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是莺飞草长的时节。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古人说:读书乃人生一大乐事!俗话说得好:一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把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 <b>读书,让我们远离孤独</b> <h3><b>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b></h3>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br>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br>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br><div><br></div> <b>读书,增添生活的乐趣</b>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br>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br><b>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br>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b>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高尚。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昌吉市五小三年级开展了“诵读百家姓”活动,在朗读背诵百家姓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轻松了解中国人名字中的姓氏来源,对百家姓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感受传统文化的深远,产生当中国人的自豪。诵读活动让每一位师生都沐浴历史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享受阅读的快乐。 昌吉市五小三年级4班的全体同学,在读书日这天共同参与了<b>读《百家姓》· 以姓为媒,溯本求源,探姓氏传统文化的读书活动。</b><div> 通过诵读《百家姓》,了解姓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主动查找自己姓氏的文化起源,探寻自己姓氏的历史和发展历程,产生强烈的自豪感;通过办百家姓手抄报,阅读了更多和自己同姓的历史名人、伟人的事迹和故事,对他们的敬意油然而生。这些活动都深深的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激励他们向名人、伟人学习,向历史文化致敬。<b><br></b></div> <b>赵皓轩</b> <h3><b>赵(</b>zhào<b>)</b>:造父为周穆王驾车,穆王把赵城赐了给他,其后代以国为姓。赵匡胤是宋代的开国皇帝,据说赵姓放在第一位与此有关。</h3> <b>王振懿</b> <b>王(</b>wáng<b>)</b>:最多的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从这个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国中姬姓的王族中)中不断有一些人由于失势或亡国而分离出来,因为他们过去是属于王家的因此以王为姓。这一支王姓以“王子乔”为始祖。<br> <b>吕沐宽</b> <b>吕(</b>lǚ<b>)</b>,有美好的含义。相传上古华夏部落首领炎帝神农氏,因居姜水流域,故以姜为姓。后到尧舜禹时期,涌现出一个贤人伯夷,先后帮助舜帝和大禹,非常有成就,故封之为吕侯,后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姓正宗,伯夷则被列为吕姓始祖。 <b>舒智勇</b> <b>舒(</b>shū<b>)</b><b></b>:相传是黄帝的后代。周朝, 皋陶的后代被封于舒国,以国名命姓。 <b>韩明昊</b> <b>韩(</b>hán<b>)</b>:战国七雄之一有韩国,三家分晋以后,于前403年由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前 230 年,韩国被秦国攻灭。国族后人 以国为氏。 <b>李紫祺</b> <b>李(</b>lǐ<b>)</b>:皋陶的后人理征因得罪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儿在一棵李子树下摘果充饥得以活命,其后人为纪念李子的救命之恩改为“李”姓。 <b>胡梓轩</b> <b>胡(</b>hú<b>)</b>:来源于胡母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齐宣王之弟后裔胡母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b>李婉鑫</b> <b>李(</b>lǐ<b>)姓历史名人:</b><div><b>李 耳</b>: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div><div><b>李 冰</b>:战国时期蜀太守,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被后世奉为川神。</div><div><b>李世民</b>:唐太宗,初始以"玄武门事变"取得政权,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div><div><b>李 白</b>: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人称"诗仙"。</div><div><b>李清照</b>:南宋女词人。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b><br></b></div> <b>张益维</b> <b>张(</b>zhāng<b>)</b>:据史书记载,挥是少昊的第五个儿子即黄帝孙子。由于他创造出了弓和箭矢,因此被赐予了“张”姓,他的后人也都以张当做自己的姓氏据说起源于此的张氏人世代生活在青阳地区,即太原西南郊。另外还有部分张姓人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解张的后人。 赵 钱 孙 李,周 吴 郑 王。 <br>冯 陈 褚 卫,蒋 沈 韩 杨。 <br>朱 秦 尤 许,何 吕 施 张。 <br>孔 曹 严 华,金 魏 陶 姜。<div>……</div> 在中华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它将古代和现在的姓氏搜集起来,编排成书,四字一句,合辙押韵,便于诵读,易于记忆,既有利于孩童理解姓氏文化,也可用于识字教学,所以被用作儿童启蒙读物,与《三字经》和《千字文》一起成为最常用的课本,简称为“三百千”。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 《百家姓》是一部重要的历史书籍,《百家姓》所辑录的姓氏,体现了中国人对宗姓家族等的强烈认同感,为人们寻找家族源流,建立文化传统上的归属感,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 我们的姓会传给我们的儿子、女儿,再由你的儿子传给孙子,子子孙孙,一直传下去,只要有中国人,就一定会有百家姓,只要一叫出我们的姓名,世界上的人就知道我们是中国人! 知识创造卓越,读书成就梦想。 <br>读一本好书就像是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到了更远的世界。 书籍是我们一生的良师益友 <div>热爱书吧,这是智慧的源泉</div><div>只有书,才能给我们翅膀带我们飞向真理的天空</div><div>读书中故事,看云卷云舒 <br>抓紧时间读书,谱写美丽人生<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