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为发挥齐鲁名师名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锻造一批引领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名家,建设一批高水平教学团队,形成一批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教育教学水平高的学校校长,带动素质提升,遴选首批齐鲁名师名校长领航工作室。王念强校长凭借过硬的政治素养和出色的管理能力,成功被确定为50个齐鲁名校长领航工作室的主持人之一。</h5><p><br></p> <h5> <b>王念强 </b></h5><h5> 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济南胜利教育集团理事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齐鲁名校长。</h5><h5> 王校长与胜利人历经十几年主持实施宽基教育。围绕质量强校战略,以“创生”为核心办学理念,以追求“立足宽实基础,面向多元发展”的宽基教育办学特色为主线,用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呈现“又学习又玩耍”的校园学习氛围。主导研究并实施“宽基教育”,取得理想效果并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出版了《宽基教育探索之路》等专著。</h5><p><br></p> <h5> 王校长带领下的领航工作室以协同发展为战略,在突出学校整体办学质量提升、鲜明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以“实践性知识取向的教育家型校长共同体建设”为抓手,创建学习型和智慧型的校园文化,努力打造专业的学术型的管理团队。随着6位校长的加入,工作室的研究与探索之路拉开了序幕……</h5><h5> 停课不停学,当线上教学全面铺开之际,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优势?随着疫情的控制,即将逐步发展到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又有何巨大的价值和意义?领航工作室的“第一站”,便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各位专家相聚云端,探讨基础教育中的教学创新,共话“从线上教学到混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h5><p><br></p> 育晖小学 <h5> <b>王艳校长</b>:一场新冠疫情像催化剂一样,催生了我们对基础教育的再思考。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深深认识到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混合式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当今世界教育格局正在发生剧变,课堂组织、教师角色、师生双边活动、学生学习能力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发展。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要重塑我们的教育理念,提高校长领导力、改进学校管理体系,通过协同对话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升对教育技术的认知与意识,将教育技术手段与混合教育教学融合,为教师、学生赋能,切实做眼中有人,全面育人,完整育人的基础教育,努力为适应未来而教、为适应未来而不断学习充电。</h5><p><br></p> 舜苑学校小学部 <h5> <b>李兴燕校长:</b>我们大多数人脑海中的“未来教育”样态在疫情期间快速地转化成了眼前的现实。复学后混合教学是否又回归过去的线下教学?今天我和部分老师一起观看了“从线上教学到混合教学云论坛活动,来自高校的教授及部分名校长的论坛,启发我们深度思考。我比较认同北京小学李校长的观点:并非混合教学(线上+线下)是最好的教学模式,但是必须承认是一种有意义的现代教学方式,尤其学生年龄不用,自主性不同,应用的核心还是基于人、为了人、适宜人的学习的发展。目前,我们每一所学校在这个特殊时期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在面对同样问题,是否能敢于直面挑战,倒逼自己改变固有的经验和观念,以非常作为应对非常时期。我认为做好每一个当下,都是最好的未来!</h5><p><br></p> 秀山小学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刘延涛校长</b><span style="font-size: 15px;">:通过今天的线上平台学习,收获很多。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更要把握课程节奏,突出重难点,呈现教学层次感;注意挖掘课程知识点,推进教师线上教学和学生线下自学的融合。面对线上教学的挑战,我们老师应以此为契机,提升信息素养,进行教学理念变革,探索线上课堂对学生有效管理的方法,提高混合式教学水平,实现线上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我们老师要好好地做一次学生,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既要做敏锐的观察者,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也要做有吸引力的“主播”,保持在线教学的魅力。</span></p> 文庄小学 <h5>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基础教育全面采用了线上教学,随着国内疫情控制,即将逐步发展到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为了探讨这种教学创新的基本问题和核心问题,展现具有典范意义的思考与经验,提出具有创新思想的改进建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联合主办首届《基础教育中的教学创新——从线上教学到混合教学》云论坛活动,文庄小学领导班子及各教研组骨干教师于4月26日全程在线观看。 </h5> 党东小学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疫情后时代,我们如何开展未来教育</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杨连省</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加长版”的寒假。我们已经开展了为期两个多月的“空中课堂”,充分展示了我们国家网络基础建设的雄厚实力,老师们信息化水平也经历了考验,同时考验的还有学生的自律能力。</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疫情在我国已经基本稳定,“神兽们”马上就会步入学校的大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下一步的教育教学,如何开展学生的“未来教育”呢?今天一天24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高屋建瓴的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巩固发扬学生在线学习成果。刘名卓教授提到,居家在线学习,不是简单的课堂搬家,而是在建了一个“学校”。在所学校里面,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部分同学已经养成了一定的网络学习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计划性,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意识、自控力、个性化的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意识得以加强,我们应该及时开展对学生网络学习进行及时的评价,发扬好习惯,通过总结表彰推广他们的学习成果,让更多的学生意识到自律的重要性,居家学习一样可以保证我们习惯养成,让我们把线上教学、线下教学走向混合教学、融合教学,培养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线学校让我们充分意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袁振国教授从当前线上线下教育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充分的举例,杨小微教授从大量的调查数据列举了当前在线教育的实际情况,让我们深有同感,由于我们平时对学生自主行为习惯训练不足,在线上学习时学生的自律水平不同,限制了学生受教育和学习的效果。我们网上教育的方式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地提高,有许多的案例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如袁教授提到小先生制、兵教兵,杨教授的小课题研究试的学习方式,都是值得我们下一步训练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好办法,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好策略。</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畅想未来智能教育,让我们逼近专业。线上教育走向线下教育,学生已经接受了更高水平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回不到原来的传统教育,陈玉琨教授提到,未来学习机器人走进家庭,实现教育与生活的融合,我们教师应该何去何从,或者如何进一步提升,让我们不断走向专业。在线上课堂中我们教师的辅助功能将得以延续,我们应该在学生习惯培养、意志品格的形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活动的组织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实践应用、创新教法,科学培育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拥有美好的人生。</span></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inherit;">学习体会</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inherit;">王兴无</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线上教学为疫情时期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便利。但短时间内实施的大规模线上教学,为学校教学管理者和授课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及线上教学的策略及走向等,专家们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实例和精彩的论坛。让我们认识到随着复学的到来,线上教学也将进一步成为一种常态,从而走向混合式教学。线上的教学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辅助或者锦上添花,而是教学的必备活动,线下的教学不是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的照搬,而是基于线上的前期学习成果而开展的更加深入的教学活动。混合式教学统一的追求,那就是要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的优势改造我们的传统教学,改变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使用讲授而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认知参与度不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结果差异过大等问题。混合式教学改革一定会重构传统课堂教学,因为这种教学把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进行了扩展,教和学不一定都要在统一的时间统一的地点发生,在线教学拓展了教和学的时间和空间。混合式教学,既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不管是翻转课堂还是混合式教学,其最终目的都是回归教育的本源。总之,未来教育需要我们转变教学方式,为顺应时代发展,网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方案,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移动教学,线上线下同步掌控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把知识从线下向线上、课内向课外转移,实现教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混合式教学的转变。相信以“课堂为主、线上为辅”的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教学组织的新常态。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就线上教学而言,我们要利用其多样性的特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提供多样化的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就线下教学而言,在复学后,首先要评估学生在线上教学阶段的学习情况,查缺补漏。其次可将线上教学中的一些资源和方式作为线下教学的补充,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新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必将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span></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人间四月芳菲尽 云上论坛始盛开</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高 萌</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把我们喜庆的气氛全部打乱,熟悉的生活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病魔就像乌云笼罩在我们上空……但与生命有关的一切,在全力加速,我们的教育也不例外。</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疫情期间,隔空不隔爱,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教育教学活动,在工作的开展中,既有挑战,又有机遇。疫情为教育改革带来了无限时空,在这次的云论坛中,名师大咖们向我们提供了全新的一面。</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本次云论坛用时一天,云集了24位名师大咖,既有科研人员又有一线的管理、教师,论坛中观点新颖,经验丰富,可谓教育的饕餮盛宴。</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疫情防控,导致各地推迟入学时间,学校都在积极组织“听课不停学”工作。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大面积得到启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线上网络教育突然步入万千家庭中,这种迅猛的速度,加快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所占的比重。借助虚拟的网络,通过平板电脑、手机、台式电脑等,采取观看直播、回看视频等,学习新知识。</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结合今天论坛精彩内容,深知混合教学成为未来教学的新常态,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意识到自己角色的改变,眼中要有人,要有学生,成为学生的助推者,把教学知识和人的成长打通,更重要!</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强大,相信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我们的教育也会更强大,力行而后知之真,我们一起拥抱教育,创新教育!</span></h5><p><br></p> 兴隆小学 <h5> 在这次云论坛上,各位专家对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教学的基本问题与核心问题的探讨,以及所展现出的具有典范意义的思考与经验,令工作室成员受益匪浅。而专家们提出的具有创新思想的改进意义,更是为接下来的教育教学提供了高位的引领。</h5><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