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从文路”梳理

刘士坤

<h3>题解:从文路,乃从文之路。因我是学数学教数学的,一直坚持在数学这条大道上努力前行,且数学从初中教到大学,自认为还算可以。而文学方面既不阳春白雪也非下里巴人。虽然如此,也总是不忘踩踩不远处的文学之路。不敢妄言文学创作等尔,故以从文之路代之。</h3> <h3></h3><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564fa"><b>诗文滚滚来,指向任君猜。</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564fa"><b>诙谐幽默处,大家乐开怀。</b></font></div>  <br>不知从哪天起,同学群里诗句频出,李旭、邱耀华的七律,宋有学、王平、韩志斌的七绝,何玉山的卜算子等等。三天已有数十首。或歌山川之美,或颂天使逆飞,或抒同学之情,或赞诗词成堆。其中牛人邱耀华先生赠全班同学每人一首四言格律诗,或明或暗隐同学其性情经历、品行外貌,社会活动于诗中。迷一样的诗含迷一样的情,引同学纷纷猜测。<h3></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有一首堪为佳作。曰:“貌美如花不叫花,闲时最爱嘣咔咔,年过花甲沒见老,随心所欲顶呱呱”,至今未晓答案。想来必使女生抓狂,似自己非自己,非自己又似自己,实乃妙之所在,无人轻言是谁。群内顿时气氛活跃,繁花似锦。话题随之高雅脱俗,每每读来令人耳目清新。直叫人品之有味观之甚喜。我也诗意大发附和一二,比如“群聊演绎晒诗文辞华美堪比神者挥毫生花笔墨横溢耀我群”。发出后群内哑言,顿失体统,自惭形秽。遂作注释:“群聊演绎晒诗文,文辞华美堪比神。神者挥毫生花笔,笔墨横溢耀我群。”<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虽是欣赏同学作品之意,但却有生拉硬扯字词凑成回文之疑。</span></p> <h3>教数学多年,怎敢提文学之笔?莫不是文学水平不够乎?邱同学从教一生,工作兢兢业业,在校长岗位多年。虽教理科出身,但文学功底深厚。每出诗一首,就有群主及其他同学点赞。为此特作西江月 邱 “为师辛勤耕耘,闲来咬字嚼文。练就平仄格律术,同学秒变写真。 内心洞察精准,外貌刻画传神。诙谐幽默意幽远,隔日尤思余韵。”</h3> <h3>又见邱同学连发几首“景物意境尤佳,诗意包罗万象,姓氏名谁让我费解”的诗作。猜不着只好调侃一下,亦曰:西江月 ”初读邱诗懵圈,再看眼花缭乱。山川景耀古今事, 谁想姓含其间? 幸有群内高参,深挖字里行间。对号反观鉴真意,实乃华丽佳篇。”写了上阙之后,渺见王玉萍同学大都猜中,才有下阙。王玉萍果然猜诗高手。</h3><h3>遍观全体同学,大都:“六十左右,先后退休。居有定所,生活无忧。有人花草,有人歌喉。搓麻溜鸟,跳舞旅游。群里冒泡,各种吐槽。抖音常刷,直播快手。琴棋诗诵,骑行乒友。太极强身,智趣健脑。帮子带孙,创收营谋。其乐融融,啥都看透。”</h3> <h3><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不少人看来,数学和文学似乎是磁铁的两极,前者靠理性思维,后者属形象思维,两者互相排斥。其实不然,数学和文学是相通的,学数学的人无不時刻注重自己的文学修养,这一点应是有志于数学人的共识。学习数学的人有可能比学文学的人更严谨。在文学路上走走很是惬意,为更好享受文学之乐,梳理一下我的从文之路也势在必然。</p> <h3></h3><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font color="#1564fa"><b>喜获三次小奖,乐为四大幕后。</b></font></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font color="#1564fa"><b>N次隐藏无悔怨,甘当人梯奉献。</b></font><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p><p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ed2308">三次小奖</font></b></p><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第一次小奖是征文奖。</span></h3>记不起我写了什么样的文章和得到了什么奖品,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初中时候语文组的吕言老师。我的亲语文老师是锦州知青,叫张黎,张老师体态丰腴,高个儿,戴眼镜,看上去永远是趾高气扬的那种。吕言老师也戴眼镜,但她瘦小,灵气。她家是下放户,吕言有个弟弟叫吕强,是我上届学生。吕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篮球打得好,我们午休时间不吃不喝也要跑到操场上看他们打球。对了,那时候拣金中学篮球队可是兴城县篮球赛中学组的冠军。看他们打球就是羡慕和享受。对他姐姐印象深也可能与她弟弟有关。还有点原因就是,我获奖后吕言老师找到我,除了夸我的文章写得好,还送给我一本当时不多见的文学方面的刊物。<h3></h3> <h3>第二次小奖也是征文奖。<br>是在师范时获得的。与第一次文章获奖比也没记住什么,只记住奖品是一本小说,名为《第二次握手》。是学校团委举办的“十一国庆征文”活动。团委书记是组织学生乐队的那个窦安信。如果说我在乐队里他对我有印象,那么在他组织的征文活动中获得二等奖就加深了印象。以至于在以后的社会活动中我们成为好朋友了。他在辽宁省教师疗养院任办公室主任,在房产局任局长我都去看过他。经常听到他说:“士坤很有才”。这话有时我会当真的听!</h3> <h3>第三次小奖是读后感奖。</h3><h3>是在北京振国医疗集团获得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每年的4月份,振国集团都开展读书月活动。当时我在集团任《振国人》编辑,那一年即第19个世界读书日的读书活动交由我全程负责。从发通知、收集读后感、组织评审,到召开读书报告会及报告会上的主持词,颁奖辞、总结报告、新闻稿等全由我一人撰写。为使评审公平公正公开,凡对参评稿件一律隐藏姓名后交由评委。正是因为如此,我便偷偷地写了一篇《海底捞你学不会》读后感参与其中,打算了解一下自己写作水平在集团中所处的位置。</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当时评委是由集团宣传部陈绍学部长、市场部李朝宁部长、总裁秘书邓玉生等五人组成。评委们用一周时间,将六百多篇员工稿件,分出一、二、三等。共同认为有两个一等作品,其中就有“《海底捞你学不会》——读后感”。揭晓作者后评委们才知道是我所写。之后我一再表明,没想获奖,只是参评一下,可是评委们特别欣赏和总监——董事长夫人滕咏老师特别肯定,坚持一定要给我最高奖。不好意思,我获得了一对价值800元的蓝牙音响,并在读书报告会上进行了宣读!</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ed2308"><b>四大幕后</b></font></h3><h3>第一次幕后:<br>早在刘贺昌当兴城市教育局局长期间,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创办了一本刊物《辽宁教育科学研究》。在该刊第二期上,就刊登了属名为兴城市教育局局长刘贺昌的文章。有谁知道,那篇文章是我写的。投稿前刘贺昌只看了一遍,嘱咐我再让徐巧生看看。徐看后4000字的文章改了两个字:是将“革命”改成了“改革”。<br></h3> <h3>第二次幕后。</h3><h3>张永杰任兴城市教育局局长期间,兴城市教育局为更好地推动新课程改革。于2002年11月14日,在双树中学(会场在双树部队礼堂)召开了“兴城市中小学变革学习方式迎接新课程现场会”,会上张永杰局长所作的动员报告是我写的。参会的广大中小学校长无不夸赞张局长的报告“观念前瞻、思想深刻、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这件事情,在几年后还生出个小插曲令我不快:我整理抽屉时,我同僚刘润田(后期)看到张永杰的报告说:“你怎么有这个?”我轻松地说这是我写的我留了一份。刘润田说:“嗯?那天开完会,小学校长们在一起吃饭,王国民(前期)说局长的报告是他写的。”在刘之前,王是我对桌。我哑言,世上还有这样无耻之人!哎!<br></h3> <h3>第三次幕后</h3><h3>王晓章任局长期间的2004年5月27日,兴城市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在兴城南一小学召开。会上王晓章讲话时手里拿着的报告《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开创教育科研工作新局面》也是我写的。当时王局长从别的会议赶过来,时间比较紧张,他没有读原稿,但讲话内容是报告里边的。王开场就说,这个报告是进修给我提供现成的,写的非常有水平。指示中小学校要认真学习报告精神和落实报告中所提出的各项任务。<br></h3> <h3>第四次幕后。</h3><h3>2013年我刚到振国医疗集团工作时,聆听了集团老板“北京振国集团董事长、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王振国教授《科学养生,健康长寿》讲座,听后很有感触,就写了一篇题为“鹰的再生给我们的启示”的文章。王振国教授看过后,当着我面叫来了他的两个儿子王磊和王硕(当时是振国集团执行总裁),并说:“看看看看,刘老师一个晚上能写出这么一篇文章来,很有水平,完全可以做我们新书的后记。”<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王教授又认真地看了一遍,然后对我说:“你拿回去,再修改修改,把字数压缩一下。我们这个新书,字数有限定”。<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当时王教授正编写一本题为《企业家健康警示录》的书。“鹰的再生给我们的启示”一文也就收录为这本书的后记。紧接着王教授委任我为该书的“责任校对”。《企业家健康启示录》出版并发行了数十万册。受到了许多企业家和有志健康养生人士的喜爱。</span></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ed2308"><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37, 35, 8);"><b>N次隐藏</b></span></font></h3>我从当中学教导主任起,到当校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所有的大大小小的计划总结、会议讲话、培训讲课、科研报告,各种大小会议的即席讲话、临时发言、座谈讨论,每一项也有数十场,从没有用过任何人写稿子。我参加各学科会议后,全市的领导、老师都确认我是学中文的。中教部20名教研员每学期出复习题,考试题后交由领导审查,几年都是让我审文科。在全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教研会上,主持人——羊安中学语文老师:说刘校长讲“怎么教语文”后,让我们语文老师不敢说话了;田守贤号称兴城语文大拿,我们一起去南方考察,沿途观览山川美景、名胜古迹,因同行者多数是学中文出身的领导,故所到之处都背诵古诗或作诗吟诗,我背诵或创作的诗田觉得略胜于他;我培训过的中小学校长中有十几位成为了我的粉丝,他们有专用的笔记本记录我的会议或报告,其中有一中学副校长陈旭文说,教师队伍我就佩服俩人,一个是魏书生,第二个就是刘士坤。我当然不能与魏书生齐名,这话也不敢当,但他毕竟这样说过。<br><br>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我写过教育系统的报告、文章、书稿不计其数。兴城教育在新课程改革工作,曾获得辽宁省的嘉奖。省专家组来兴检查验收,那个验收报告(刘晓军当校长时)是我写的。兴城市部分中小学参加的全国语文“十五”科研课题研究。当时任兴城市教育局副局长姜桂茹所作的动员报告连同之后的<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开题报告、成果报告,都是我写的。</span></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写过医疗系统的文章也不少,比如:<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做《振国人》编辑时每期的稿件差不多有三分之二是我写的;振国集团2015年7月在通化召开全国工作会,期间举办了“振国杯医疗知识竞赛”,全程文字材料“竞赛规则、主持串场等”都是我写的。并将竞赛试题制做出可随机抽题的PPT。我写过“振国商学院员工培训流程”、“医院管理的关键时刻”、“我是振国人演讲系列指导”;写过《告别疾病》字数过万的小册子,写过《癌症 可防可治不可怕》科普读物等。</span></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最近一次隐藏则是写了2018年四十年同学会主持辞和节目串场词。这个主持辞是在一周上20节课之余的两周内完成的,同时还负责筹备操作供同学会唱歌用的不亚于歌厅点歌系统的电脑点歌平台。</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这N次隐藏大多是工作需要。领导们工作忙会议多、事务多、头序多,基本没有时间写稿子。比如一个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要在全市各行各业人士参加的“保障高考顺利进行”的会上讲话,他能会讲什么?对了,某一年某个副市长的“为高考让路”的讲话稿当然就是我写的喽。</span><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结束语</b></font></h1><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想不起来的和想起来也说不尽的,真是太多太多。</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总之,我的从文路就好比走102线,数学则是京哈高速。我是经常在京哈高速上跑,但有时还是要走走102线的。这叫享受高速公路的快捷也不忘欣赏102线的风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