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乐谷生态园</h3> <h3>这里用了“之”字形链的咬合构图的方法,所谓的“链”指的是相互链接而不散。</h3> <h3>两条长廊要注意左实右虚、右实左虚的表现方法,这样既有变化又自然,空间感还有大的感觉。</h3> <h3>近景淡色的树采用黑挤白的反衬法。</h3> <h3>画丛树要有形态的变化、疏密变化。</h3> <h3>在画树的黑白关系时应注意用笔的多变性和趣味性。</h3> <h3>仙林印象</h3> <h3>一幅画的内容再复杂也不能散了,要用链的关系来构图。但心中有链的关系,构图就好看、就不散。</h3> <h3>平远构图多注意用“之”字形或“S”形的生发、造境的处理方法。</h3> <h3>画面要有物象的形态之美,还要有用笔、用墨之美,才有可读性的品评之美。</h3> <h3>画面要做到既统一又变化才好看。</h3> <h3>清韵</h3> <h3>这里用的是“之”字形的延伸构图的方法,上面的水面与下面的水面形成呼应的关系。</h3> <h3>这里利用白墙来造空间、层次,因为墙是白的树木的墨色就可以画的浓重些,其层次也就更丰富。</h3> <h3>无论画近处的水或是画远处的云或水,都要记住“不曲不远”的古训。</h3> <h3>让水面画出画外会显得水面更大。</h3> <h3>用笔要见笔,用笔不可燥,要有恬淡、闲适感。</h3> <h3>淡色的树木用的是勾框的方法。</h3> <h3>注意提头,布墨要妥贴,处处有变化。</h3> <h3>在写生与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几个关系。写生是创作,是对景创作。但创作不等于是写生的放大,这里指的创作是作品的创作。作品的创作是二次创作,是对写生的升华,是参考或运用写生的作品。因为写生的创作是笔墨的转换其容量是有限的,而创作作品的容量要大得多,所以要注意这方面的概念。如果直接放大写生稿,那是不正确的,要一次创作、二次创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