 要像看待家一样看待单位,要像爱护家一样爱护单位,要像建设家一样建设单位。《我的单位观》里提出把单位当成家。家是我们每个人温暖的港湾,在家里,我们不计较得失;同样在单位,我们也不应计较得失。</p><p> 俗话说“吃亏是福”,“吃亏”一词出自唐杜牧的《隋苑》:“却笑吃亏隋炀帝,破家亡国为谁人?”而“吃亏是福”是郑板桥先生流传下来的一句至理名言,经过漫长时间的洗涤和锤炼,走到现在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仍然为很多智者所推崇,成为处事之道,我们在单位亦是如此。</p><p> 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突然告知去完成某项任务,有些时候,我们便觉得自己有点吃亏。但如果抱着一种“吃亏是福”的想法,就会让我们心里觉得踏实,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做事,最终将达到我们渴望的目标。相反,如果凡事总计较会不会吃亏,做起事情来就会放不开手脚,让自己的能力无法充分展示出来,更重要的是合作的人会觉得你是一个非常小气的人,难以产生一种愉快合作的氛围,这样是很难把工作完成得接近于完美的。</p><p> 一位年轻的大学生毕业后应聘到我们这样一家施工单位,分配时公司想把他分配到最远最艰苦的大山中的项目上,很多人劝他找找领导,重新分配到条件相对好的项目上,可这位年轻人却同意了,他自我安慰道:“吃点亏就吃点亏吧,说不定能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呢?”这位年轻人到了项目后,条件之艰苦超出了他的想象,但是他没有抱怨,每天勤勤恳恳的工作,项目上人少,他承包了几个人的工作,慢慢地他通过实践学会了很多项目管理知识,工作上可以独当一面了。过了两年,一个新项目上马了,单位准备提升一位年轻人进行重点培养,几位领导都同时想到了这位年轻人,一是因为他不计较得失,乐于接受工作的分配,更重要的是他通过锻炼逐步提升了自身的能力。由此看来,他当初的“亏”却是造就了今天的“福”。和这位年轻人一样,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始终抱着“吃亏是福”的心态,不会因为没有便宜可占而去拒绝,也许实现成功的愿望就会变得容易。眼前的“亏”其实对我们是一种磨砺,考验了我们的心智和能力,锤炼了我们的耐力和品质,这样一来,我们涉猎的范围更加广泛,比别人进步的更快,领导也会将我们记挂在心上,今后真诚的帮助我们,这种无形资产,难道不是一种“福”吗?</p><p> 当我们真心把单位当成家的时候,我们更应当铭记“吃亏是福”,这也是我们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为人处世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办法之一,否则,那最后吃大亏的一定会是自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担当 团结 感恩</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办公室主任 曾庆祖</p><p> 单位的重要性,对于我来说,至高无上。前些年,单位面临改制,在飘浮中摇摆不定,几近是买断工龄的结局,直接影响的是生活、是生计。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了稳定的发展平台,尽管来得很晚,但毕竟正常了,相比较那些下岗、早退的同事,我是幸运的。由此,我是带着感恩在工作。感恩单位、感恩帮扶的领导、感恩帮助的同事。回顾走过的路,就会发现也正是这种无限的感恩,才能得到更多的帮助。</p><p>读了张传禄的《我的单位观》,感触很深,他一定是“单位观”的资深达人。他的文章不长,而语言朴实,分析透彻,道理深刻,引人入胜。文章没有说教,引发的共鸣却印象深刻。读后便有感想。</p><p><b> 一是站位要高,敢于担当,做一个让单位放心的人。</b>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投入感情,要有大局观,用心做事,敢于作为。能力可以有限,但必须忠诚、服从、奉献、担当。办公室是一个服务部门,服务无止境、待人要诚恳,保持初心,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为领导分忧、为职工解难,积小善而谋大可。</p><p><b> 二是团结一致,善待单位,做一个让别人尊重的人。</b>如果将单位比做一条船,满载我们的一定是全部期待和寄托。这么大的一个载体,我们必须同舟共济、互帮互助、体现大爱。在这条船上要使尽全力,不松懈、不懈怠、不投机取巧,真诚待人、认真履职,以齐心协力的合力,让这条船行稳致远。我们在工作中要有激情,要阳光向上,让敬业成为常态、在肩上扛起责任,把组织交办的工作当成刻不容缓的急事、大事,时刻保持忠于职守、尽职尽贵、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的状态。对工作热爱、珍惜和敬重,并心甘情愿地为之付出和奉献。无论何时处在何种岗位,都应将主人翁的意识溶于血液、铭记于心,主动作为。在常日里充分传递正能量,与领导、与同事之间做到真实诚恳、心心相印,谦虚、自知、补位、补台。</p><p><b> 三是常怀感恩,珍惜工作,做一个被认可的谦谦君子。 </b>单位是我们和社会之间和他人之间进行交换的桥梁,是我们显示自己存在的舞台,是我们美好家庭的后台,是我们提升身价的增值器,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客栈。因此,我们要常常心存感激,怀着对组织的感恩之心。感恩组织给予我们历练自我的平台,倍加珍惜肩上的这份责任。对帮过、批评过、甚至是指责过的人感恩,因为自己做得不够,领导、抑或是朋友在帮我。单位如家、单位似家,这需要我们用爱去经营,用心去维护,用诚感动人,有付出才能共享。不管是从什么角度,我们不能怨恨,更不能仇视,多看别人的优点、长处,时时刻刻心怀感恩。不抱怨,多谦和;不骄傲,多真诚;不推责,多担当。做到这些,我们的团队才有掌声和认可,我们的事业才会有进步,也才能对自己说一声问心无愧。</p><p> 《我的单位观》是一篇好文章,告诉了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个人的阅历、经历、能力有大小、有多少之分,有些事情暂无法改变,但我们主动、努力、积极、真诚,就会弥补不足。生活不易,工作很苦,但标准不能降,相信苦中有乐,更相信“越努力就会越幸运”。单位是一个平台,要敢于当主角,不当看客,做参与者,不当旁观者,慢慢就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结果才是领导放心、同事信任。</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为拥有“大桥人”这个名字而自豪</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工经部副部长 潘全胜</div> 自大学毕业我就来到了大桥局这个大家庭,这8年里,我成长了很多,得到过很多贵人相助,不出意外,大桥局将会是我扎根一辈子的单位。<br> 读了《我的单位观》后感触颇多,作者张传禄总结了在单位最珍惜的、最忌讳的、最不忘的、最吃香的各三点,诠释了在单位这片天,如何才能飞得更稳,飞得更高。<br>珍惜当下,做一个感恩单位的人。我们每个人在为单位奉献青春和智慧的同时,单位也在为我们提供发展和表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丰富着阅历,充实着自我,我们用激情点燃着梦想,用薪酬支配着生活。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在激烈的竞争中还要依靠团队的力量。我们应该庆幸自己身在一个好单位,让我们免受了残酷社会的血雨腥风。我们要感恩单位,感恩企业包容着我们,给了时间让我们成长,给了我们美好的生活。<br> 正视挫折,做一个尊重单位的人。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更何况是在工作中,难免遭遇挫折,切不可因一时得失对单位心存不满。负面情绪的积累,将直接造成工作上的倦怠,久而久之,毁掉、荒废的是自己。在单位里,遭遇自认为的“不公平”对待时,首先该做的是尊重单位的决定,避免产生负面情绪;然后,我们应该坐下来静心的思考自身不足之处,分析原因,查找不足,努力改正,提升自我,争取下一次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br> 保持激情,做一个热爱单位的人。在工作中,每个人都需要有一点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使命和责任,让人充满魅力和力量。激情就是这种使命和责任的体现,她是工作的灵魂,召唤着希望和成功的到来。如果问什么东西能让人一直充满激情,那就是热爱。我们只有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去热爱,才能数年如一日,将工作做到极致。<br> 以上三点是我在阅读了《我的单位观》一文后,结合自身工作经历的一点体会。我坚信,只有与单位共发展,我们才能更好的成就自己,得到更美好的生活。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爱家 护家 建家</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分部党工委书记 李祥华</div> 近期在工作群中,有同事给大家分享了一篇好文章《我的单位观》。静下心来的时候,仔细读了两遍,感觉全文语言朴实,句句在理,就像一位长者在真诚地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读过之后,感触颇深,受益匪浅,自己的思想得到了一次升华。<br> <b> 一、正确看待“家”</b><br>  文章对单位进行了明确定义,单位是我们显示自己存在的舞台,是我们美好家庭的后台,是我们提升自我价值的增值器,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客栈。认真想想,的确如此。我们在单位待的时间最长,这里是我们个人能力提升所在地;单位给予了我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物质保障,这里是我们回报收获主要来源地;单位给予了我们有尊严的社会身份,这里是我们社会支持所在地。如果没有单位,自己就没有体现价值的平台,就没有锻炼成长的舞台,就变得什么都不是!<br>  <b>二、真心爱护“家”</b><br>  文章说,“如果你是小草,单位就是你的地;如果你是小鸟,单位就是你的天;如果你是一条鱼,单位就是你的海。”既然我们认识到单位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真心地去爱护单位,爱护“家”。 <br>如何爱护“家”?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归属感”。“归属感”是一个人对我们所在单位的从属感觉,也就是一个人在思想上、感情上、心理上对单位产生的认同感、公平感、安全感、价值感、使命感、成就感。我们对单位有了“归属感”,才会把单位当成自己的“家”,单位的每一件事情都与自己相关,真心地关心单位、热爱单位。我从1993年参加工作到今天,干了好几个项目,但无论在哪个项目部我都把项目部当成自己的“家”,把自己当做“家”的一分子,我以为,作为单位的一个分子,要始终做到听从指挥、服从制度,遵守纪律、维护团队,要以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单位增光添彩!<br>  <b>三、努力建设“家”</b><br>  如何建设好单位?我认为: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一个单位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职责所在,而单位的职能发挥需要靠单位的每一个人去努力工作来实现。所以,我们作为单位一分子,都要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项目部的工作就是完成项目建设,为公司创造效益,如果没有人去管,没有人去做,那么项目经营就一定会失败,就会给单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正是靠着项目部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工区、每一位职工的担当负责、努力工作才换来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最终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动力。<br>  其次要珍惜在一起的缘分,安九铁路二分部在职员工88人,项目参建产业工人800多人。这么多人能在一起工作,真的是一份难得的缘分,我们要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能在同一个项目工作非常不容易,我总是认为,在所有的工作中,我要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就是说每样工作自己都要出力,要感到这样工作自己确实付出了力量,而不能同事们感到在这个项目大家庭里有你无你无所谓,你离开工地十天半个月大家一点感觉都没有,这样做人就是失败的。我也经常与产业工人沟通,了解他们的所需、所盼,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安九铁路项目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的确比较困难,但项目部的同志们无论年长者还是年少者,都始终保持着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相互补台、和谐融洽,如同一家人,每每让我感动不已。安九铁路项目今年是攻坚年、决胜年,做好今年的项目建设工作必须主动适应特殊时期的新要求,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拼搏进取,努力完成安九铁路建设各项工作目标! 图片:蔡 武<div>审核:张建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