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千古一仙草,石斛有奇效。“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的人参、百二十年的首乌、花甲之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列为中华九大仙草,而霍山石斛则是九大仙草之首,历代为皇室专用,《本草纲目》、《神农百草经》等等无数典籍中均有详细记载,流传几千年至今。</h3><h3> 石斛的种类有很多,虽然都叫石斛,但是目前受国家认可真正有价值的只有霍山石斛,像云南浙江等地所产的石斛都是属于观赏花卉,是“假石斛”。而霍山石斛中以山岭野生为上佳,大棚种植批量生产的石斛价值就微乎其微了。</h3><h3>霍山野生石斛富含多糖及几十种微量元素,素有“千金草”、“神仙草”之称,对身体各方面都非常好。</h3> <h3> 石斛(学名:Dendrobium nobile Lindl),又名仙斛兰韵、不死草、还魂草、紫萦仙株、吊兰、林兰、禁生等。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花姿优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被喻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h3> <h3>形态特征</h3><h3> 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上部多少回折状弯曲,基部明显收狭,不分枝,具多节,节有时稍肿大;节间多少呈倒圆锥形,长2~4厘米,干后金黄色。叶革质,长圆形,长6~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裂,基部具抱茎的鞘。</h3><h3> 总状花序从具叶或落了叶的老茎中部以上部分发出,长2~4厘米,具1~4朵花;花序柄长5~15毫米,基部被数枚筒状鞘;花苞片膜质,卵状披针形,长6~13毫米,先端渐尖;花梗和子房淡紫色,长3~6毫米;花大,白色带淡紫色先端,有时全体淡紫红色或除唇盘上具1个紫红色斑块外,其余均为白色;中萼片长圆形,长2.5~3.5厘米,宽1~1.4厘米,先端钝,具5条脉;侧萼片相似于中萼片,先端锐尖,基部歪斜,具5条脉;萼囊圆锥形,长6毫米;花瓣多少斜宽卵形,长2.5~3.5厘米,宽1.8~2.5厘米,先端钝,基部具短爪,全缘,具3条主脉和许多支脉;唇瓣宽卵形,长2.5~3.5厘米,宽2.2~3.2厘米,先端钝,基部两侧具紫红色条纹并且收狭为短爪,中部以下两侧围抱蕊柱,边缘具短的睫毛,两面密布短绒毛,唇盘中央具1个紫红色大斑块;蕊柱绿色,长5毫米,基部稍扩大,具绿色的蕊柱足;药帽紫红色,圆锥形,密布细乳突,前端边缘具不整齐的尖齿。花期4~5月。</h3> <h3>生长环境</h3><h3> 石斛喜在温暖、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大于80%、 1月平均气温高于8℃的亚热带深山老林中生长为佳,对土肥要求不甚严格,野生多在疏松且厚的树皮或树干上生长,有的也生长于石缝中。</h3> <h3>食用价值</h3><h3>石斛茶</h3><h3>配方:石斛15克,麦冬10克,绿茶叶5克。<br></h3><h3>制法:将石斛、麦冬和绿茶一并放入茶杯内,开水泡茶。</h3><h3>功效:养阴清热,生津利咽。</h3><h3>用法:每日1剂,代茶频饮。</h3> <h3>鉴别石斛</h3><h3> 铁皮石斛是石斛中的极品,具有独特的养阴生津效果,受到历代医家和医学典籍的推崇。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的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新增了铁皮石斛单列标准,改写了铁皮石斛没有国家标准的历史。在新版药典中,增加了铁皮石斛薄层色谱鉴别、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及杂质、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等检查项目,并制定了多糖与甘露糖含量测定方法,制定出具有专属性的鉴别与质量可控的含量测定方法。新的标准不仅能够检测出铁皮石斛的真伪,还能进一步控制和鉴别铁皮石斛的质量好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