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民宅的中华智慧

解脱

<p style="text-align: right;">作者:万子文</p><p><br></p><p> 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一生重要的莫过于五件事:传宗接代、孝养父母、培养子女、自食其力、建一所房子。其中,能够建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是一个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如果一生中没有盖房子那是遗憾的人生。人从泥土中来,又回到了泥土中,地上的房子就是一个老百姓留在人间的记忆。山阴地处雁门关外,民宅建筑风格与其他地方有着相同之处,但也有着不同之处,形成具有边塞特色的山阴民宅。</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一)</b></p><p><br></p><p> 《易经》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大壮。”何谓大壮?“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建筑房屋如同天雷威震。雷动之时,天下同春,万物生长,一派阳气旺盛的景象。由此可知,一个人有了房子,对内心而言常思非礼弗履,即克己复礼,用雷在天上那样的勇气克服非礼行为。进而可知,一个人有了房子会壮大、会讲礼,有恒产者有恒心,如同管子说:“仓廪食而知礼节”。难怪山阴人说,光棍站着一横,躺下一竖,吃豆腐,谁怕谁!</p><p><br></p><p> 盖房子体现的是《易经》中大壮思想,而住房子体现的是《易经》中家人的理念。家人卦象辞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即使没有读过《易经》,大家也知道风火家人四个字。风火家人,风在外,火在内,家中红红火火,温暖光明,彰显于外一定是好口碑,外人夸赞褒奖如春风浮动。风自火出,好的名誉来源于家庭内部,由家而延伸于外。言有物,物就是事实,说的是实话,是忠信之行;行有恒,恒就是恒常,讲的是法度。有人对家有个总结:妻子是丈夫生命中最后一个观众,丈夫是妻子人生中最后一张存折。再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家与冢,就是一点在上和在下的关系,烟囱冒烟是家,房子下面养猪是家,如无这些东西似乎就是坟墓。建房的目的是为了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房就是家。</p><p><br></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二)</b></p><p><br></p><p> 山阴民宅体现着中华智慧!主房坐北朝南,南房坐南朝北,上下呼应。按照文王八卦方位:南为离、离为火,北为坎、坎为水。从南向北看,构成《易经》第六十四卦未济。未济象征尚未成功。这代表一个人奋斗永不停息。从北向南看,又构成《易经》之第六十三卦既济,既济象征已经成功,这代表死去的人已完成任务。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民宅属阳宅,姑且不论阴宅。就未济而言,虽然是《易经》最后一卦,但《易经》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以及周而复始的规律。最后一卦又意味着新的一卦开始,如同一块石头扔到最高点就会下降。房子建造是未济的卦象,代表三层意思:人生的事没完没了,人生就有缺憾,然而更深层地代表了人生薪火相传的理念,亦即子子孙孙无穷匮也!</p><p><br></p><p> 书归正传。让我们来解读山阴民宅中的智慧吧!</p><p><br></p><p> 大门建在东南方向,按照文王八卦方位属巽的位置,《易经》曰:“巽者入也。入而后悦之,故受之以《兑》。兑者悦也。悦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这三卦是对大门最好的解释。大门东南方处于巽的位置,代表着一个家庭有收入,有欢乐。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是东南沿海城市,大门建在东南方不是一种智慧?大门的下面都有下水道,大门的位置巽-----为风,构成《易经》中的《涣》卦,意即大门能起风水。这难道又不是一种智慧?大门有两扇,代表了《易经》的门户-----乾坤之门,只有打开这两扇门户,才能深入学习其余的六十二卦。大门的门环附在老虎头上,代表着家中可以听到外边的风声,也就是古人说的云从龙,风从虎。大门的墩子有一对石狮子,代表着一个家庭的威严和神圣不可侵犯。大门两侧的门神,代表着泼神滥鬼不能入内。大门的门槛以及家中的门槛,代表着来访者要有敬畏之心。</p><p><br></p> <p><br></p><p> 如果是富贵之家,进入大门后,面对的是照壁,照壁挡住了人的视线,看不到院内的一切。照壁体现了一个家藏富和富不外露的传统文化智慧,如同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金玉满堂,莫能守之;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照壁告诉我们,人生不能显摆。一个人不仅要有能力,关键还在于能否藏的住自己的能力。</p><p><br></p><p> 绕过照壁进入院内,抬头仰望,映入眼帘的是屋脊,代表着一个家庭有主心骨,成员有骨气、有脊梁。房顶上有“五脊六兽”,似乎有一种神秘的色彩,代表着一个家庭有护法神,会得到老天爷的眷顾,让人产生庄严之感,如同进入香火旺盛的庙宇。</p><p><br></p><p> 旧时山阴民宅建筑结构大多是“四破五”,即四间房基地盖五间房子,分别是东房、西房、书房、耳房。五间房中堂前即庭最大,东房、西房、书房、耳房的尺寸依次减小,体院长尊幼卑的理念。如果三世同堂,爷爷奶奶住东房,父母住西房,女儿超过十三岁住书房,儿子住耳房。主房盖单数房,不能盖双数房。</p><p><br></p> <p><br></p><p> 走进正房,第一个门是风门,代表着家是遮风避雨的地方。风门后紧挨着两扇夹门,后有插关,相当于现在的防盗门。一扇风门和两扇夹扇门阐述了中华文化的阳阳之道。登堂后,正面悬挂一副中堂。如果是文人家庭挂的是鹤,武人家庭挂的是虎。中堂代表着一个家庭遵循中庸之道,堂堂正正做人。在中堂后下边放着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中国文化讲左为上、右为下,这两把椅子代表着主客的位置。东房与西房的门不能正对,代表着一家人不犯嘴舌。东房西房以及其它房屋的门一般在1米7左右,这代表着人有时要学会低头。家中辈份高的人在东房居住,儿孙娶媳妇只能临时暂住,代表着媳妇得到了祖宗认可,这叫登堂入室。人命终时要躺在东房,棂棺要停在堂前,这代表着一个人寿终正寝。古时有一个规矩,凡是留客人住宿,不准住正房,只能住南房,这叫不喧宾夺主。耳房这个词颇有玄机,如同《金瓶梅》中有一句俚语:“盆盆罐罐也有耳朵”,代表着一个人特别是晚辈说话要小心,因为隔墙有耳!然而令人可悲的是,古人的民宅还有书房,但今人有的楼房中,有狗的卧室,有猫的床褥,鸟的笼子,唯独没有孩子学习的书房,可悲可叹!一言难尽!</p><p><br></p><p> 再来看卧室的窗子。在元朝以前,卧室窗户的结构是七星窗,即上面四扇窗户,下面三扇窗户,代表着北斗七星耀于室内。满人入关后,也许是天意,民间兴起窗户设计为中间上下窗,下面两孔玻璃窗夹猫道,左右两边夹耳窗,整个造型似乎是人的一张面孔,按乡人说意即睁亮眼睛,莫让抓住小辫子,是民间对满人的无形反抗。中间上下窗可以开,意即打开天窗说亮话。两扇耳窗代表说话要小心。上下窗又有卷帘,代表着室内外气息流通。猫道一方面是观察院内的瞭道,另一方面是为猫捕老鼠出入提供方便。另外民宅都有遮风避雨的屋檐,如同人的眉毛保护着眼睛。房屋的造型似乎是人的模样,体现着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物我同胞的哲学智慧。</p><p><br></p> <p><br></p><p> 山阴民宅建设有五个忌讳:一是檩的两端不能垫木头,即“蛇口檩”,防止家中出恶口之人。二是椽与椽之间不能相互交叉,这叫“绞梁椽”,防止家中出不正之人。三是房檐的飞不能挑起来,这叫“张口飞”,防止家中出轻浮之人。四是椽檩不能用榆木,防止家中出呆头呆脑之人。五是掏空房不能有露明柱,以防子孙受欺压。另外房子的整体布局,南房要低于正房,以防欺祖。东房要高于西房,符合左青龙右白虎的吉象。厕所要建在西南方,西南方是乌龟头位置,乌龟寿命长,如果一个人常年累月跟乌龟头打交道,这意味着在世时间长。院小不能盖大门以防不聚财,院大不能盖小门以防憋气。</p><p><br></p><p> 山阴人对阳宅地基的选择遵循着宽、平、方、正为吉的原则。并且还有很多讲究:如宅基地不宜低于路面,住之容易生病。宅基地不选择庙前或左右,容易出寡妇。宅基地不选择曾经是坟地,让人居之不安。周围都是山坡凹地,唯有中间突起者叫“星落孤村”,居之容易生病。住宅院内不宜栽一棵树,形象困字,住之会穷困潦倒。大门前不宜对一棵树,形象闲字,家中会出懒人。住宅的厕所不可放在青龙的方位,因为龙怕臭,虎怕斗,否则会主人工作不顺,孩子学习不认真……尽管这些说法带有些迷信的色彩,但反映了老百姓一种良好的愿望,也不乏是一种智慧!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带有迷信色彩,使孩子从小对万物有一种敬畏,在行为上表现为严谨。古人的教育如同大家谁也没见过鬼,但人人都对鬼害怕!</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三)</b></p><p><br></p><p> 民宅是什么?唐王朝给汾阳王郭子儀建造私邸时,郭子儀担心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每天亲自监工。施工的匠人讲了这样一句话:我见过房子经常换主人的,没见过房子无故倒塌的。一位作家说:房子不在于大和小,而在于人心的大小。房子越大,人的心灵空间越小。俺叔说的更有水平:好儿不住老子的房。儿子孙子住老子的房,头上嗑烟袋,一代不如一代,没出息!不管怎样说房子还是房子!建房的主人死了,但房子还在。这三个人对房子的态度,是山阴老百姓对房子的另类态度。</p><p><br></p><p>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音夫妇当年到德国学习建筑学。德国建筑大师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要到德国学习建筑学?真正的建筑学在你们中国!梁思成林徽音感到很奇怪!这位大师说,中国的老子就是最权威的建筑大师,《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难道不是建筑学的核心学问?梁思成林徽音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一下子明白了建筑学原理,马上回国,投入实践。中国建筑学的原理继承了老子思想,而山阴民宅的建筑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巧妙利用有效空间,室外端庄,室内宽敞。</p><p><br></p><p><br></p> <p><br></p><p> 山阴民宅建筑体现着中国文化儒家的思想。一是和而不流,中立不倚的理念,建筑的风格讲究阴阳平衡,又彰显着独立的精神。二是体现着和谐的氛围,如《诗经》所言: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三是体现着一种孝道,如《中庸》所言: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四是传承着一种伦理,如《中庸》所讲: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行之者一也。五是体现着一种内敛的智慧,如《中庸》所述:其次致曲,曲能有成。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六是体现节俭的美德,如《诗经》所言: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七是体现着包容的内涵,如《中庸》所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些特点在山阴民宅建筑中体现着中华文化阴阳平衡的理念。</p><p><br></p><p> 山阴民宅建筑还有着人神共居、各安其位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在老百姓中除了信仰老天爷外,每户家中还供奉三尊神:土地爷供奉在进大门后的右侧,上书:“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的对联,体现着老百姓对土地的情结。二是天地爷,供奉在东房的暴柱上,上书:“敬天地富贵,孝父母平安”的对联,体现着老百姓敬天法祖的思想。然而最可怜的是灶神爷,供奉在锅台上,上书:“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对联,每年腊月二十三仅凭人均每块三毛钱麻糖的供奉,就把嘴给糊住了,上天半句坏话不敢说,吃人嘴软,处处违心言好事,难怪乎是天界最小的官,一辈子也没有提拔的希望,难过!难过!另外山阴民间还有家家观世音,户户弥勒佛的说法。这些供奉形成了山阴人的信仰!</p><p><br></p> <p><br></p><p> 其实,雁门关外的边塞文化就可以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字面意思而言:大同两个字代表了全人类共同奋斗的目标,怀仁这两个字代表了儒家文化,浑源恒山代表了道家文化,应县木塔代表了佛家文化,山阴岱岳代表了法家文化,岳的繁体字为嶽,通过民族融合,儒释道法文化在雁门关外“四化合一”,全国仅此一处。</p><p><br></p><p> 山阴民宅可以看出山阴文化的特点:野蛮而高贵,憨厚而精明,无奈而忍耐,粗放而幽默,浑厚而内敛,知足而坚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边塞风情孕育了山阴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阴民宅。</p><p><br></p><p> 山阴民宅凝聚中国文化的智慧,积淀丰富,浑厚沉稳,独具特色,魅力无穷,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和不尽的遐思。</p><p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文字审核:黄冀)</p><p><br></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创作宗旨:</b></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探索人文地理,记录百姓生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传承边塞历史,弘扬山阴文化。</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简介:</b></p><p><br></p><p> 万子文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朔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山阴县作家协会主席。</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