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柳城,它是武义县唯一的民族镇——柳城畲族镇,它也曾经是县城所在地,县名宣平。宣平自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建县到1958年撤县,达506年之久。当时撤县,所属地域分别划归毗邻的莲都、松阳、武义三县,原宣平县城的柳城镇归武义所辖。由于水系不同(宣平属于瓯江水系,武义则属于钱塘江水系),语言不同,风俗和生活习俗不同,至今柳城一带的人仍然自称宣平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8年至1989年间,我正好在市公安局办公室从事情报信息报送工作。当时,武义县的柳城,金华县的汤溪民间闹复县情势十分严峻,当地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和密切关注,公安机关及时了解和掌握动向,两地闹复县的情况由县公安局直报市局办公室,然后编报《情况反映》或电话、电传报送市委市府和省厅。现在,上网百度也有记载当时群众闹复县的情况。在此选摘二段:(1)1984年4月 宣平群众陆续到县、市、省、中央有关部门请愿,要求恢复宣平县;(2)1988年10月 柳城、桃溪、曳岭三区一镇200多名群众赴杭州,要省人民政府尽快恢复宣平县建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岁月的流逝,特别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思想观念和经济生产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当地群众的复县愿望惭惭淡出,几乎不再有“复县”的所见所闻,换之而来的是人们的精神面貌、物质条件及乡镇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你不禁自问:这就是我们曾经去过的柳城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当年,我局有一位公安部来挂职的副局长(廖晓村),因初来乍到,首要任务是熟悉情况,在我陪同去了永康、磐安几个乡镇后,转向武义,在县公安局同志的带领下,直扑离县城约有50多公里的柳城。首先到访了派出所,听取了情况介绍,了解了镇情民俗。而给我第一印象却是派出所条件极其简陋,驻扎在木结构房的乡政府大院内,大概只有一间办公室,民警加联防也就在3~5人,虽然警少事多,辖区范围大,但工作还是有章有序有效。午饭时,我们有幸尝到了当地闻名遐迩的特色小吃——宣平馄饨,饭后我们实地走访,观看了当地一民间艺人的根雕作品,居介绍此人是盲人,但多才多艺,一人能同时演奏多种乐器,可谓“一人乐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岁月匆匆,流年似水,历史翻开新页。不久前,我们去了柳城,只见柳城城区日新月异,今非昔比,大街小巷连墙接栋,鳞次栉比,焕然一新。镇派出所独门独院,有了自己崭新的办公大楼。诚然,我也不会忘记,当年吃的宣平馄饨,今咬在嘴里,仍不失原有的美味。</span></p>