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坊村的传说

芝兰

<p>&nbsp; &nbsp; 砀山县唐寨镇油坊村是个古老的村庄,此村为何名油坊村,其中是有真实来历的。</p><p>&nbsp;&nbsp; 很久以前,有一户姓陈的外乡户逃荒来到这里,口渴了在村口井里提上来一桶水喝,井水入喉顿觉清冽甘甜,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于是就在此落脚干起了营生,利用这口井里的水做起小磨香油。当第一锅香油做出来以后,这家人惊呆了。这户人家是祖传手艺专做小磨香油的,因为他家的独门绝技,磨出的麻油口味纯正浓厚,沁人心脾。路过此地的人们,都会闻香下马,找寻麻油坊,购得一些。经过一传十,十传百,让老陈家的香油出了名。</p><p> 不长时间,这里聚集了好几户人家来做香油,这里的香油产业渐成规模。但仍数陈家香油第一。这个村于是得名油坊村。</p><p>到了清代康熙末年,唐寨来了一个人物。他就是后来成为雍正皇帝的心腹大臣的李卫。李卫本是丰县李寨六子楼人,因家道中落投奔唐寨亲戚家居住。但是李卫心志不凡,怎甘长期寄人篱下,后来就从唐寨打点行装进了北京,结交了当时的皇世子雍亲王即后来的雍正皇帝,见面礼就是家乡的土特产陈家香油。对这份礼物雍亲王非常喜爱,雍正坐朝以后,让李卫特从家乡进贡香油以供后宫。于是这个油坊村的陈家香油名噪一时。</p><p> 由于时事变迁,和战乱,陈家香油经过千辛万苦的磨难才得以传承保留下来。</p><p>陈家香油第十八代传人陈西安简介:</p><p>陈西安,安徽省砀山县唐寨镇油坊村人,现年56岁,初中文化,自幼务农。改革开放以后,陈西安凭借着祖传的手艺四处闯荡,走河南下湖北,从山西到山东,历尽千辛。终于在宿州市站稳脚跟,使陈家香油的传统工艺发扬光大,注册了“香迪盛”香油的商标,畅销于宿州市城乡及苏豫皖广大地区,成为宿州市著名品牌,深得百姓爱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